12月26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北京举办“2020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议旨在分析2019年ICT与融合领域的热点问题,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所长李海华总结了2019年工业互联网取得的成绩,分析了5G工业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
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加速创新探索
李海华表示,当前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已成为各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工业互联网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途径,也是各国抢占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抓手。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网络、标识、平台、安全的全面创新探索。网络方面,OPC UA TSN是行业共识,5G与边缘计算的结合成为工业互联网新的探索方向;标识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将系统化,分布式架构将成为新的热点;互联网平台实现了边缘与云的深度协同,应用创新支撑成为提升重点;安全测试、安全认证和数据安全成为研究热点。
对此,李海华表示,当前,党中央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发展,工信部牵头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各地政府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将引领产业创新发展。
应用逐渐聚焦,买入实践生根阶段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不断落地,应用已经逐渐清晰,迈入实践生根阶段。
李海华介绍,当前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持续丰富,广泛应用于石化、钢铁、电子信息、家电、服装、机械、汽车、装备、航空航天等垂直行业和领域。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遴选了72个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覆盖15个以上行业。
与此同时,工业互联网领域涌现出许多新模式、新业态,激发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活力。比如海尔通过将用户与生产、销售、物流全流程连接起来,实现了大规模定制生产,实现了降本增效。
基于此,专业无服务企业、制造企业、工业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ICT企业等各类主体都在积极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李海华透露,中国现有数百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有影响力的平台超过70个。同时,工业互联网平台核心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工业设备平均连接数达到69万台。
5G/区块链+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成为新亮点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和网络国家,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和5G发展,聚焦各产业领域,积极推动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和创新发展,推动制造业服务体系升级、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拓展。
李海华表示,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将产生叠加倍增效应,帮助企业实现远程协同管理、产品服务、供需实时对接、生产智能化、管控精细化、无人化。
在5G工业互联网方面,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浙江、福建等地已将5G与工业的融合作为产业规划的重点。集成应用已在19个省市开放,应用类型超过20种,涉及制造业、能源电网、智慧港口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区块链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应用正在升温。区块链技术具有共享统一账本、智能合约、机器共识和保护权益隐私等特点。可以为产品的挑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最后,李海华表示,工业互联网任重道远,目前正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面临技术、应用、产业、商业模式等多方面挑战。这些发展问题不是一个企业能单独解决的,需要加强协调,共同努力突破,不懈努力。
来源:通信世界网
关注Flush财经微信微信官方账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