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大学生互联网 大赛 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图片由比赛主办方提供)

人民网广州11月17日电(记者熊旭)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今天在广州拉开帷幕。本次大赛自启动以来,共有来自国内外117个国家和地区的4186所学校的147万个项目、631万人次报名参赛。

大赛举办6年来,共有1578万名大学生、377万名大学生参赛,成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双创竞技场,全球大学生用青春拥抱世界,用青春嫁未来;用创业让世界惊喜,用创新改变未来。

面向世界,构建更加开放的双创平台

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康奈尔大学、伦敦国王学院、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竞赛名单中有许多世界名校。据悉,全球百强高校有一半以上报名参赛,比赛质量和含金量再创新高。

年轻的参赛者表现出对未来和世界的普遍关注。剑桥大学的RoboX项目开发了革命性的机器人操作系统RoboX Operating System,有效解决了目前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使机器人更加智能化,应对各种未知情况更加自如。

2017年,第三届“互联网”大赛首次设立“国际赛道”,当时只有9个国家的17支队伍参赛。到2020年第六届大赛,将有来自113个国家和地区的1158所学校的3291项赛事参赛。

面向教育,贡献脱贫攻坚的青春力量

四年来,302万大学生踏上“青春红梦之旅”,走进革命老区、农村、城乡社区,传承红色基因,了解国情民情,接受思想洗礼,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

参赛者在现场签到。(图片由比赛主办方提供)

2020年,“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作为教育系统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举措,充分聚焦52个无上限贫困县的实际需求,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掀起以电商直播带货为主的脱贫攻坚运动,创新开展了最热国情课、最热思政课,为脱贫攻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自称硕士农民的中国电子科技大学刘申堂,凭借“申堂朱蒙家庭农场”,打通了“产供销保障”全产业链。疫情期间,帮助农民直播商品销售额超1.5亿元,带动就业6万人。

5px;">2020年,全国共有132万名学生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参加“红旅”电商直播带货活动的学生达60万人次,销售金额超过4.3亿元。52个未摘帽贫困县所在的7省(区)均举办了全国线上对接活动,积极促成全国大学生聚焦贫困县开展以电商直播或创业实践为主的精准扶贫。


面向未来,培养敢闯会创的新锐大军


自2015年以来,“互联网+”大赛已成功举办六届,一大批集成电路、无人机、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新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转化应用,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社会效益好的高质量项目被孵化。据调查,前五届赛后成立公司的项目中,近90%是赛后第一年成立,有一半左右的公司完成融资,19%的项目完成5000万以上的融资。实践类项目2018年的年收入在5000万以上的占比为13%,最高的项目年收入突破2亿元。


大赛设置了高教、职教、国际、萌芽四大版块,形成了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贯通式“双创”教育链条。在大赛的带动下,青年学子的实践锻炼能力显著增强。2020年,1088所高校的3.8万余个项目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参与学生人数共计16万余人,项目经费达7.6亿元,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践在各高校全面铺开。


“要推政策,把活力热起来。在大学全面实施弹性学制,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建立创新创业的学分积累与转换的机制,在线开放课程的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的制度。各示范校为206万名大学生建立了创新创业的成绩单,这五年期间有3700多名大学生暂时休学创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说,“要通过育人理念、质量标准、教与学的改革,体制机制的创新,技术方法、质量文化等全面的变革,来让‘我敢闯、我会创’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的素质教育。”


来源: 人民网-教育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