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摄影创业项目有哪些 摄影创业背景

图片来源@pexels

文怡走在创业的前沿。作者是李晓凡,编辑是冯玉

给孩子拍照很常见,但是你听说过宠物摄影吗?

有的铲土官花一两千元拍宠物摄影,贵的可以达到四五千元。从17岁的学生到新婚夫妇再到70-80岁的老人,各个年龄段的用户都可能是宠物摄影的潜在用户。

在宠物主人花钱给宠物拍照的背后,也有一群“苦哈哈”的从业者。“旺季一个月能赚2万左右,淡季可能一分钱都没有。”宠物摄影师查克说:“单纯靠宠物摄影赚钱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只是‘为爱发电’。”

铲土官的消费力和意愿爆棚,但从业者为什么赚不到钱?宠物摄影是一门什么样的生意?

1、铲屎官的全家福

2017年7月,和合(化名)的儿子出生100天。当她请一个上门的摄影师给孩子拍照时,她偶然听说了宠物摄影。

当时她已经订了人像摄影师,但是价格有点贵,不能拍宠物。

“宠物也是家庭的一员,所以我想一起拍照。”于是,禾禾最终选择了狗友推荐的宠物摄影师。

图/和合的狗

和禾禾的家庭一样,越来越多的宠物在“全家福”中有了一席之地。这也催生了一个新的行业,——宠物摄影。

很大一部分从业者都是独立摄影师,或者开办了宠物工作室,他们因为热爱宠物和摄影而闯入这个行业。

“小时候,家里养了一只狗。我也喜欢摄影,不记得什么时候把两者结合起来了。”宠物摄影师但丁告诉《创业前线》。

但丁镜头下的照片/柴犬

但丁在宠物社区工作了4年。2012年,他离开公司,成为一名独立的宠物摄影师。喜欢他,是因为他想尝试新的东西,2016年,查克在工作了十几年后离开了石油行业,与另一位合伙人创办了宠物摄影工作室“OneShot Image Hall”。

在单打独斗的摄影工作室之外,行业内的另一类玩家是以品牌化的形式在运营。

刘擎宇进入宠物摄影领域完全是个意外。六年前,当他在剧组工作时,他回家度假,无事可做。他给家人和邻居的狗拍了几张照片。邻居把照片放在朋友圈,吸引朋友前来咨询。对方想付钱给刘擎宇为他们的宠物拍一组艺术照。

这段经历让刘擎宇错误地开始了他的宠物摄影生涯。“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顺便可以实现。”他说。

