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人社局的创业小额贷款 人社局大学生创业贷款

互联网贷款再次遭遇重磅新规。昨天,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禁止小额贷款公司向大学生贷款。同时,高校要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开发程序便捷、利率合理、风险可控的大学生助学、培训、创业等金融产品,为大学生合理的信贷需求“打开大门”。

遏制大学生精准“收割”现象

我国大学生总数超过4000万,被网贷机构视为目标客户群体之一。部分互联网小额贷款机构与科技公司合作,瞄准大学校园,通过虚假诱导宣传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诱导大学生在互联网购物平台过度消费,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据中国银保监会等五部委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通知》聚焦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进一步强化贷款机构客户营销管理和风险防范要求,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和帮扶,理性引导网络舆情,加大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坚决遏制互联网平台精准“收割”大学生现象,切实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通知》要求加强贷款机构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的监督管理,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明确未经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同时,《通知》要求组织各地部署开展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的监督检查、排查整治。

已发放的贷款原则上不予发放

消费金融专家苏认为,《通知》从金融营销、贷款审核、贷后管理等角度对机构对大学生贷款进行了全面监管,符合行业实际情况,便于机构参考实施。

她表示,《通知》提出的不同机构值得关注:“未经银监部门或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这意味着违规者将是非法放贷者。此外,文件提出,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消费金融公司等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采用诱导性宣传。

消费者对小额贷款公司提供的信贷服务产品并不陌生。比如支付宝的借款公司和花卉公司分别是重庆蚂蚁上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重庆蚂蚁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根据央行此前披露的数据,截至2020年12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7118家。据业内人士介绍,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占大学生贷款的60%以上,新规对部分全国性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影响较大。

对于已经发放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通知》要求小额贷款公司制定整改方案。已发放的贷款原则上不展期,存量业务逐步消化。严禁违规新增业务;银行业金融机构也要加强排查,限期整改违规业务,严格落实风险管理要求。

监管层警告超前消费风险

近年来,许多年轻人在超前消费的影响下,养成了透支消费的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我国逾期半年的信用卡总额已升至906.63亿元,较上月增长6.13%,是10年前的10倍多,这还只是正规银行渠道发布的信用卡相关数据。央行在《通知》中表示,不宜通过发展消费金融来扩大消费。2020年底,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风险提示,提示消费者坚持实际需求,树立量入为出的理性消费观念,远离过度借贷和消费营销的陷阱。

我国互联网贷款业务监管始终处于高压态势,并不断升级。2020年7月,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制作

定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互联网贷款小额、短期的原则;今年2月20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在出资比例、集中度、限额管理等三个方面明确定量指标。受监管政策影响,早在2020年年末,部分网友花呗额度被调降,蚂蚁集团回复称“倡导更理性的消费习惯”。


  苏筱芮提醒,对于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将大学生设定为互联网消费贷款的目标客户群体”“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营销”从主观上来说易于操作,但如何审核识别大学生身份则考验机构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水平。一些机构审贷环节较为粗放,不能够准确识别大学生群体,《通知》后续执行效果有待观察。


(原标题:遏制超前消费 五部委出手禁止小贷公司对大学生放贷


校园网贷急踩刹车)


来源 北京日报 记者 潘福达


流程编辑 刘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