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网络赚钱项目1000种 阿普创业

新华社拉萨5月7日电(记者 题:时尚的“网红” 展示新时代新西藏.)

新华社记者王庆鸥

30岁的藏族女孩塔西拉姆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名人”。在视频社交平台上,她的“西藏拉姆”账号粉丝总数已经超过300万。她分享了自己在家乡农牧区的日常生活,还带货直播,帮助村里的村民卖酥油等土特产。

令她惊讶的是,粉丝问她的问题都“很精彩”:“在西藏能吃蔬菜吗?”“你多久洗一次澡?”“娶一个藏族姑娘要多少彩礼?”“你们都在那里骑马上学吗?”……

扎西拉姆在山南市琼结县九河村家中通过网络直播与“粉丝”交流(4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孙瑞波摄

2020年是西藏“网络名人”群体规模崛起的一年,拉姆就是其中之一。“线上名人”直接与粉丝互动,让略显神秘的雪域高原在手机屏幕上不再遥远;农牧区的放羊、收牛粪、做巴赞、做酥油茶等生活习惯,在藏语“小哥哥”“小姐姐”的解说中已经直观地展现给了全国网友。

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时代也让西藏的形象日益丰满。除了游客期待的美景,一个更加现代时尚的西藏,正在通过“网红”的镜头,突破人们对“古西藏”的想象。

为了解答网友的疑惑,拉姆特意制作了一段在家做饭的视频,不仅有牦牛肉,还有猪肉和鸡肉,还有很多当地大棚生产的蔬菜。

“现在的西藏跟过去不一样了!”拉姆笑了。

扎西拉姆(左)把刚揉好的赞递给丈夫田辉(4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孙瑞波摄

而拥有50多万粉丝的“蒲”也为家乡拍了不少新照片。在最近的视频中,这个叫狄龙的30岁男孩记录了——在林芝市察隅县下察隅镇注射新冠肺炎疫苗的过程。他说,在全球疫情仍在肆虐的时候,“我们在这里依然可以安然无恙,赞美强大的祖国。”

作为西南边陲——人口中的一员,狄龙喜欢称自己为“新时代新农民”,称直播带货手机为“新农具”。

狄龙穿着三个人的传统服装站在村口。新华社

数据显示,2020年西藏电商直播将超过2000场,观众达6000万人次,商品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网红”经济正成为西藏加强消费、链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新起点。

“网络名人”潮也让更多人看到了西藏“潮”的一面。美术馆、体育馆、艺术书店和咖啡馆.这些内地年轻人经常在业余时间打卡的地方。

近年来也在西藏的各个城市兴起,并纷纷入驻社交网络平台;咖啡师、策展人、说唱歌手、篮球训练师等新兴职业,也通过网络进入大众视野。不少网友感叹:雪域高原的城市生活,原来也如此多彩。


创办了一家少儿模特和美育培训机构的洛桑卓玛,在拉萨一家健身房里健身(3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


一家由澳门姑娘在拉萨经营的奶茶店最近便在网络平台上走红,吸引不少游客和市民打卡。说起千里迢迢来创业的原因,店主说:“拉萨是个奇妙的地方!”言语间透着对今日西藏包容性的赞美。


“除了符号化的东西,西藏有很多的优质内容值得挖掘。”西藏“三农”类头部账号“西藏兄妹”联合创始人宋明文和陈俊希说,在“西藏兄妹”全网粉丝破500万后,他们希望基于当地年轻人的真实生活,发掘更多新西藏的新青年,展示不一样的新西藏。


澳门姑娘邵颖怡站在自己位于拉萨的奶茶店里(5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


从田园牧歌的乡村图景,到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一块手机屏幕,已能联结西藏跨越千年的历史。在拉萨古城的八廓街区中,不少建在深巷中的老店和老宅院,借助网络收获了新的关注。


这些曾经只属于旧西藏封建农奴主的私邸,如今已是向所有人开放的休闲场所或文化遗产;曾经只在深宅中供少数人观赏的歌舞、品尝的珍馐,如今也不再囿于高墙之内,早已传遍高原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