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项目从古以来都非常稀缺,
你的可筛选池一定要足够大,
才能够找到你要的项目。”
本期嘉宾
胡平-陈晖风险投资公司管理合伙人
孟庆海-迈腾孵化器创始合伙人
Q:后疫情时代,孵化器和投资机构面临着哪些困境?
在,晨晖创投管理合伙人胡萍:,第一个明显的感觉是企业家越来越少,项目越来越少。我觉得来咨询我们需要创业空间的团队可能少了一半。第二,我们一直在孵化企业或者投资企业,呈现出这样一种两极分化的趋势。做高科技行业一般受影响比较小,做网络经济也不错。
有些人很难做线下工作。对于孵化器来说,我觉得可能需要更多的找一些抗风险能力更强的项目。对我们来讲,本质的本质就是要把好企业进入的质量关。's自己的企业有更好的生活和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孵化器相比,他自己的利润也不错,而且会更容易操作。
,麦腾孵化器创始合伙人孟庆海:,非常同意胡主席的观点。我想补充一点。现在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孵化器的困境主要来自于创业企业的困境,在当前怎样帮助我们孵化器这些企业走出困境,实际上是目前孵化器最主要的任务。
因为随着疫情的持续,确实有很多创业企业失去了订单,发不出工资,交不出房租等等。他们面临裁员和现金流中断。作为孵化器,我认为帮助初创企业更有效地降低人工成本,帮助他们获得市场订单是我的责任。
Q:麦腾和晨晖是如何寻找好项目的?
晨晖创投管理合伙人胡萍:.有几个消息来源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是创始人的推荐。不管是孵化器投资,他都觉得我们孵化器好,我们服务好。他可能会介绍他的朋友、同学、同事,介绍我们投资或者来我们的孵化器。
第二种是因为活动、投资或者认识一些业内大牌,比如他在芯片圈,这个圈子的人会给我们推荐一些这样的项目。
第三,其实同行也互相推荐。不管是和孟老师在一起,我们也投资了一些项目,对孵化也有一些区域要求。另外可能会有一些FA之类的,但是前期投资的FA越来越少。我们这边就是这样几个方向。
在 麦腾孵化器创始合伙人孟庆海:,我们是投资加孵化的模式。事实上,我们迈腾创投的很多投资标的主要来自于我们孵化器本身带来的一些业务流。迈腾本身也位于长三角地区,拥有近10家孵化器,近七八百家企业,是迈腾的基础池。
好项目从古以来就非常少,非常稀缺,你的可筛选池子一定要足够大,才能够找到你
要的项目。除了我们自己的孵化器本身,我们做投资也好,孵化也好,差不多十几年,本身也培养了一支麦腾星探队伍,叫星探铁军。主要来自于几个圈子,包括金融圈子,比如说银行、投行、券商等等的这种圈子。还有一些校友圈子,就像在上海的复旦、交大、中欧、长江等等。有五个圈子构成了麦腾这样一个星探队伍,现在整个人数加起来有差不多一百七十几个,主要在长三角地区,除此以外在北京、深圳也都有。

我们麦腾创投也是上海市的创投协会的副会长单位,也可以借助协会里其他机构的一些资源,包括我们跟晨晖创投胡总这边,过往已经投了两、三个了。再一个孵化协会,麦腾也是副理事长单位,可以透过协会在项目上有一些互联互通,大家互相推荐一些项目。
Q:同样是帮助初创企业发展的孵化载体,麦腾和晨晖有哪些差异化打法?
>> 麦腾孵化器创始合伙人孟庆海:我们跟晨晖是比较类似的,投资孵化都有,双轮驱动这种模式。和其他单一的基金管理公司或者投资机构的区别在于什么?我觉得因为我们孵化这种板块存在,就令我们在投后服务这一块,比单纯的基金管理公司做得要好。
以麦腾为例,我们现在从事创业服务、投后服务这一块团队有超过三十人,在资金、人才、市场、政策层面,包括其他一些专利层面,我们都有自己的专职团队、人员,为企业提供及时有针对性的精准服务。
对于一些纯粹基金管理公司而言,养一个三十人的投后服务团队,是很难想象的。

>> 晨晖创投管理合伙人胡萍:不一样的差异是,不可能对于孵化器入孵要求跟投资标的,我觉得这个门槛就太高了,我们会适当去放松对入孵的标准。
第二,其实在孵化器里面,我们还会针对性地引进一些对孵化生态比较有益的社群或者组织,这个可能不是我们投资的标的。
比如说我们会有一些技术类的组织,他们定期可以讨论一下技术的趋势。第二个他可以帮大家推荐一些很贵的架构师,因为创业公司一开始也不能招很贵的架构师,包括我们有一些人力资源相关的机构,我觉得对孵化器而言我们更希望有个生态,这对我们投后也有很好的帮助。

本身我们孵化器有一个自己的专业服务团队,但我们可能体量没有孟总(麦腾)这么大,更多要借助外部专业机构的一些力量,而孵化器本身更好地做好筛选这样一件事情。
Q:直播带货是最近最火热的商业主题,请谈谈对这个现象的解读?
>> 晨晖创投管理合伙人胡萍:我也一直在思考为什么直播会起来。第一,我觉得其实是整个基础设施建设在不断变好,4G、5G带宽越来越宽,资费越来越便宜。第二,我觉得直播的模式使得交互效率是提高的,直播模式是最接近于线下买东西的。
第三个我觉得在中国2C的消费领域,肯定绕不过去的是巨头推动下的一个经济,每个人手机上可能会装那么20来个APP,但是你经常在打开的也就那么三、五个,这三、五个里面其实大家最后争夺的是你个人时间。
像比如说淘宝我们女孩子可能还一周会打开几次,估计孟总就一周就打开一次,还不一定有这个频次。
>> 麦腾孵化器创始合伙人孟庆海:一个月的话月开一次都很困难。

>> 晨晖创投管理合伙人胡萍:一个月开一次都很困难的情况下,其实这个打开频率和占据你用户的时长是比较短的,但直播这个东西还蛮上瘾,抖音也是这样。
>> 麦腾孵化器创始合伙人孟庆海:我插一句,我每天抖音在线两小时以上。
>> 晨晖创投管理合伙人胡萍:先占据你的时长,变现放到后面,这里面变现无非就是三大模式,以前就是游戏、广告、电商,这是APP后面变现的终极模式,刚才讲的是巨头这样的一个推动,小的创业公司尤其是做消费这个领域,有流量红利的地方,可能会冒出来很多这样的一些巨头公司。

比如说像拼多多,直播进行到今年这个态势,我觉得已经是全面开打了,可能已经不是在流量变现侧很强,应该基本上已经渗透到供应链侧。
>> 麦腾孵化器创始合伙人孟庆海:像网红直播网红带货或者地摊经济,应该是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包括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看整个互联网的发展,都是从城市到乡村,从精英到平民,包括之前拼多多的崛起,也都是在消费领域降维。像地摊经济、网红经济是典型的平民经济,我觉得这才是刚刚开始。
我觉得在未来来讲,面向普通老百姓的面向这种三、四线城市,或广大农村地区的这样一种商业模式,或者一些技术类创业项目,依然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现在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