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战略配售基金迎来扩容!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7月9日,华夏、南方、银华、中融基金旗下第二批创业板战略配售基金获批。多位市场人士向记者透露,上述公司的创业板战略配售基金已于今日获批,获批基金将于近期正式推出。
第二批创业板战略配售基金“出炉”
在基金名称上,与第一批基金类似,第二批创业板战略配售基金也是定期开放两年的混合型基金产品。华夏、南方、银华、中融基金的产品分别由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管理。
根据产品申报进度,第二批获批资金申报材料于今年5月11 -12日提交,5月中旬受理。经过一个多月的等待,今天正式获得发行批文。
据悉,创业板战略配售基金是与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相配套的基金产品。虽然第二批基金发行公告尚未披露,但从首批创业板战略配售基金的投资方向推测,第二批产品也将通过在创业板积极选股、在创业板创新、可能的战略配售等投资策略,多管齐下,努力为投资者获取利润,成为投资者分享科技产业发展机遇和资本市场改革红利的优质工具。
虽然第二批产品再次获批,但首批创业板战略配售基金仍有部分在售。
据了解,今年6月28日,首批4只创业板注册制战略配售基金获批,包括郭芙、大成、中欧和万家基金。目前富国创业板战略配售基金已率先逼近30亿规模上限,并于7月7日推出首日“一日售罄”。大成和中欧的战略配售基金仍在发行中,而万家产品的招股书和招股公告尚未发布。
可参与创业板战略配售
增厚长期投资收益
与普通公募基金相比,创业板战略配售基金可以参与创业板战略配售,在创业板投资中更具优势。基金经理还安排“精兵强将”和经验丰富的投资研究团队参与创新产品的管理。
作为战略投资者,中国创业板成立两年的混合型基金,有机会先享受战略配售,相当于提前锁定IPO新发行的股票。而且创业板注册制放开了后续投资的政策,限制销售的方式和对象,有助于战略投资者进一步增加长期投资收益,把握创业板的长期回报。
作为基金经理,华夏基金拥有20多年的投研经验,多年来一直跟踪创业板。其基金产品多参与创业板投资,尤其是被动产品。除了创业板ETF,华夏基金还与香港瑞联财智合作,推出创业板细分的smart beat产品,打造蓝筹ETF,打造成长型ETF。此次中国创业板获批两年,不仅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创业板的相关产品线,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创业板新的投资工具。
而两年被中融创业板聘任的混合型基金经理甘传奇,是一位思路开阔、成长风格相对偏好的基金经理。在管理类产品中,金融行业升级近一年、近两年、近三年,同类业绩的百分位数分别为前2%、5%、6%,同时获得。
"0">海通证券、银河证券、招商证券三年期五星评级。此次获批,也使得中融基金的产品线更进一步完善,公司成立七年来,始终着眼于投研实力的打磨,保持开放和奋斗的精神,锐意创新,以专业能力为保障,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工具。
肖钢:推动长期资金入市
提升权益类基金占比
在创业板战略配售基金获批的同时,今天,中国基金业高峰论坛暨基金业致敬资本市场30周年云峰会也在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出席并发表演讲,同样倡导鼓励长期资金入市,提升权益类基金的市场占比。
肖钢表示,公募基金的发展还是应该进一步地弥补权益型特别是股票型基金占比偏低的状况。可以推动鼓励长期资金和长期投资的制度建设,优化资本市场的生态。养老金、保险资金应当成为公募基金投资的基石。
他在演讲中表示,公募基金公司本身也需要进行改革,现在公募基金公司自身怎么样来健全长期资金的制度约束,也是很重要的。现在有的资产管理公司在这个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怎样改革基金公司的经营理念和考核机制,寻找选择合格的客户。作为基金管理公司,一定要选择适合你的长期投资的客户,而不是盲目地追求资产规模。
肖钢认为,可以通过一系列产品的设计和服务的方案,改变基金持有者的短期行为,这样可以增加长期资金的来源。
此外,肖钢还建议,积极推动基金的费率体系改革,要确保基金销售运营的过程和投资者的利益保持一致。当前,基金销售大部分依赖银行和第三方,向管理人收取基金产品销售的佣金,同时也向投资者收取投资顾问服务的费用,这削弱了基金销售当中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特别是现在投资者的适当性管理,还没有完全得到落实。
肖钢指出,“借鉴境外的经验,改革基金费率体系,从产品返佣的模式转向管理费模式,不再从产品发行人那里获得佣金,而是依照不同的规模,向投资者收取固定的费用,避免投资者频繁申赎。这样做有利于改善基金产品的销售行为,降低投资者的成本负担,也能够很好地引导投资者来长期投资,壮大权益型基金的投资基础。”
创业板投资机遇爆发
为创新性、成长型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事实上,自2009年10月开板以来,创业板为创新性、成长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今年6月,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细则落地,明确了创业板将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
多位投资人士分析,目前我国科技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一是与全球技术升级浪潮同步的技术创新,二是国产化替代的大趋势,包括半导体的国产化、广义的网络安全等。在此背景下,创业板有望受益于中国科技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迎来重要投资风口。此外,改革后创业板在再融资、退市制度等方面也更加完善,良性的市场生态环境也有利于吸引长期价值投资资金的配置。
近两年外资加速增量流入A股市场,创业板已成为重要的配置品种,境内资金今年以来也持续增持创业板。数据显示,在资金推动下,截至2020年7月9日,创业板指今年以来大涨超过50%,对标全球主要指数,均处于领先地位。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实行注册制后,创业板将迎来众多变化。一是企业登陆创业板上市将更高效,创业板可投标的数量将会显著增加;二是在上市初期,企业质量高低有别,且科技创新类企业投资研究壁垒较高;同时,企业上市后股票涨跌幅限制比例将扩大为20%。
整体看来,普通投资者参与创业板的资产门槛、投资经历门槛等相应提高,通过自主研究进行股票投资风险增加,获利难度加大,借道公募基金分享创业板投资机会成为更加便捷、省心的选择。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