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富豪:李嘉诚
李嘉诚的生活也极其节俭,他被中国人民惊呆了。他的西装必须穿至少8-10年;一双皮鞋烂了又舍不得丢,修修补补再穿;一只曾经戴过的手表只值26美元.而他最著名的“诡计”事件也叫“一元硬币事件”:据说有一次他从酒店出来坐公交车,不小心掉了一枚硬币,弯腰捡了起来。这时,他被旁边的一个印度服务员抱起,正要还给他。李嘉诚说:给你!为了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我从钱包里拿出一百港币给了服务员。
事后,其他人不解,问他为什么!才一元钱为什么还要捡?捡起来贴一百港币!李嘉诚说一块钱很小,但是不捡的话,可能会被车轮或者行人碾过下水道。结果,一美元被浪费了,用来制造硬币的金属也被浪费了。钱可以花,但不能浪费。如果你把它给了别人,别人就可以继续发挥它的价值!
李嘉诚虽然对自己吝啬,但对慈善却毫不留情。根据2011年香港《空闻魏报》的报道,他大约20%的时间花在了慈善事业上。截至目前,李嘉诚基金会对教育、医疗、文化公益的支持已达113亿元,用于在香港、mainland China、美国、英国等地建设各类学校、医院,开展医学研究活动。未来,他准备在慈善事业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
酒店大王:郭鹤年
郭鹤年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他既是国王。他最初享有“亚洲糖王”的美誉,后来被称为“酒店大王”,但他的职业生涯并不仅限于此。从制糖、酒店、房地产、航运、矿产、保险、传媒到粮油,他创造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创造了无数奇迹。郭鹤年总是挤地铁上下班。对他来说最奢侈的事情就是打车上班;他穿的衣服几乎不是几百元;被称为香格里拉之父的大老板,被客人们戏称为鸽子窝。书桌和沙发仍然是十多年前的风格。他说整洁是好事;他从不坐豪华轿车。他说,公司的宝马和林肯为外宾和专家服务。他从不穿名牌衣服和手表。他说李嘉诚是个有钱人,手腕上只戴着一块普通的电子表.
晚年,郭鹤年是公益事业的积极倡导者。2005年1月,郭鹤年通过嘉里粮油(中国)公司向主持希望工程的中国青年基金会捐款5000万元。从16年开始,连续5年为经济困难农民工子女每学年提供600元至900元不等的助学金,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宜家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
17岁创办宜家,从卖火柴到卖家具,身价400多亿,可以算是亿万富翁,但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小气”。他可能是世界上最吝啬的富人。无论谁第一次见到他,如果没有人介绍他是宜家创始人,大家都会误以为他是宜家仓库的看门老大爷.他从不戴昂贵的手表,也很少穿高级的西装。穿皮的时候他还穿着一双鞋;一副老气横秋的眼镜,员工们从未见过他变化;他穿的衣服基本都是在二手跳蚤市场找到的;上班时在宜家总部吃工作餐;下班后,我开着他的沃尔沃回家。是一辆开了20多年的老沃尔沃,价值2.2万美元;出去住酒店一向经济实惠,总统套房也没有他的机会.
/p>
那这位富豪的钱都去了哪里?答案是慈善。20世纪70年代后期,坎普拉德在荷兰成立了宜家慈善基金会,从此,宜家的一切商业利润皆属于宜家基金会,他做起慈善来一掷千金,毫不吝啬。现在,宜家慈善基金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会。
2013年,宜家的“25m叙利亚”样板间,完完全全复刻了一个叙利亚难民家的房子。这样一个还原难民生活的样板间,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筹款活动,最终为红十字会在叙利亚的工作,筹到了2200万欧元!

富豪的“穷酸理财”之道
这些富豪们看似矛盾的做法,其实大有门道。并不是越有钱,越抠门,而是越有钱,越会理财。抠门,是觉的挣钱来之不易。是有计划的花钱,该花的花不该花的不花。总结成三句话来说,就是:
珍惜你的每一分钱,不该花的钱一毛不拔
懂得享受生活,该花的钱必须得花
把每一笔消费都当做投资
点击图片链接,听听最会赚钱的犹太人是如何对待金钱的!

关注我,更多精彩用听的!
更多精彩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