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经网3月24日报道,a股低开低走,三大指数全线收跌。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数跌幅均超过1%。市场成交额依然低迷,两市总成交额仅达7624亿元,大部分行业板块收跌,而酒类和碳交易板块逆市走强。碳中和结束了吗?如果通过公募基金参与“碳中和”,需要注意哪些风险点?市场调整,买的基金亏了怎么办?对于投资者的担忧,金融界的机构思维仅供大家参考。
问题一:碳中和有没有结束?机构如何看“碳中和”这个投资主题?
博塞拉丝路主题权益基金经理沙伟:根据两次大会的相关产业政策,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轴将是碳中和、双循环。我们看好“碳中和”大方向的投资机会,具有中长期投资价值。
银华智汇内在价值基金经理房建:正如我们之前所说,“2060碳中和”将极大地改变中国现有的社会经济体系,这将催生许多投资机会。因此,这一主题具有中长期投资价值。然而,有必要研究和确定哪些领域将长期受益。
汇丰晋信低碳先锋基金经理卢斌:不只是短期机会。中期来看,可能成为今年结构性牛市的主线。同时,由于“碳中和”可以带动大量产业链从传统产业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上游资源到下游消费品,也有望成为未来5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具有较大增长空间和增速的长期投资机会。
金创何新新能源汽车基金经理曹春林表示:“碳中和”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世界主要国家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30年。我们认为“碳中和”对社会和行业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前15年,这将催生一系列新的高增长行业,其中优质公司有望提供更好的长期回报。
当然,“碳中和”带来的不仅是机遇,也是重大挑战。总的来说,要投资符合低碳趋势的产业,规避低碳转型给传统高碳产业带来的风险。短线股票博弈的概念非常不确定。
“碳中和”的投资主题具有中长期投资价值。因为“碳中和”将是未来几十年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它将对能源体系的颠覆、社会发展成本的变化、技术的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不会只是一句口号,而是会对人类社会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社会变革的强度、范围和持续时间可能超出预期
问题二:如果借道公募基金参与“碳中和”,有哪些风险点需要注意?
沙伟:对于普通投资者,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经理。一些基金经理风格稳健,更喜欢投资大盘股。一些基金经理风格激进,更喜欢投资中小成长股。很多投资者可能在没有清醒认识的情况下,跟随市场上最热门基金的走势。然而,事实上,目前市场上最热门的产品是一些热门领域风格激进、持仓沉重的产品。如果这些板块在行业轮动后不再受到追捧,此类产品也可能面临更大的回撤,未能及时获利的投资者可能会亏损。
建议投资者多关注基金经理,有丰富的产品管理经验,有稳定的投资框架和风格。
房建:“碳中和”涉及的行业部门太多,真的很难找出哪些公司真正受益。普通投资者参与其中,借用公募基金是个好主意。“碳中和”的主题会持续很多年,所以不用担心基金选择,有足够的时间去造假真相。建议选择风格稳定、持仓前十、符合国家“碳中和”思路、相关公司长期核心竞争力的基金。在投资之前,你应该做好研究。最大的风险是
卢斌:首先可以查看新闻,找到看好“碳中和”大方向的基金经理,观察基金经理投资“碳中和”的具体布局思路,验证他的投资逻辑是否自洽。进一步观察基金经理过去是否在新能源、节能减排等“碳中和”相关行业积累了投资和研究,选择长期业绩突出、专业能力突出的基金经理。此外,名称中带有“新能源”、“低碳”、“环保”等关键词的基金,布局“碳中和”相关概念的概率较高,通过基金的十大尴尬股可以判断基金是否布局在相关行业。
曹春林:“碳中和”对很多行业影响很大,涉及面很广。一般的非专业投资者很难选择股票。总的来说,选择有相关投资方向的公募基金是比较好的选择。
“碳中和”将带来机遇和挑战。我们认为,我们应该关注那些业绩长期扩张和增长的业务。
护城河持续加深的板块和上市公司,要规避短期的题材博弈;另外“碳中和”在当前属于高成长概念,不可避免会有较大的短期波动,投资者应该认识到这是一个较长期的投资机会,不要追涨杀跌。问题二:我买的基金亏了,该怎么办?
