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7月30日讯(记者郭美岑)在短信服务行业,部分公司会采用不正当手段降低采购成本。本质上,这些措施要么损害上游运营商的利益,要么欺骗下游客户。
近日,拟申请创业板上市的无锡线上线下通信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线上线下”)招股书显示,该公司主要从事短信服务业务,但其较低的购买单价引起了行业关注。一位要求不具名的私募合伙人、TMT资深分析师告诉中国网财经记者:“线上线下披露的运营商采购合同价格为5分,返利为0-44%,实际采购价格区间为1-5分/条,即使算上折扣返利,行业公司也很难做到1分/条。”
"线上和线下的推演行为可以从数据和事实中推断出来."一家同时也是短信服务提供商的公司相关负责人张在分析了线上线下招股书后告诉中国网财经记者。此外,其还告诉记者,去年有多名代理商被运营商线上线下勒索,涉嫌违反运营协议等违规操作。“当时我们还怀疑它为什么能上市,因为在2018年和2019年之前,公司在相关运输方面还是有问题,但现在已经没有了。”
山东英涛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卢廷东告诉中国网财经记者:“无论是扣款操作,还是路由发送IP短信,都是不诚信的行为。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涉嫌合同诈骗,短信客户也有权向公安机关提起刑事诉讼。”
中国网财经记者试图解开线上线下采购单价如此之低的谜团。
采购单价低廉的秘密
线上线下招股书显示,公司目前主营业务为移动信息服务的短信服务,主要围绕短信传输为客户提供全套服务。公司成立以来,主营业务收入为移动信息服务收入,公司盈利模式较为简单。
虽然线上线下业务相对单一,但毛利率领先行业平均水平。2017-2019年,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分别为27.92%、20.72%和15.5%,2019年较2017年下降12.42个百分点;同期线上线下毛利率分别为22.86%、19.52%和17.63%,仅下降5.23个百分点,其中2.13个百分点超过2019年行业平均水平。
表1:线上线下及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
(来源:线上线下招股书)
据中国网财经记者调研,线上线下毛利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其采购成本较低。报告期内,向电信运营商购买的线上线下短信服务单价分别为2.18美分/条、1.75美分/条、1.55美分/条,向第三方供应商购买的短信服务单价分别为2.15美分/条、2.08美分/条、1.91美分/条,合计单价分别为2.18美分/条、1.84美分/条、1.71美分/条
表2:线上和线下采购数据
(来源:线上线下招股书)
对此,上述某短信服务公司相关负责人张向中国网财经记者笃定地表示:“2019年初所有同行的购买价格都可以是1.8-2分/条,但到2019年下半年,尤其是2020年初,基本达到了2.8分/条。”他的观点也得到了上述高管分析师的支持。“2019年同行采购成本均在2分/条以上,只有线上线下采购成本低于2分/条。”
张还表示,线上线下业务就像一股大流量的水,公司风格比较低调,而且它的直接客户很少。然而,如此低的成本对于行业内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是不可能的,包括主导行业多年的龙头上市公司。
中国网财经记者随即研究了同行业几家公司的购买单价。相比之下,t
以吴彤控股为例,吴彤控股在其2019年年报中披露,公司全年发送彩信短信约695亿条,其移动信息服务类别信息服务通道费运营成本为17.35亿元。从运营成本/发送量可以计算出,吴彤控股购买的短彩信单价为2.5美分/条。同年线上线下购买单价仅为1.71美分/条。
吴彤控股在2018年年报中并未具体披露发送彩信短消息数量,但表示公司全年发送彩信短消息数量超过600亿条,信息服务渠道成本为15。
21亿元,吴通控股2018的短彩信采购单价约为2.54分/条(15.21/600*100),同样远高于线上线下的采购单价。此外,同行业的梦网集团在2019年年报中,提及云通信服务业务毛利率下降的原因时表示:“主要是运营商提高了短信定价,而公司开展相关业务所需采购的短信是纯成本项,因此导致公司毛利率承压。”但从线上线下的数据来看,与行业实际的情况却是完全相反。
被疑扣量或损害客户利益
众所周知,梦网集团在行业短信服务业务上当属龙头老大的地位,尚且得不到运营商们的“特殊关照”导致毛利率下降受损。对此,上述某短信服务商公司相关负责人张某也告诉中国网财经记者,从2020年开始,短信服务商的采购单价低于3分/条的短信服务商肯定涉及到扣量,而且今年6月中国移动发通知称,所有招标价格一旦低于3.5分/条必将严查严惩。不过,其同时表示此通知的执行力度不是很强。
然而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强势的运营商而言,通知再无力度也会波及同业公司。在龙头公司难以做到2分/条时,线上线下却可以将采购单价的范围下限设为1分/条。带着这个疑惑,中国网财经记者发函致电线上线下,就上述问题进行采访,并希望线上线下披露供应商的采购单价。
线上线下给出的回复是:“根据现行的创业板招股说明书披露要求,兼顾考虑商业机密,每个供应商采购单价和总量不需披露。公司与中国移动开展业务合作,合作中具体与各省市分公司进行商务洽谈,双方会就发送短信的数量、付款方式以及各省市移动公司具体考核要求等进行谈判,从而确定最终采购单价,中国移动不同分公司的采购单价也不一样;2019年度移动的采购单价在1至5分/条之间,公司的采购单价是真实的。”
从回复中可见,线上线下对于部分服务的单价在1分/条是非常坦诚的,对中国网财经问及其数据是否造假做了回应,但却回避了扣量问题。 对于“商业机密”式的解释,某短信服务商公司相关负责人张某和上述分析师都不认可,认为其存在扣量的嫌疑较大。
那么具体什么是扣量?该分析师向中国网财经记者介绍,短信服务行业里流传着三种降低成本的方法:扣量、绕路由、发送IP短信。其中,扣量就是扣发、漏发部分短信,伤害的是客户群体。绕路由是指短信服务商绕过运营商的计费网关发送信息;IP短信则类似苹果的iMessage,常规短信是基于sms协议发送按条计费,而IP信息是基于IP协议按流量计费。
张某对中国网财经记者称,扣量属于行业内的垃圾潜规则,有完全不扣量的公司,但是毛利率和成本就不会特别好看,钱赚得也辛苦。然而一般公司都会选择上市之后再扣量,上市之前会较为稳妥。
此外,张某对中国网财经记者爆料称:“线上线下去年有几个代理商被运营商拉黑了,具体原因尚不清楚。”张某解释道,一般情况下,一家代理公司从一个运营商只能申请一个行业短信号码,从运营商处获取一条通道。不过短信服务商通常会注册多个公司,去向运营商申请通道,或是向做短信相关业务的公司租用通道,以便获取多个通道,这其中涉及的公司就相当于是短信服务商的代理商。如果代理商名下的通道存在使用技术手段破解运行协议、发送IP短信、发送垃圾短信等违规操作被运营商发现,运营商就会将其拉黑,从此不允许这家代理商再申请通道。
“无论是扣量操作,还是绕路由、发送IP短信的方式均属于不诚信行为。”山东韬颖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吕廷东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谈到:“短信服务商与客户签订合同时不存在相关特殊约定的情况下,上述行为都会损害了短信客户的合法利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合同方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涉嫌合同诈骗的,短信客户也有权向公安机关提起刑事控告。”
本文源自中国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