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职业原因,我每年都要接触上百个老板。很多老板都看到了,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老板遇到项目就能完成。其他老板似乎总是在追风,但他们可以追。如果他们失业了,他们不会赶上风。
去年,我遇到了做鞋的老板章宗,看着同行做直播,一晚上卖几百万,我非常嫉妒。张总认为大家都在一个市场卖货。为什么直播能赚钱,我不能?
张始终是一个老商人,虽然他很不服气,但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仔细研究了一段时间的直播。他以前从来不关注直播,但每天晚上都用手机看榜单和PK。
让他媳妇有意见,说:老张不迷恋那个女主播。
经过深入研究,张先生认为直播没什么大不了的,有两个核心点,一个是供应链。他发现很多主播为了前期吸粉,经常搞9元衬衫、20美分牙刷等引流产品。
张对这一点始终有信心。毕竟他从事鞋类批发这么多年,供应链是他的强项。
第二,主播的销售能力。张一直认为这不是问题,毕竟他的嘴还算不错。
首先,张先生买了设备,立即开始工作。
结果7天就卖了6双鞋,5双被老顾客买走了。张先生很沮丧。他如何才能做好线下卖货?他是无效的。
后来我去他住的房间看了看。果然,我卖不出去是有原因的。
现实生活中的张先生说话很利索,但面对镜头却说不出话来,哪怕是磕磕绊绊。而平时和人聊天几个小时也不知不觉就累了,在客厅里聊一个小时也不会持久。
张先生看到自己做不到,就找了几个小姑娘一个接一个的播,但是他从来没有接触过互联网,根本不知道怎么做流量,所以播的时候也没有提高,最后只好放弃。
人最难的是认清自己。
创业最难的是区分欲望和自身实力的差距。
olor: #A3A3A3;">所以,真正创业能成功的人,往往都有一个特质——先胜后战。什么是先胜后战。
《孙子兵法》讲,打仗之前要先算一算能不能打赢,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不要打。
这一点跟大多数人的认知相悖,很多人认为创业就该抓住一丝希望全力以赴,只要够努力就一定能赢。
如果你有这种想法,最好三思而后行,创业失败的往往就是这种人。
真正创业成功的人,一般在创业前已经反复推演过自己成功的可能性,而且时机不到,条件不到,绝不轻易出手。
举个例子:
秦王嬴政要灭楚国,想派老将王翦出马。

可王翦坚持没有60万人马绝不出山。这时,李信说:给我20万就够了。秦王自然乐得派李信。
结果被项燕大败。
秦王震怒,亲自乘车向王翦致歉,并答应加兵请求,王翦这才领兵伐楚。
按理说远征之师,应该速战速决,毕竟是客场作战,士兵状态不稳定,粮草负担又重,拖得越久越不利。
然而,王翦占领了楚国边境少量土地之后,无论楚军如何挑衅,秦军坚持闭门不出。让六十万士兵原地休整,休养生息,就这样耗了一年,士兵们个个精力充沛,闲得比赛扔石头打发时间。
反观楚国,六十万大军打到了家门口已经一年了,楚军全部兵力加起来只有40万,随时有灭国的可能。所以楚国朝堂上下,焦虑不安,导致指挥频频出现问题。
王翦认为时机成熟了,秦军经过一年休整,士兵们个个如狼似虎,斗志昂扬。而楚军被折磨了一年,已经处于崩溃边缘。
此时出击,必定一触即溃,果然王翦大破楚军,杀项燕,虏楚王,一战而定。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创业,先胜后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那么,具体如何先胜后战,分为三步。
第一步:先算账。
算什么账。
人、钱、资源。
创业就像打牌,起手抓到的牌面很重要,人、钱、资源是最核心的几张牌。牌面小赢面自然小;而且有时牌面太差,就该扔掉,等下一把牌。
首先说人。
我在服务企业过程中,认识很多跨行创业的人,往往失败率很高。以开餐厅为例,老板懂不懂经营,运营能力强不强非常关键。
如果能力不够,走弯路是必然,企业的天花板永远是老板。
比如我们经常看到这种自以为是的门头,客户根本搞清楚店里卖啥,又怎么会进店消费。乍一看,好像是咖啡厅,其实是一家中餐厅。
这家店的老板叫韩寒,店已经倒闭了。

中餐厅店名叫很高兴遇见你
韩寒的能力不需要赘述,但即便这样,到了新领域依然要吃大亏。
这也是,为什么奶茶店倒闭率高达90%的原因,因为有一群无知的小年轻,认为自己爱喝奶茶,又感觉奶茶简单门槛低,所以就用自己的无知去挑战残酷的市场。
结果,输得一塌糊涂。
其次是资金。
资金核心两方面,一是你的启动资金,二是后续的融资。启动资金一般人都能搞定,但后续的融资需要从一开始规划。

