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于德翔等 于德翔等创业特锐德的背景是

股票代码“300001”属于山东青岛某上市公司。2009年9月21日,公司作为国内首家公司成功登陆创业板。此时距离公司成立只有五年多的时间,距离公司准备上市也只有四个月的时间。

能够拿下榜首,在强者如林的资本市场获得一席之地,有点幸运,但主要还是看实力。众所周知,有一些明星企业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在某一个环节“失败”了,也有不少企业几年来仍然没有进入资本市场。刷子很少,经不起审计委员会的注意。

但这家公司,傍身的不仅仅是“几把刷子”,而是练就了“金钟罩铁布衫”。

在上市之前,这家公司有很多“干货”。创始人带领的技术团队建立了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拥有专利技术60余项,两次获得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支持。已发展成为国内箱变设备龙头企业,净利润连续三年大跨度增长,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2.45%、232.12%和155.64%。

上市带来的资源让公司更加强大。在过去的十年里,从箱变龙头到全球众多项目第一,再到链接上下游产业链的布局,这家公司从一个微小的支点开始,慢慢编织起来。一张大网,用董事长的话来说,“上面流的不仅仅是能源,还有工业大数据、能源大数据。”

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 宋春雨/摄

这家公司就是“创业板第一股”特瑞德。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为于德祥。他有很多光鲜亮丽的头衔,但他递过来的名片上只有两个头衔:

教授级高工、首席客户体验官。

余德祥出生于电力部门,在行业内工作多年。他是一个有话语权的专业从业者,是最有经验的“体验官”,也是一个富有感染力的“翻译”。在带领记者参观展厅的过程中,从智能箱式变压器的研发、汽车集团的智能充电网络、充电网络的四层结构,到特呼的技术路线图、充电网络的四维防护技术、新能源微网系统,再到有序智能充放电与电网的协同调度、无感知切换与离网、光储与智能车库等。他对每一种产品和技术都了如指掌。要解决的痛点,发展现状,未来愿景,实现路径,以点穿线,以线接面,集脸成人。

他对行业的理解很简单,三言两语就能解释一些复杂的问题,让听者感觉“如此”。比如他对电动车的安全问题有独到的眼光,认为只有部分问题可以通过产品质量来解决。电动汽车本质上是电子产品,可以监控和预防。出发点是利用充电的刚性需求导入能量和数据,从而对安全情况进行高频监测,防患于未然。所以我们充电越多,就越兴奋。

作为一个业内人士,他冷静得好像自己是碍事的,“我觉得很正常,就像抚养孩子一样,大学毕业了,就不该给你钱了,你该自己去节约了。要断奶就早断奶,让不干正事的人尽早离场,真想干事的人绝不靠这个钱。短期对行业是阵痛,长期看一定是好事”。,对于减少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问题被外界广泛担忧

trong>


熟悉于德翔的人觉得他很“疯”。


15年前,好好的国企高管不干,非要自己折腾着创业,结果五年就创出一个上市公司。上市五年业务发展如鱼得水,他又跨界搞“二次创业”,真金白银大手笔投入电动汽车充电生态网,回报周期很长,公司业绩不好看,股民不叫好,于德翔背负的压力难以想象。


但行业的未来是什么,他或许比任何人更清楚。


他对业务的讲解环环相扣,走进他精心布置的全景展厅,如若置身未来的智慧城市。在特锐德展厅入口处的显目位置,有一句显眼的话:


“不是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研发什么;而是我们创新什么,市场就需要什么”。


54岁的于德翔好似不知疲惫的永动机,却能很好地保持仪容,各个场合都是正装在身,头发有些斑白了,但精神头很足,声音洪亮,看起来比同龄人年轻不少,于德翔笑称,他头上每一根白发就代表特来电建的一根充电桩。采访过程中,于德翔既当发言人,又当解说员,说起业务,他口若悬河,神采飞扬。他的表达能力极强,既有平铺直叙的描述,也设置了起承转合的疑问,生怕我们错过任何一个属于特锐德的精彩细节。


他几乎滔滔不绝讲了3个小时,没有一点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