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除了吃饭睡觉,市民陈女士把心思都放在了手机上,因为她对一款“赚钱”软件“着迷”,可以通过“做任务”赚钱。
“看视频可以提现”“走路有奖励”.近年来,各种“赚钱”应用的广告频繁出现在一些网络平台上。然而,记者发现,一些“赚钱”的app并不能真正赚钱。如果你不注意,你不仅会浪费时间,还会陷入陷阱。
对此,市民群众该如何防范?
记者采访了相关领域专家,
一起去看看。
靠噱头吸引眼球
55岁的陈女士住在城桥镇。她处于半退休状态,每天都有很多空闲时间。
在她的手机里,有几个可以刷金币赚钱的应用。这些应用程序声称通过观看视频和登录从该平台获得金币,然后将其兑换成现金。这几天,陈女士发现了一个自称靠走路赚钱的软件。“这个App在新用户注册的时候会非常大方,我会马上发一张十元的新优惠券,心情马上就好起来。”
图源:网络
“然而,随后的提款有点困难。”陈女士承认,很多取现门槛高达100元,很难完成。但是,积累的金币越多,他们就越想提现。否则,他们会觉得白费力气。
朱阿姨也意识到赚钱不容易。朱阿姨刷App已经半年赚钱了。她告诉记者,起初她在一个购物平台上找到了一个看视频、领红包的活动。刚开始看一个视频就能轻松拿到100多金币。“刷了十几个视频,转发到朋友圈好几次。一天就能轻松拿到几千金币,两三天就能赚到10元。”但是,做了之后,朱阿姨发现“看视频能带来几十块钱”的口号变了味。
“这个‘任务’越难,就越难。”朱阿姨说,从第五天开始,她发现完成一个任务最多给她10个金币。“有时候刷8个小时,也不一定能换1元钱。”。
可能搭上了个人信息
采访中,记者发现朱阿姨的经历并非个案。这些打着“赚钱”旗号的应用并不新鲜。它们之前已经风靡一时,覆盖信息、娱乐、体育、健康等领域,吸引了众多用户下载安装。
赚钱类App(图源:央视网)
记者尝试下载了几款“赚钱”应用,发现它们的下载量都不低。一个下载测评页面上有很多留言,其中有提到“不能用微信提现”“一天只能赚几毛钱”。此外,一些软件的内容也参差不齐,有的包含大量虚假广告和低俗新奇信息。平台利用这些内容获取点击量,赚取利润。
“一些‘赚钱’的应用在做任务时需要跳转到其他界面下载软件,而且必须经过注册和实名认证,存在泄露个人信息的风险。”下载了一款基于信息的“赚钱”应用的范晓告诉记者,这个看似无利可图的业务隐藏着消费陷阱。
某App要求用户“点赞”赚钱。图源:网络
擦亮双眼谨防受骗
那么,公民应该如何防止自己掉入陷阱呢?
相关法人表示,消费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注意隐私保护,避免轻易提交个人信息和支付信息。特别是需要支付一定费用才能加入的“赚钱”应用,要谨慎对待,避免损失。一旦发生个人信息泄露或财产侵权,应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特别是由于老年人接触智能手机相对较晚,很难辨别网上信息的真实性,面对‘数字鸿沟’,他们往往感到束手无策。因此,一旦陷入其中,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会带来许多潜在的风险。”在业内人士看来,要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除了提醒公众注意防范外,相关部门也有必要加强监管,利用法律法规对平台和内容生产者形成有效约束。
记者:纪
编辑: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