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即将步入6月中旬,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离正式实施已经不远。
通过对多家券商的采访,中国券商了解到业内对创业板改革抱有很大期待,并积极就实际细节提出建议。券商主要集中在初始上市标准上,比如有的券商建议增加一套市值要求适中的上市标准;券商希望放宽亏损企业上市门槛,为创新药企预留更多上市空间。
显然,每个人对创业板改革都有不同的期待,但能否建立共识是创业板改革成功的关键。有业内人士指出,创业板改革和试点注册制是首次同步推进“存量增量”的市场化改革,需要平衡存量市场和增量改革的关系,为下一步全市场注册制改革积累经验。
上市市值标准备受关注。
据了解,《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征求意见稿)》主要针对一般企业、红筹企业、特殊股权结构企业三类企业设定上市要求。拟上市公司多为“一般企业”。根据征求意见稿,此类企业的市值和财务指标应至少符合三套标准中的一套:
一是最近两年净利润为正,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
二是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
三是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
郭进证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上市标准的“规模”来看,改革的包容性大幅提升,重点已从“可持续盈利”转向“可持续运营能力”。
“本次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取消了创业板现行发行条件中对盈利表现和无未弥补亏损的要求。综合考虑预估市值、收入、净利润等指标,设定多元化、丰富化的上市条件,可以适应不同成长阶段、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企业。”郭进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些券商还建议,可以结合现金流等指标,增加一套或多套不同市值要求的上市标准。
中型券商人士王明明(化名)认为,上述三套标准中,第二套和第三套市值标准跨度较大,可以考虑在两者之间增加一套市值条件,比如,预计市值不低于30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2亿元;同时,设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指标。
另一位中型券商人士李(化名)也持类似观点,认为两套市值标准跨度较大。建议重点可以根据板块定位来体现。例如,可以同时设定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增长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等辅助标准,反映企业收入的规模、质量和增长情况。
但也有风险投资机构人士指出,《征求意见稿》设定的上市标准应该是经过测算后做出的、符合创业板实际情况的“最优解”。
据一位内部人士透露,虽然创业板的利润上市标准高于原标准,但实际上最近两年新上市公司的利润水平明显低于创业板。
业界对亏损企业的上市条件争论不休。
对于亏损企业到创业板上市的问题,深交所4月27日答记者问中提到,“明确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但一年内暂不实施,一年后再做评估。”
对此,一些券商投行人士希望监管部门能够加大对无利可图企业的支持力度。李建议为特定领域的创新型企业预留上市空间。比如在他看来,创新药R&D企业普遍具有早期R&D投资大、收益低的特点。生物医药不仅是大湾区发展的重点产业,也是未来国家重点扶持的领域。
小型经纪公司的个人名单。
示,创新药企在产品推出前,营业收入不一定能达到征求意见稿提及的盈利门槛。他认为,如果创新药企市值超过50亿元,可以适当考虑增强对收入的包容性。在他看来,对于亏损企业的判断,可以结合所处行业是否属于国家鼓励方向;是否处于创新创业范畴;是否掌握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等。以港股为例,2018年港交所就允许尚未盈利甚至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企业在港交所上市。
有机构投资者持不同观点,认为在推进增量改革同时,不能忽视存量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实际情况。深圳一名私募基金合伙人表示,“创业板投资者结构与港股市场不同,前者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后者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这就决定了两个市场的投资者在风险承受能力、公司基本面判断上有极大的不同。”
“不妨用一年过渡期,给市场一个逐渐接受的过程。这是平衡好存量市场和增量改革的稳妥办法。”该私募基金人士表示。
据了解,征求意见稿中提到,交易所可以根据市场情况,经证监会批准,对上市条件和具体标准进行调整,为下一步改革完善上市条件预留空间。

多地告急!8省176万人受灾,9人死亡!广东15地红色预警,多条高速现山体滑坡!海绵城市何时能到来?
美股惊天大反攻!纳指首破9900点,特朗普:今天是股市大日子!取消这些旅行限制,美国放弃对抗"大流行"?
中一签暴赚13万,2020年最强新股录得26连板!打新"诱惑"又来,本周8只新股齐发,申购手册来了
刷屏了!任汇川正式入职腾讯,金融科技战火再起!曾被视为平安接班人,而今踏入"鹅厂",如何开辟新战场?
票据诈骗又现惊天大案!为偿清个人高利贷,80后支行副行长刻公章做假账,"套走"银行40余亿
刘强东"牵手"黄光裕,大场面要来?京东拟认购国美7亿可转债,618零售帝国战火重燃,宿敌苏宁如何应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