起初,他的客户都是由他的宠物朋友推荐的。一年后,他的名气慢慢传开了。他辞掉工作,开始了“宠物视觉的瞬间”项目,投身于宠物摄影。

2018年底,一个70平的宠物摄影工作室在广州市中心悄然成立。半年后,工作室变成了一家面积200-300平方米的店铺,名为“321宠物照相馆”。

“我们最初想测试宠物摄影的需求是否存在,付费用户是否能支持一个团队。”321宠物照相馆联合创始人刘瑶称“创业第一线”。

测试过程中,他们陆续接到了一些订单,也分析了行业内的一些成型项目。“据我们所知,北京一家专注于宠物摄影

影的公司,仅北京地区宠物摄影业务的年营收可能就近千万元,微博、抖音的粉丝也高达几十万。”刘瑶称。


看到市场的可行性之后,他们在市中心拿下一家店面,正式以品牌化的方式运营。


宠物摄影就这样进入大众视野,并吸引了一众养宠用户。



2、以爱之名的高复购

随着众多玩家进入,铲屎官们的消费欲望也被激发出来。


“我们的客单价在1300元左右,消费高的用户一年能达到5000元。” 321宠物照相馆的联合创始人梁嘉欣说道。


其他几位从业者也表示,其客户在宠物摄影上的花费均为一两千元起,贵的能达到四五千元。


从他们一掷千金的行为中,可以看出,宠物的地位已经上升到家庭成员的高度。加上宠物寿命较短,铲屎官们也希望用一些方式留下纪念。


有宠物主刚把宠物带回家时会拍照纪念,等它们成年之后再拍一组,记录成长过程。


“我们很多客户,每年在猫过生日时都会拍艺术照,就像给孩子拍照留作纪念一样。”克查对「创业最前线」表示。


“有个小姑娘是看着我拍的片子长大的,她工作之后,每年都给家里的哈士奇拍一组照片,现在她家的狗已经去世了。” Dante称。


刘清雨看到,有的宠物主家里买了新家具,需要照片做装饰,就带着宠物来拍照。也有人是为了做挂历,而和宠物来拍照。


还有的是宠物不幸生病,宠物主想趁着宠物状态不错,在治疗之前记录它的样子。


321宠物照相馆曾帮一个领养组织给流浪猫狗拍照,以便于猫狗被人收养。


其中有一只叫“西西”的流浪狗,已经十几岁高龄,且患有心脏病、白内障等疾病,“属于基本不会有人领养的条件。”梁嘉欣称。


但是,照片拍完之后,竟然有人领养了西西,并给它改名为“希希”。


图 / 眼睛里有光的希希


后来,这位好心人也成为321照相馆复购率最高的客户。“每隔四五个月就来拍一次,每次都换不同主题,我们能感觉到他就是想要纪念狗狗不同的样子。”梁嘉欣称。前段时间,希希去世了,主人很伤心,幸好有照片给了他一些安慰。


前几年,宠物克隆一度成为火热的话题。很多宠物主因为思念宠物,愿意花几十万元克隆爱宠。与克隆技术一样,给宠物拍照,也是纪念的一种方式。


而给宠物拍照的用户,也突破了年龄、职业和收入限制。


梁嘉欣称,321宠物照相馆的客户以25至35岁之间的女性为主。但是除了这部分主流用户,其他年龄段用户的需求也正在被激发出来。


克查的客户中,有刚毕业的学生。“他们会攒几个月的钱,给猫拍一组照片。”


“我们的客户跨度很大,有十七八岁的学生,有新婚夫妇、中年人,也有七八十岁的老人。”刘清雨表示,即便有客户经济条件不太好,还是愿意花上500元,选择便宜点的套餐。


在梁嘉欣的预期中,宠物拍摄似乎不会有复购。“我们最初以为用户一辈子给宠物拍一套就够了。”意外的是,他们的年复购率能达到30%—40%。


“很多用户习惯了一年拍一套,想要记录下家庭成员的变化,比如家里来了宠物拍一组,女主人怀孕再拍一组,生完孩子后又继续拍带有宝宝和宠物的全家福。” 梁嘉欣说道。



3、摄影师“为爱发电”

在宠物主花高价给宠物拍照背后,宠物摄影是一门赚钱的生意吗?


“纯粹靠宠物摄影赚钱很难。”克查表示。


宠物外景拍摄跟季节和天气息息相关,夏天宠物怕热,冬天北方户外植物凋零,都不适合拍照,天气不好也拍不出好片子。“这一行有点像靠天吃饭,忙的时候一个月不能休息,闲的时候一个月没有收入。” Dante说道。


淡旺季的属性,决定了摄影师的收入也并不均衡。“旺季的时候每个月能赚2万左右,淡季可能一分钱都没有。”克查表示。


克查和搭档算过一笔账,光靠宠物摄影约拍,每人每月最多赚到3万元。“各种业务加起来,也就是凑合过日子。我们是‘为爱发电’。”在他看来,这是为喜欢的事情付出的代价。


去年疫情期间,他和搭档没有业务,几乎半年没有收入,连社保都交不上。“每时每刻都在焦虑。”


对于很多独立摄影师来说,缺乏品牌营销意识,也是他们无法长期坚持的原因之一。


“有些摄影师能力不错,但是缺乏品牌和营销能力,没有办法获得稳定的获客渠道,以及建立自己的品牌。这是很多独立摄影师和工作室的现状。”刘瑶称。


“每年还有很多人进入这个行业,但是大部分人做半年就退出了,长期坚持下来的独立摄影师并不多。”克查表示。


主要原因在于,宠物拍摄并非没有门槛,反而难度更大,很多摄影师显然没意识到这一点。


克查介绍,很多新进入的宠物摄影师是从人像摄影转行过来的,没有养宠经验。他们认为宠物拍摄比较简单,但是进入之后,才发现并非如此。


“在消费型人像摄影影楼的拍摄中,拍摄、化妆、修片等都是程式化工作,摄影师接受培训就可以快速上岗。”克查称。但宠物摄影却很难有标准的流程,其难点在于摄影师对宠物的引导和控制。


