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三板上市的近80家公司计划通过“小IPO”进入精选层。
3月6日晚,证监会披露了最新的IPO排队企业名单。截至2020年3月5日,IPO排队企业数量为422家(不含科创板),其中主板158家,中小板78家,创业板186家。
与此同时,a股IPO常态化继续顺利推进。证监会再次核准了四川安宁钛铁股份有限公司、阿尔特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尚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企业的首发申请,均未披露募集资金数额。
IPO首试“云审核”
3月5日,鼠年第一次庭审如期举行。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庭审首次采用远程视频方式进行。
最终,广东梅昊新材料有限公司和三仁兴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双双获批。
分析人士指出,鼠年首试会议意味着IPO受理和审核工作进展正常,新股将继续正常发行。
根据证监会最新公告,3月12日,另有两家公司将对其进行审核,即:
青岛威奥轨道有限公司(首发)
浙江金盛新材料有限公司(首发)
兴业证券投行总部董事总经理、保荐代表人李斌分析,IPO常态化有利于市场化定价机制更加合理完善。只要定价在合理范围内,二级市场股价的涨跌都是正常的市场行为。
2020年,随着注册制的全面实施,IPO将继续正常发行。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师王认为,注册制最重要的是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方式和原则,包括新股定价、发行和信息披露的市场化方式。
王指出,新股发行制度采用注册制是全球股市流行的政策措施,投资者不必过于担心,不必过度放大其影响。
2月券商IPO保荐收入逾1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月份券商首次公开发行保荐收入稳步增长。
数据显示,2月共有12家券商承销17个IPO发行项目,总承销收入10.12亿元,较1月增长5.64%。
其中,中信证券、CICC和广发证券的相关收益最多,三家券商也是2月份承销IPO发行项目最多的三家券商。
中信证券2月完成两个项目发行,累计收益2.14亿元;CICC和广发证券都在2月份
有3个项目完成发行,分别获得收入2.02亿元、1.40亿元。三家券商累计获得的IPO承销收入占2月券商IPO承销总收入一半以上。此外,中信建投、国泰君安、国金证券、浙商证券4家券商IPO承销收入也均超过5000万元。

分析认为,券商一季度股权承销业务料将承压,但参考非典疫情结束后IPO进程加速,且结合当前注册制全面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券商投行业务在2020年仍有诸多亮点可期。
其中,国信证券认为,1月受到春节假期和疫情的影响,投行业务萎缩,上市券商营收、净利均环比下滑,但疫情影响是有限的,资本市场改革的方向不变。证券行业将加速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预计未来证券行业将实现“大而全”、“小而精”券商共存的局面。
中银证券认为,疫情结束后IPO进程可能出现加速迹象,且在注册制全面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券商投行业务仍可期待。
新三板转板上市制度来了!
同时,本周市场期盼已久的中小企业转板上市规则终于来了!
3月6日晚间,证监会就《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转板上市的指导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指导意见》对转板上市的制度安排包括转入板块、转板上市条件、转板上市程序等五个方面。
根据《指导意见》,在精选层连续挂牌一年以上,符合转入板块上市条件的公司,可以申请转板到科创板或创业板上市。转板上市条件应当与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的条件保持基本一致,交易所可根据监管需要提出差异化要求。
安信证券新三板分析师诸海滨认为,转板指导意见+投资者门槛降低+精选层三大重磅政策均已落地,辅助配套政策完善多层次市场“顶层设计”,市场期待已久的转板制度出台速度之快远超市场预期。
作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三板“小IPO”不仅可以发挥其在交易所和区域性股权市场之间承上启下的作用,更是打通了民营、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上升通道。
根据《指导意见》,申请转板上市的企业应当为新三板精选层挂牌公司,且在精选层连续挂牌一年以上,还应当符合转入板块的上市条件。交易所可以根据需要,在上市条件中对股东人数、持股比例、市值及流动性等提出要求。
实际上,自本轮新三板深化改革启动以来,不断有新三板企业官宣了精选层意愿。截至目前,近8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拟通过“小IPO”进军精选层。
据新三板资深分析师彭海预计,“7、8月第一批精选层将出台,转板最快实现需要大概一年半时间。”
最新拟IPO企业排队名单



新三板拟IPO企业排队名单

带“*”为西部12省区市及比照执行的地区首发在审企业。
(文章来源:全景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