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融资平台公司是指 融资平台公司

来源:特别阅读

来源:财政部花瓣美容、中国程心国际研究院/图片提供

金融系统正在采取积极行动,预防和解决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

多家机构业务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多家银行保险机构正在加紧安装端口,并与财政部融资平台、企业债务及中长期支出监测平台联合调试测试。

未来银行保险机构在向地方政府相关客户提供融资前,应查询上述监测平台。对于不涉及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客户,银行保险机构应落实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政策要求,按照市场化原则,审慎发放符合法律法规的信贷,防范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于承担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客户,银行保险机构不得提供新的流动性贷款或流动性贷款性质的融资。

虽然上述监控平台账户并未向机构开放,但很多机构已经按照高标准执行。有机构人士透露,目前市场上有相当多的——借贷项目,虽然募集资金已经到了机构账户,但由于融资人的隐性债务而被暂停。如果担保人涉及隐性债务,也存在相关项目暂停的风险。

已有暂停放款案例出现

一位投资者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在等待发行窗口很长时间后,一家质量较好的国企项目贷款的认购款被支付到了专项信托账户。但在放款当天,信托公司发现融资人存在隐性债务,对平台的放款被紧急叫停,最终导致项目失败。

另一位信托公司内部人士表示,“我们公司的一个重点项目,因为担保人涉及隐性债务,即使作为商业项目投资,也没有放出来。因为根据最新监管指令,如果是因业务需要,符合项目融资要求,当地平台必须报同级人民政府书面审核确认,这是机构提供融资的前提条件。”

有机构人士透露,北京多家信托公司的地方政府平台项目因担保人涉及隐性债务而被叫停。该人士还表示,“目前,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控新规的实施规模在不同地区的机构间不尽相同,但整体氛围与之前大不相同。”

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审批部门的一位人士也向记者透露,“目前我们还在解读和消化最新的监管政策,但最近我行部分地方平台项目因隐性债务被叫停。”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的监管环境下,城投平台的一些特殊融资路径也被“封死”。

据信托公司合规部负责人介绍,市场上有部分信托产品投资于单个城市投资平台的公司债券。根据最新监管要求,不得通过理财、信托、保险、融资租赁等方式违规向融资平台公司提供融资。或者通过绕道替换不合格的隐性债务。最近这类项目的申报下降了不少。

坚决遏制地方隐性债务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5.66万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28.81万亿元限额内。此外,纳入预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债务余额为20.89万亿元,国家政府债务余额为46.55万亿元,占GDP比重为45.8%,低于国际公认的60%警戒线。

尽管如此,业内普遍认为,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值得警惕。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主要是以各种融资平台为载体,以各种形式借款形成的。这些d中的大多数

收紧对地方政府平台的放款,信用评级较低的城投公司未来融资难度必然上升,但国家管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决心毋庸置疑。


不久前,财政部部长刘昆撰文指出,落实地方政府不得以任何形式增加隐性债务的要求,决不允许通过新增隐性债务上新项目、铺新摊子。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强化与金融系统协同配合,对隐性债务实行穿透式监管,加强对化债情况审计核查,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化债工作扎实推进。健全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坚决防止风险累积形成系统性风险。


3万亿地方债“整装待发”


开正门堵偏门。当下各方在合力围堵地方隐性债务的同时,也在加快推动地方债市场化发行步伐。


根据近期公布的招标结果,广东、浙江、北京、湖北等地的地方债中标利率先后打破与相应国债收益率利差为25BP的隐形限制。


有行业观察人士认为,在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的背景下,发达地区积极响应财政部“促进地方债发行利率合理反映地区差异和项目差异”的要求,这将推动地方债一二级市场价格的衔接,提高地方债流动性。


相较前几年,今年财政支出一个明显特点是地方债支出进度相对较慢。1~6月,全国地方已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48万亿元,其中一般债券4656亿元、专项债券1.01万亿元。今年全年新增地方债规模为4.47万亿元,包括一般债券8200亿元、专项债券3.65万亿元。这意味着,上半年发行进度仅为三分之一,下半年还有近3万亿元新增地方债“整装待发”。


展望下半年地方债发行节奏,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认为,预计三季度将迎来发行高峰,四季度发行比重较往年有所提升。具体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预计在出口和房地产等前期经济修复主力边际走弱的背景下,未来稳增长压力有所增加,下半年专项债发行或明显提速以托底经济。在专项债发行与使用存在一定时滞的情况下,三季度新增专项债或迎来发行高峰。二是2020年底以来,财政部多次提及“合理选择发行时间窗口,适度均衡发债节奏”,这意味着专项债集中于数月发行的模式或很难再现,会有部分专项债额度留待四季度发行,以避免地方债单月供给过多造成债市大幅波动。


(原标题《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监管升级,已有机构暂停放款》)


本文来自【读特】,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