克查解释道,即便是孩子,也能用语言与之沟通。但是宠物不能说话,就需要摄影师对宠物的习性和行为比较了解,知道宠物什么时候是在害怕,什么状态是放松的。


“很多宠物的照片没有技术问题,但是猫狗都处于不舒服的状态,这就是因为摄影师不懂小动物。”克查称。


图 / 克查拍的猫


在刘清雨看来,给宠物拍照的过程即艰难又充满乐趣。


他们曾经给一只秋田犬拍摄,这只狗对陌生环境比较抵触,不愿意进摄影棚。他们就每天下班陪狗玩,跟它建立联系,用了将近5天的时间,才拍摄成功。


相比于人像拍摄,宠物拍摄有着更高的时间成本。


“宠物的灵活度比人低很多,拍人的话一小时可以拍十几个动作,但是动物如果不配合,一个动作都拍不出来。”刘清雨对「创业最前线」说道。


宠物摄影虽然有众多难题需要解决,但这并不妨碍从业者们始终“为爱发电”的决心。



4、宠物摄影走向精细化

在千亿规模的宠物经济中,猫狗们的衣食住行,都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消费场景。宠物摄影目前仍为小众行业,但从业者一致看好它的前景。


2003年,国风摄影品牌“盘子女人坊”成立,凭借差异化的风格快速打开了市场。公开信息显示,去年底,盘子女人坊已挂牌申请IPO。


“这是从小众行业走向资本市场的样本。”刘瑶认为,宠物摄影就类似于国风摄影行业的早期。“随着宠物经济的发展,宠物摄影行业也有可能出现地域性或者全国性的品牌。”


刘清雨对行业也充满信心。“宠物摄影开头难,但是用户的需求在增加,加上新媒体的持续曝光,如果做得好,行业可能一两年就会有起色。”


图 / 刘清雨团队帮客户拍的兔子


在乐观以待之外,从业者们也在探索精细化运营的模式。


比如,为了解决引导宠物的难题,321照相馆特意给摄影师配备了助理,以快速与宠物沟通,洞察到小动物的习性。


“我们也正在将拍摄流程化,以方便复制。”梁嘉欣表示。


不同品种宠物的喜好、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紧张程度都不同。据此,他们将不同品种的宠物分类,并总结出每种宠物的性格规律,如哪些动物在什么情况下是放松或紧张的,在拍摄时,助理就可以针对性地引导。


在营销方面,321照相馆团队也不断推出新创作场景,引起顾客的消费欲望。“每次上线新场景时,都会有老客户重新来拍照。”梁嘉欣称。


很多朋友都说梁嘉欣的狗狗“饭团”与她本人长得像,以此为灵感,他们推出“神相似”主题,即主人和宠物同时做相同的动作、穿相同的衣服,进行拍摄。


图 / 梁嘉欣和她的狗狗“饭团”


他们还会根据不同的季节、节假日,推出不同主题,比如春日野餐、圣诞节、春节主题等。


“目前,我们已经沉淀了近万用户,营收已经能覆盖成本,并略有盈余。”刘瑶介绍。 这足以验证,宠物摄影并不是伪命题。


最近,刘清雨也在对拍摄流程进行改进。“之前的模式较为传统,颜色、背景、衣服都是固定的,用户选择有限。现在,我们在拍摄前会提前建群,根据客人的喜好进行主题创作,客户也可以提出想法,形式较为灵活。”


他还在筹备定制主题套餐,价格在2万元以上。项目还未正式推出,就已有不少老客户来咨询。“可以看出,用户是有消费能力和需求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市场认可,只有这样才能赚到钱。”刘清雨称。


在用户巨大的消费潜力和从业者“为爱发电”的双向推动下,宠物摄影行业正等待着一次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