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原因:石漠化严重、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匮乏、资本贫困:631户中有171户585人,贫困发生率为23.64%
蒲莲村的新变化
谢永勇本报记者周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车程,车子终于驶进了水城县平寨乡普联村。一眼望去,四面环山,很多房屋还坐落在半山腰,难免让人觉得这是一个落后的山村。
蒲连村是一个极度贫困的村庄。631户2475人的贫困户中,有171户585人,贫困发生率为23.64%。
但随着香椿、核桃、烤烟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国家扶持贫困户优惠政策的落实.这个看似贫穷落后的山村,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开始焕发生机。
“今天,我们村干部去了小龙镇元坝村‘取经’。只有我和妇女主任周明芬在。”普联村的一名文书韩玉文带领记者到村里查看。“这是徐家寨。这里的连环路已经基本硬化。以前的泥路下雨天会打滑,现在变成了干净整洁的水泥路。村民出行方便多了……”
说话间,我路过一栋房子,门口的空地上摆满了黄澄澄产的烤烟叶。这是村里的烤烟大农徐兴民的家。她家今年种了40亩烤烟。在工作旺季,有20多名工人,每年支付的工资超过4万元。徐兴民整理了烤烟烟叶。当记者问及她的年收入时,她害羞地说了出来,脸上挂满了满意的笑容。
烤烟是普联村的成熟产业,老百姓种植烤烟的积极性很高。“有条件的话,村里计划增加烤烟种植面积。”韩宇文告诉记者,村里种植了600多亩红香椿,村委会将引进外资投资这一产业,并计划建设1200亩红香椿特色蔬菜基地。同时,高海拔村庄的寨子将发展核桃和板栗产业。
记者从徐兴民家中出来,来到吴的家,这是一户贫困户。她的丈夫因残疾在外工作。她的儿子今年刚刚被湖南长沙的一所大学录取。吴独自支撑着家人的生产和生活。早年,她在村里做过小生意,但由于身体不好,她不得不放弃。吴说:“好在儿子上高中的时候,每年有3000元的教育扶贫补贴。现在他终于被录取了,我放心了。”
然而,上大学的费用成了吴的“新烦恼”。她不能一辈子靠农村低保生活。她的儿子可以为一些贫困大学生申请奖学金,但是生活费呢?吴早就考虑过这些问题。她有远见。2015年,她收到了政府免费发放的红香椿苗,在家里仅有的两亩土地上种植红香椿。“明年就会收获。听听今年的收获。人们说一磅可以卖到20元。”吴的眼里多了一丝兴奋,那是她对未来的憧憬。
尽管条件艰苦,但普联村有正视问题的勇气和摆脱贫困的坚定决心。该村以“三改”改革为契机,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种植业。村干部积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开设培训班,为村民提供一技之长,引导他们发力脱贫。值得庆幸的是,从2014年的8户24人,到2016年的23户107人,普联村脱贫人数在逐年增加。
"徐星成家,去年一贫如洗."韩宇文说,记者来到徐星结婚时,碰巧看到村里有一位老人。他是村里的“赤脚医生”。他通常通过看医生赚一点钱,但这很困难
今年,普联村还举办了两次SYB创业培训,60人次。普联村的“商业街”有五六家餐馆,几个小卖部,农村信用社等。平寨乡政府站也在这条街上,经过培训
的周明芬就在这里开了家小卖部,“其实小卖部每天赚不了多少钱,就是给丈夫一个精神支撑。”周明芬说,原来,几年前的一次意外,让她的丈夫失去了双脚,开小卖部让丈夫找到了一点儿慰藉,生活有了盼头。去年,普联村低海拔处的几个村组都通了自来水,今年村里筹划着将自来水往高处引,以解决全村人口的饮水难问题。通往市区的路也在去年全部完成硬化,完成德座至老万营通村组路4.6公里,今年完成余家寨至威宁通村组路3.5公里,目前正在实施的有鸡蛋山、营后头、上寨、姑姑4个村民组共计7.6公里。引进的夜郎谷水厂解决了10个村民的就业问题,九霄云外建筑有限公司解决就业120余人……一系列实打实的措施,使普联村的脱贫之路从最初的坎坷棘手,变得越来越平坦。
站在普联村徐家寨入口的核桃树下,树上果实累累,极目远眺远处坡地上连片种植的红香椿,正在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