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分享,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孩子不能说“不”,没有界限感。我该怎么办?
晚上该睡觉了。
妈妈:君君,该睡觉了。
君君:妈妈,明天我可以带一个玩具去幼儿园吗?
妈妈:你拿玩具干什么?
君君:我想把它给琪琪。
玩吧。
母亲认为这是孩子们之间的友谊,所以她同意了。但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君君每天都会带着一个玩具。这一天,妈妈见到君君很不高兴。
妈妈:宝贝,你为什么不开心?
君君:琪琪总是问我要玩具。我没有玩具。
妈妈:把所有的玩具都给他。你不开心,不是吗?
君君点点头。
妈妈:宝贝,我们不仅要看对方的感受,还要看自己的感受。如果你不开心,你可以告诉你的朋友。即使你告诉他,你们仍然是好朋友。
君君:那我明天会告诉他我不想给他玩具。
看到孩子把玩具送给别人,有些家长会不高兴,甚至批评孩子是害群之马。当孩子不想分享玩具时,父母会指责孩子懦弱、胆怯。这样做不会有效解决孩子的问题。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培养孩子的界限感,让他们学会说“不”。
不管关系有多亲密,都需要尊重,保持适当的距离。与边界相处可以带来相对舒适的人际关系。掌握人际边界感是孩子待人接物的必备技能,也是日后保护自己不受侵害的重要屏障。因此,家长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让孩子体验结果,用自己的切身感受去理解边界感的重要性。有了清晰明确的界限,孩子才能尊重自己,更好地理解他人,客观地对待外界的评价,有能力也有自由去肯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