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6月18日电(记者车莉)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发展家庭养老床位,做好低收入人口帮扶工作。
该计划提出,鼓励养老机构为家庭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助等专业服务。推动将老年人家庭成员的残疾和痴呆护理培训纳入政府购买的老年护理服务目录,促进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的老龄化转型。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表示,发展“家庭养老床位”是规划的亮点之一。“将养老院的护理床搬到敬老院,对老年家庭进行老龄化改造,为其配备相应的辅助器具,安装相关的信息监测设施设备,也适用于养老机构远程监测和服务老年人居家养老;养老院的专业护理服务送上门,养老机构派人为老人提供护理服务,让老人在家就能享受到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
在社会救助方面,民政部建立健全了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副司长张伟介绍,要对低收入人群实现信息采集、常态监测、快速预警,做到即时干预、精准救助、全面救助,牢牢守住不发生大规模返贫的底线。同时,要做好对低收入人口的帮扶工作。他说:“符合条件的重残、重病患者等低收入边缘人群将参照‘单户’纳入低保范围;对符合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等特殊救助条件的,有关部门应当按规定纳入相应救助范围。对于一些因刚性支出较大而导致基本生活严重困难的低收入人群,将根据实际需要实施专项救助或其他必要救助措施,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