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9只双创50ETF上市两天,一大半都卖完了。
6月22日,E基金发布公告,双创50ETF提前结束招募,确认认购比例。前天华夏基金和南方基金相关产品的募资规模也超过上限,当天结束募资,按比例配售。其中南方基金募资30亿元,配售比例约81%,华夏基金募资超50亿元,配售比例约60%。
CBN获悉,截至目前,包括上述三只双创50 ETF在内,已募集产品5只,另外两只为招商基金和丰收基金双创50 ETF,分别募集资金21亿元和近16亿元。
双创50ETF跟踪的指数为CSI科创创业50指数(以下简称“双创50指数”),该指数从科创板和创业板中选取50只市值较大的新兴行业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上述市场具有代表性的新兴行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创业板布局、科创板龙头的9只双创50ETF获得投资者踊跃认购。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是我创业以来业内最‘量’的项目”。
过半数售罄
根据招募文件,南方基金、招商基金、收获基金的双创50ETF计划6月21日只发布一天,其他产品发布三天,即6月21日至6月23日。首批9只双创50ETF均设定了30亿元至35亿元的上限。
目前已有5只产品即双创50ETF产品过半售罄,4只产品可继续认购,分别为国泰基金双创50ETF、郭芙基金、华宝基金、银华基金。
从各家的募资情况来看,有超过一半的基金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过度募资,这说明市场和投资者更加意识到双创板块的机会。
私募网基金经理胡博对CBN表示,双创50指数近期表现不错,因此双创50ETF的募资情况也超出了整体市场的预期,出现了提前结束募资、实施比例配售等诸多现象。但对于双创50ETF这样的被动投资产品,其实除了费率上的差异之外,其他方面的差异并不是很明显,整体的投资策略也没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建议投资者存在偏好差异,而应以利率为考量重点。
公开资料显示,费率方面,9家基金公司的管理费率与托管费率相差不大,管理费率均为“市场标准价”50ETF认购率方面,认购金额在100万元以下时,郭芙基金的认购成本最低;认购金额大于等于100万元时,南方基金的认购成本最低。
>尽管认购火爆,不过业内人士也提醒,由于双创50ETF跟踪的指数所选标的比较集中于创新成长的企业,因此与全市场指数基金相比,波动性也会更大一些。嘉实基金认为,科创板、创业板先后成为注册制改革试点,两板涵盖大量涉及新能源、电子、通信、计算机信息、生物制药和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是未来科技发展的核心领域,成长空间巨大。双创50标的在细分产业链中具有稀缺性,国内独角兽和登陆海外市场的中概股有望加速上市回归,进一步提升双创的投资价值。
“业内最卷项目”
“这是我从业以来遇到的业内最‘卷’项目。”一位参与了双创50ETF项目的公募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在发售之前,各家参与项目的基金公司都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面向投资者,短视频、海报、文章纷纷争先上线,另一方面,与券商和银行渠道的沟通也加大力度。
6月15日,首批9只双创50ETF正式获批。不到一周,9只产品便正式启动发行。
从前期筹备到上线前的宣传,足见基金公司对该产品的重视程度,各家都派出了指数基金团队的“王牌经理”,如华宝基金胡洁、华夏基金徐猛、易方达基金成曦、银华基金王帅,这些拟任基金经理任职经历大多比较丰富,管理总规模普遍靠前,赛道拥挤是业内对双创50ETF现状的共识。
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对第一财经称,由于此次双创50ETF募集时长有一天和多天的差别,基金公司在服务的目标客户数量和销售能力上也有差异,加上成立时间紧、产品同质,使得基金公司之间存在客户资源的激烈竞争,销售有差距是正常现象。
双创50指数包含的成份股涵盖了医药、新能源、计算机、通信、电子、机械和军工,行业更偏向新兴产业。其中,医药卫生产业在该指数的所占比例超过40%。50只成份股中包括31家创业板个股和19家科创板个股。前十大权重股中有9只创业板个股和1只科创板个股。
国泰基金指出,4月中旬以来,芯片、新能源车等科技板块表现良好,一方面得益于货币相对宽松的环境,有利于提升市场的风险偏好,以科技股为代表的成长股迎来了表现的机会;另一方面,这些行业的基本面也有一定支撑,新能源车行业正在迎来扩产的新周期,此前披露的销售数据也反映了目前行业需求向好、产销两旺的局面,缺“芯”背景下的芯片产业链中部分公司具备相对更强的成本传导能力,可能会迎来一个量、价、盈利能力的三击。往后看,长期而言,科技板块的景气逻辑没有发生变化,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不过短期行业轮动速度很快,建议投资者不追击短期涨幅较大的热门板块。
“明天(6月23日)再‘卷’最后一天。”上述业内人士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