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来代代相传。作为全国唯一以“幼儿师范大学”命名的省级师范院校,陕西幼儿师范大学始终紧跟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需要,自觉扎根陕西基础教育,自觉服务师生发展,自觉奋力追赶超越,为西部地方师范院校书写了一部创业奋斗史。学校培养各类毕业生17万余人,被誉为“三秦培养基础教育教师和校园带头人的摇篮”。
学校党委书记傅表示:“发挥学校教师教育优势,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开启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是学校“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目标。”学校在“举起师范大旗,走申请路,创学前卡”的发展战略指导下,2020年在全省率先发行《“新师范”教育创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打出了一套服务西部乡村教师培训的“组合拳”。“新常态”教育改革创新在乡村振兴的历史大潮中再次起航。
建立师德养成“新平台”。学派把师德修养作为师范生培养的重中之重,构建了遵循政治道德、职业道德、社会道德和个人美德的师德修养体系。学校大力加强师范生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发掘利用延安、赵晋、马兰红色资源,在旬邑县马兰七新九年寄宿制学校等革命圣地乡村学校,连续多年为师范生开展“师范教育第一课”,激励师范生“爱国报国,强国民性”。建设学前教育博物馆,开展“名师进校园”工程,办好“名师谈话”讲堂,推动“两代名师、名模共塑”,强化师范生教学理想,磨砺乡村教师“下车、留得住、教得好、发展得好”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以修身养性唱响中国经典歌曲—— 《别君叹》荣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美展一等奖、优秀创作奖、优秀组织奖。
打造师范教育“新高地”。学校以创建国家级教师教育基地为目标,深入实施“四个一流”建设,教师教育学科和平台建设成效显著。9个教师专业被批准为“双万计划”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全部招生教师专业的60%;《幼儿园组织管理》等30余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或省级优质资源共享课程、在线开放课程或“一流本科课程”;9部教材获陕西省高等教育优秀教材奖。深化学科交叉融合,与陕西师范大学共建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工作站;被批准为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展中心、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该校继2013年成为陕西省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培养单位后,2021年再次入围“全国优秀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地方专项培养机构,开展学前教育、小学教育、音乐学教师定向培养。教师专业按照“分流培养、滚动进出”的原则,逐步实施优秀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动态选拔培养优秀师范生,保障乡村教师生源质量。
完善协同育人“新格局”。学校建立了“校-地-校(园)”人才培养新机制,并率先起草了《陕西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重大教育政策文件,落实了“部
践”荣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推动队伍建设“新发展”。学校依托国家级“院园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项目,聚焦教育现代化2035发展要求和乡村教育振兴的需要,将承担“国培计划”“省培计划”教学与管理业绩作为教师考核重要指标。学校积极实施“双百计划”,强化师范类专业中小学(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论方向高层次人才引进,积极选聘省级中小学幼儿园学科带头人为基础教育特聘教授;实施“名师引领计划”,设立“名师+团队”工作室,“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等5支团队入选省级教学科研团队,十余人次获得省部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杰出人才”“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创设教育教学“新课堂”。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课堂革命”,扎实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持续强化智慧教室、“人工智能+教师教育”联合实验室以及国内外优质教师教育网络教学资源等软硬件建设,学校入选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试点项目”,获批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儿童发展》等5门教师教育慕课类“金课”在爱课程、学堂在线等平台上线运行,在翻转式、混合式教学改革中发挥了示范作用。特别是伴随着“雨课堂”智慧教学系统的常态化应用,“扫码点名”“抢答互动”“弹幕投稿”等功能成为了课堂互动新亮点。
对标质量监控“新标准”。按照“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学校启动师范专业认证。围绕教师培养培训主责主业,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方案,落实本科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进一步优化师范生人才培养管理过程。充分发挥一年一度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采集制度作用,定期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加强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推动师范生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以全国模范教师冯雪红、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敏、全国优秀特岗教师郭莹为代表的国家级模范乡村优秀教师,更为西部乡村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一线乡村人民教师。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作为一所地处西部的新建本科院校,学校还有诸多困难需要克服。邵必林校长在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会议上指出:“我们将继续强化质量特色求生存,狠抓学科专业上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效能,拓展社会服务谋支持,深化综合改革激活力,努力把学校办成人才培养质量高、服务地方能力强、办学特色鲜明的本科师范院校。” (李明军)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