光大保德信基金:第一步先别着急决定是赎还是补,而是该先盘点你持有的基金的基本面。比如你持有的是一只主动管理型基金,那么优秀的业绩来源主要靠基金经理。如果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择股能力、投资风格等相对稳定的话,那么目前可能就是阶段性的短期亏损。如果后期你还是看好基金经理的能力,那么就算短期亏钱也不用太担心,但万一基金经理离职了,新任经理在风格上偏离太多的话,那么后续要不要继续投,大家就可以重新考虑了。
问题三:已经亏损的基金要不要赎回止损?
上投摩根基金:已亏损的基金需不需要赎回止损,主要的关键在于亏损的幅度有多大?请记得,亏损越大,回本所需要的涨幅愈大。亏损5%,回本需要上涨5.26%,亏损10%,回本需要上涨11.11%,亏损了30%,回本需要上涨42.86%,而如果亏损达到了50%,则需要上涨一倍才可以回本。也就是说,回撤越大,就越难回本。如果亏损的幅度在10%以内,继续持有等待回本的几率要远大于亏损30%以上回本的几率。另外,投资人也要检视所持有的基金的投资策略和方向是否具有未来成长性,以及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及过往表现来综合进行评估。
问题四:周期股突然暴跌 风格又变了?
巨丰投顾:先来看看周期股的巨变,尤其是有色板块的大跌。其实昨日开始,铝业就迎来重挫,多股跌停下今日再度受挫,云铝股份、焦作万方等多股已经是连续的跌停,而即便是此前上涨空间较大,也不至于突然的暴跌。而关于下跌的原因,据说是因为一侧传闻:有消息称,国储试图抛售之前收储的铝锭,已与国内铝业巨头探讨实施的可能性。传言所涉数量约为50万-80万吨,但具体详细方案尚未明确。不过,我们还是不要过多的去看消息面,毕竟基本面看铝业依旧良好,没有大跌的基础。
而且我们去看,市场的下跌不仅仅是铝业,还有钢铁等。所以,此前持续抢眼的周期类品种,这两日突然熄火,难道市场风格要改变了吗?
基本面看,近期市场对于经济的持续复苏还是有顾忌的,这主要和全球很多央行政策转向有一定的关系。比如日本央行宣布取消6万亿日元的年度ETF购买目标、比如巴西等几个国家开始收紧流动性等。在复苏进行顺利之际,外部因素导致的流动性收紧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但是对于经济复苏的担忧逐步明显。而全球这种趋势一旦蔓延,对于国内来说,其实也是有影响的。
当然,国内此前并没有过多的宽松,目前的经济复苏仍处于加速状态,所以影响并不是很明显。但是通胀预期升级,流动性边际收紧延续,经济复苏也进入了后半程。所以,顺周期行业理论仍在受益周期中,但对于此前涨幅比较大的,还是要留意阶段性的回撤风险。
总体看,市场风格并没有改变,依旧是经济复苏当中的周期受益趋势,但是经历此前的连续上行以及近期全球货币政策的转向担忧之下,还是要对周期行业的空间和持续性降低预期,毕竟次轮继续复苏和提振,周期行业的贡献已经不是历史那么大了。
对于市场,经济复苏以及流动性保持稳定之下,牛市行情依旧,只不过牛市进入到了后期。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整体性的仓位还是需要谨慎。而对于风险偏适当的投资者,还可耐心等待牛市后期的重要机会,也就是说指数还有继续上行的空间,但很可能是部分板块以及结构性的行情。而短期,指数震荡中还有再次探底的可能,而一旦探底,或将迎来阶段性的低点,可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