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李兴佳实习生刘一麟王一坤文/图。
7月27日中午,当地一位顾客通过视频电话打电话给柴,询问商品情况。柴拿着手机摄像头,在郑州火车站商圈第一大道入口处的抢修现场四处张望,差点尖叫着说:“要衣服吗?不能发!哪里可以发给你?”
这是郑州火车站商务区第一大道被淹的第7天。成千上万的羽绒服、馅饼和沾有泥土的毛领被从地上救出后,柴几乎绝望了。第一大道大概有300家服装商家,就像她一样。
【1.5万件羽绒服被浸湿,商家损失450多万元】。
这是暴雨退去后的第七天。柴已经两天没睡觉了。她必须盯着货物,雇人把它们送到洗衣厂,并联系搬运工。
“洗衣厂洗完一万多件衣服,没有地方存放,也没有地方扔。洗衣厂也催着在家等衣服。”7月27日,站在郑州火车站第一大道入口处,柴告诉河南商报记者。
第一大道的商店和仓库里的泥泞羽绒服被清理干净后,她几乎绝望了。这几乎是她所有的财产。“都是羽绒服和馅饼,至少1.5万块。除此之外,厂家刚发了一周6万套标签,至少2万套手提袋,都是泡过水的。损失大概在450万元左右。”
7月26日,柴从第一大道雇人将衣服抢救过来,然后雇了一辆车送到洗衣店。50名工人每人一天200元,交通费2000元。这一天,柴花了2万元劳务费。
这不是最大的问题。“干洗费也不知道要收我多少!洗过的衣服没有存放在仓库里,只能销毁。”
对于这些购买价格在300-500元的羽绒服,销毁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批货已经考虑到柴向亲戚借的约100万元的贷款,这还不包括她的银行贷款。
2003年,柴进入服装行业,2009年来到第一大道经营,这是她十几年职业生涯中遇到的最大灾难。
2021年7月20日暴雨的下午,商店没有被雨水淹没。她和她的同事把货物放上去。后来,她从第一大道回家。
回来的路上,雨渐渐大了。当她看到洪水在路上用电动车把人冲走时,她很紧张。这时,哥哥和嫂子还在第一大道上抢救货物。
当天下午5点到9点,柴给弟弟、嫂子打了几十个电话,都打不通。10点左右,电话终于接通了,柴绝望地喊:“我不要货,请上来回家!”
市场上有同事坚持到凌晨1点,看到上涨的水逼近膝盖,最终放弃了救援。
没有水和电,在黑暗中,我的哥哥和嫂子涉水回去,在一家热情的酒店老板店里过夜。
【工作了7年的服装老板被自己所有的东西淹没了】
满身泥水的工人们疲惫地坐在第一大道的入口处,暴露在阳光下,把浸在水里的衣服扔得满地都是。商人聚集在隧道的入口处,脸上毫无表情。
王晓东夫妇在火车站商务区第一大道二楼。他们开了7年60的服装店,主要卖羽绒服、皮草、馅饼。
没有其他仓库,所以王晓东把所有的货都堆在这个店里。据王晓东说,这家店是他的全部家当。
在这次洪灾中,王晓东的店铺有1000多件羽绒服被雨水损坏,店铺内商品损失高达60-70万。
nt-size:15px;">王晓东回忆,7月20号当天下午2点,自己有事外出,只留下妻子一人守店,用沙包阻挡雨水自救。到了下午6点,水位到达王晓东妻子的脚踝。舍不得丢下货物,妻子一直坚守到晚上9点,水位逼近腰部,没有电和光,无奈之下只好放弃。
大雨过后,王晓东雇了13个搬运工,搬运被泡的服装。早上6点忙到下午,王晓东要用几天时间才能清理完被损服装。
这些被雨水浸泡过的衣服,显然没法直接晾晒后售卖,只能先送进洗衣厂清洗,至于洗后效果如何,这些都是未知数。

清理这些衣物也花费掉王晓东不少精力和费用。
雇佣搬运工花费3000元,运送服装到洗衣厂需要700元,清洗一件衣服6元,先不算拆服装包装和重新包装的物料及人工费用,已经硬性支出9700元。这些支出,更让王晓东雪上加霜。
清洗后更大的隐忧接踵而来——没有地方存放衣物,也无法确定还有多少衣服能够售卖,以及清洗过的衣服出现染色等问题。
更让商户焦灼的是,他们不知道市场管理方是否赔偿、做何赔偿。
【店内淤泥,救援尚未结束】
7月27日下午,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地一大道市场方在统计受损商户情况。一份名单中显示,负二层A区的商户杨秀云损坏羽绒服2.26万件、毛领1.8万件,负二层A区商户金本玲损失羽绒服7600件、毛领3000条……

游亦定从事服装生意20多年,搬到地一大道经营四五年。他从来没遇到这样大的损失。
“全是泥!”他前天一晚上没睡,肩扛手提运出了900件被泡的衣服,折合损失40多万元。
在地一大道经营4年的袁建立,有2500条毛领泡在了大水里。按照90元进价成本计算,折合损失20多万元。
“一开始,商户们情绪激动,这几天下来也疲倦了。我们最担心的是没人赔!”袁建立说。
主营羽绒服批发生意十多年的马兴伟,同样在这次夏日暴雨中损失惨重,“我档口放的7000多件羽绒服全都湿了,到现在店里还全部都是淤泥,进不去。”
马兴伟的档口有100平米左右,除了羽绒服外,春夏装和裤子同样受灾,按照成本价换算大概有300多万元。这次暴雨几乎将他所有家当洗劫一空。
流淌着泥水的羽绒服,一身泥巴的救援工人,满脸淌汗的商户老板,晌午蹲地吃热干面的店铺员工,是眼下郑州火车站商圈地一大道商户最现实的场景。暴雨远去,新的战役已然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