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19年农村创业好项目 云阳创业网

11月1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新发现》栏目采访组走进云阳,全媒体立体报道云阳的新理念、新成果。县委副书记、县长秦常德就云阳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天然云阳区域公共品牌,实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接受记者专访。

如何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秦常德表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非常重要的战略,也是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云阳开展农业供给侧改革,主要围绕“供给、结构、改革”三个关键点。

1.供给:农村有两类供应产品,一类是保健品,是优质、健康、营养的食品;第二类是养心产品,是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融合型产业,为市民提供休闲、旅游场所。

2.结构:云阳地处长江经济带,种养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在产品结构方面,从品质上提供优质食品;在区域结构方面,调整了临江、何琳和高寒地区的养殖业结构。

3.改革:主要实现三个目的:有效要素配置、有效市场和激发主体活力。

近年来,云阳在农业供给侧实施了结构性改革,也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效。比如在农村电商方面,开辟了农产品进城渠道,近三年农产品进城数量翻了一番;在结构调整方面,要推进养殖业,坚持多种低养。既要有金山银山,又要有绿水青山,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产业融合方面,在发展乡村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城市人周末有个好去处放松。

如何打造“天生云阳”区域公共品牌?

1.发展经历三个阶段。秦常德说,“天生云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农民和企业都是靠自己,产品分散,卖不出价格。其次,是同类产品和企业的整合,建立统一的品牌。最后,政府出面,聚焦云阳优质、健康、营养的农产品,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天生云阳”。

2.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秦常德表示,为了让“天生云阳”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让企业赚更多的钱,让老百姓增加收入,政府在打造品牌时主要做了三件事。实施品牌管理,成立品牌协会,采取企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模式。重视企业管理。任何进入“天生云阳”品牌的企业,都不排除建立自己独特的品牌,由政府和企业分别营销,形成亲子品牌体系。

3、天生云阳不卖

假货。覃昌德说,天生云阳不卖假货,政府要背书,云阳着重做了两件事:一方面严格质量管理。进入天生云阳品牌的所有产品,必须符合基地标准、质量标准、储存标准、加工标准、消费标准等一系列严格标准。另一方面保险公司理赔。政府也作了最坏打算,由保险公司为进入“天生云阳”品牌所有产品保险,消费者购买的产品经过检测认证是假货的,保险公司将优先理赔,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如何将“天生云阳”与云阳旅游结合?


今年,盘龙峻圆通过冬枣采摘和文化体验,冬枣最高价格卖到了80元钱一斤,是市场上一般枣子的10多倍,还供不应求。这是我县乡村旅游和“天生云阳”产品有机结合、产生效益的一个缩影。



覃昌德说,根据所处位置、资源条件,决定了云阳适合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同时,走农旅结合之路,也是云阳今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非常重要路径。云阳在做农业基地时,都要考虑到农旅结合,让“天生云阳”产品更多变成旅游产品,实现老百姓的农产品自然增值、效益成倍增长。如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计划?覃昌德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对云阳来说,必然是一篇大文章。云阳重在以产业兴旺为龙头,着力打通信息、物流、田间地头三个通道。



1、信息通道。希望更大层面甚至是国家层面,应整合农业、林业、水务、气象、物价等部门相关资源,实时公布每年、每季度、每天全国各地农产品相关情况,畅通信息渠道。


2、流通道路。要通过道路和冷链物流,解决农产品进城销售半径短、绝大多数农产品卖不远难题,实现多数农产品互通、最快时间农产品从场地直接到餐桌。


3、田间地头。云阳正全力实施“农村五大件”,其中每年要新修1000公里人行便道、500公里耕作便道,实现市场主体下乡、百姓方便、产业兴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


如何让返乡创业者找到农村发展商机?


近年来,云阳通过加强政策宣传、组建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发挥平台作用,全力推进全民创业就业五年行动计划。据不完全统计:云阳每年回流返乡人员2万多人;去年以来,我县新增市场主体1.1万户,目前总数已达到5.2万户;最近三年,政府累计投入1.3亿元,支持市场主体进农村发展。



覃昌德说,从每年返乡人员回流情况分析,云阳创业就业趋势不错,外出人员比较看重云阳农村创业商机。政府将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全面推行股权化改革、整合土地资源、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助力市场主体下得了农村,实现乡风文明、治理有效、邻里和谐,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