潮汕人为什么生意做得好,勤劳聪明是基础,关键是他们有一项优势,其他人没有。
有一次我服务潮汕客户,恰巧遇到他朋友有急事来借钱,客户当场转账几百万。事后我问他,虽然是朋友,但借钱不需要抵押或是深入了解吗?几百万毕竟不是小数目。
客户哈哈大笑说:我们潮汕人做生意靠的就是互相拆解资金,谁有困难知会一声,大家一块凑钱,比银行方便多了。
在其他地方,借几百万是天大的事,可在潮汕人眼中,不过是大家做生意的基本条件,难怪人家生意做得好。
最后是资源
朋友开了一家教培机构一年时间买了房子(当然,现在倒闭了),周边人眼红也想开,他一句话打消了所有人的念头!
我在学校当了10年老师,认可我的家长有几百个,别的学校招生,整天发单页、做地推半天也招不到人,我还没装修学生就招满了。
你怎么比。
资源不限于客源,还包括供应链、市场整合能力等等。
创业要想先胜后战,先算算自己的三要素,那一样比别人强,是钱多,人强,还是资源广。如果都不是,最好再考虑考虑。
第二步,等时机
2007年,黄峥从谷歌离职打算做电子产品销售,为此,特意到苏宁、国美门店卧底,可卧底了几个月后打消了这个念头。

因为,黄峥见了两次刘强东,意识到自己做不过他。
黄峥说:刘强东太强悍,他做柜台生意多年,光是搞发票的能力,自己打死也学不会。
另外,黄峥觉得自己虽然做了几天促销员,体验过市场,但到底不是真正做过生意,相比刘强东,还不够接地气。
“如果我不能赢得战争,我就不应该打。”这是黄峥一贯的创业主张。
于是,他选择了隐忍,等待时机。
8年之后,2015年,淘宝和京东的一个动作,让黄峥看到了机会。
这年,淘宝和京东开始打出口号,拒绝假冒伪劣产品,并且要清除低端卖家,淘宝更是一夜之间清除了24万“低端卖家”。
而这些卖家,做电商多年,虽然能力比不上那些头部品牌,但胜在路子野、价廉物美,而且受过电商熏陶,不需要培训,立马就能卖货,。
于是:
2015年5月,淘宝打架
2015年7月,京东抛弃拍拍
2015年9月,拼多多上线。
黄峥选在9月成立,就是为了一口气接收几十万淘宝和京东培养好的低端卖家。
有了商家,总得有用户流量吧,而当时的竞争环境是,全国网民6.8亿,淘宝用户5亿,京东1.3亿,几乎没什么用户空间。
美团王兴甚至断言:实物电商已经没有机会。美团决定主攻服务电商,也就是后来的美团外卖。
可黄峥准了一个点,不费吹灰之力,两周用户破百万。三个月,没有投一分钱广告,用户突破1200万。
其实,这些说来,又要感谢马云。

淘宝一直信奉草原流量打法,草原就意味着无数的毛细血管渠道在给淘宝输送流量,但是,每一家流量都不会对淘宝造成威胁。
如果草原有大树长成,马云就担心树大根深,威胁他的生存,所以必须砍掉。
当然,也包括微信这个巨无霸。早在13年,淘宝就切断了与微信的一切连接。
而恰好,微信红利在这个时候爆发了。
一来,自从13年小米推出红米,广大农村地区的人民,就把上不了网的山寨机换成了智能机。
二来,有了智能机,微信装机量剧增,2018年微信月活跃用户9.3亿,淘宝月活跃用户5.5亿,一下子多了3.8亿新用户。
以前干不过淘宝,因为商家和用户都被它垄断,现在淘宝把用户和商家让了出来。拼多多相当于白捡个大便宜。
所以,打仗的关键不在于怎么打,而是什么时候打。着急出拳不仅暴露实力,还会白白浪费力气。因此,必须找准契机,抓住对手弱点,一招制敌,一战定乾坤。
真正的高手都明白,时机比努力更重要。
看准了,再出手。
第三步:小范围试错。
拼多多的崛起,听起来好像很容易,其实黄峥在此之前,已经试错多次。
拼多多不过是试错后的产物。
2015年初,黄峥得了中耳炎,无奈在家休息,闲来没事玩手机,突然意识到,既然微信基于社交传播能诞生微商,为什么不能诞生购物平台。
于是,小范围地推广一款叫拼好货的H5,起初连个小程序都没有,只是嫁接在公众号上。

功能也十分简单,就是在H5上发布拼团活动和产品,有人参加,后台人工手动统计,最后联系物流发货。
由于前期的准备太仓促,6月份荔枝上市。荔枝拼团的预算失误,第一天涌进20万单。
当时拼好货只在嘉兴有仓库,20万单远超仓库承受力。但是黄峥还是希望把量先做上去,就没有叫停交易,只告诉用户,会晚一点发货。
结果,他们花费了一星期才将货发完,很多用户收到荔枝都烂了。于是,大量退款挤爆了拼好货微信服务号,由于大家也没想到会产生如此多的退款,所以服务号连退款功能也没有准备好。
用户花钱买了烂荔枝,钱又退不出来。因此,很多人打算报警,告黄峥诈骗。
黄峥只能发公告解释:我们不是骗子,一定会退款。
虽然,拼好货前期运营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惨不忍睹。但最起码以最低成本验证了微信红利变现的可能性。
更主要的是,几乎没什么成本投入,即便是测试失败也没关系。
这样做,一方面是节省费用,更重要的是,规模小方便调整策略。
李叫兽讲过:任何人进入一个新领域,前三个想法大概率都是错的。
所以,先小范围试错,验证没问题了再大范围投入,是先胜后战的关键点。
总结一下本期内容:
创业要想先胜后战,分三步。
第一步,先算账是搞清楚自己的牌面,看要不要打。
第二步,等时机是找准成功率最高的机会,看什么时候打。
第三步,小范围试错是以最低成本验证商业模式,看具体怎么打。
最后牌面没问题,时机正确,试错成功,那基本上已经立于先胜后战的不败之地了。
剩下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
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