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红建筑设计书店
面试官笔记2020冬季苔清:在厦门众多书店中,小红设计书店有点名气。在很多当地设计师眼里,它不仅是一所藏书丰富的学校,更是一个审美熏陶的天堂。小红书店创始人牟小红女士,新疆人,年轻时在成都读书,主修中文,早年在《伊利日报》工作。后来,他和家人定居厦门。他最初在公司工作,工作稳定。30岁左右辞职,创办了小红书店。早上到的时候,小红女士不在,我们就在书店里观察了一圈,拍了一些照片。我们觉得书店的设计有许多独特之处。之前电话联系的时候,感觉小红女士很温柔,采访的时候,感觉更温柔知性。
#书店发展过程
徐应鹏:
3A534F;">了解到您是学中文的,那您是为何选择设计书籍这一类的经营方向呢?牟潇红:
我最初的想法是开一家像十点书屋、言又几这样的中文书店,他们的氛围我非常喜欢。希望来到书店的人能静下心来,开卷有益,有所收获。
潇红书店原址在岛内以前比较热闹的建材城边上,当时的书店内大部分是国内外比较稀缺难找的文学书籍。到2005年左右,我渐渐发现,厦门室内设计师群体对设计类书籍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也可能是因为当时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商品房装修的审美不断提高。
这促使了书店开始调整,慢慢自己也会被这些设计书籍所吸引,会多看一些具有美学意识的书。有时候没有客人,就在柜台看书,每本书仔仔细细,从头看到尾,常常一上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几年下来渐渐吸收了很多设计相关的知识,也有了自己选书、挑书的标准和眼光。
到2007年左右,当时设计师们如果要找一本心怡的装修设计类的书籍就一定会来潇红书店看看。
”“给厦门设计师不断提供新的设计灵感和设计理念””
成为书店这么多年的服务目标之一。到现在,书店也开了近20年,但是这个初衷一直没有变。
方媛媛:
一开始的设计书籍是怎么获得的呢?
牟潇红:
刚开始独立书店想要做高端类书籍,几乎找不到门道的。当时我会去看看书展,参加出版社的交流会,不断的选书,和各大出版社多沟通交流,大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彼此信任了,就也会这类书籍上多一些关注和引进。
然而做设计类书店最初那几年是比较难的,因为大家的需求比较的零散和模糊,经常是需要先采买样书回来仔细阅读和试水市场反应后才能确定书品是否被市场所需要。我们也会为因为选书不准确造成大量书籍的滞销。
当时实体书店这一行经常戏称“一个没看准,一年白干了”。这也是实体书店,特别是独立书店数量一直不多的一个原因吧。这就促使我们书店人要不断学习,提高审美,寻找符合当下设计市场的风向标。
当然在经营过程中,我们也和设计师们成为了朋友,他们会告知想要的书籍方向。常年累月,书店成为大家的后书房,有的托我们给他找某本书,有的需要我们给他工作室的经营方向推荐各类书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设计师也成为了书店的荐书顾问。





#书店特点
徐应鹏:
我上午翻阅了一些图书,感觉时效性很强,都是最新的设计图书。不像我们校内图书馆里部分图书很老旧,更新换代不够快。
牟潇红:
对,我们主要的优势就是高品质设计书,书店每个月都在选品新书。我们定义的新书是出版不超过半年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现在电子信息这么发达的网络时代,给我们的客户提供真正新鲜热乎的书籍;在杂志这一块,其实我们在前一年就定好了第二年全年的刊物,这样才能保证客户每个月都能收到当月最新的杂志。
我们定位自己不仅是书店人,更要是设计师充电的“后给保障人员”,及时和准确是我们的职业素养。
徐应鹏:
那您的书店相较于市面上其他书店有什么不同呢?
牟潇红:
潇红书店是个独立书店,它可以与市面上所有的实体书店不同,不受既定的标准圈定。比起一家书店,我更希望人们在这里爱上阅读。
方媛媛:
您跟哪些国家的出版社有合作?
牟潇红:
是的,英国、美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丹麦、比利时这些国家的出版社都有合作。比如teNeues、TASCHEN、gestalten 、Thames&Hudson等出版社都是多年合作的。
方媛媛:
您的书店在厦门,那顾客也都是厦门的吗?
牟潇红:
是这样的,书店大概有一半的顾客,都是来自全国各地,比如说北京上海西安成都等等,他们很多是朋友介绍知道书店的。
现在的信息传播、物流服务都比10年前更方便,更快捷。实体书店已经不受地域的限制。外地朋友来厦门了,常常微信联系,过来书店看看书,喝喝茶。就如老友相见,自然融洽。

徐应鹏:
确实我们很希望能接触到国外的一些动态,因为这方面我们接触的非常少。
牟潇红:
书店每个月都有新书上架。欢迎同学们经常来书店看书,只有把书本知识传递给真正需要他的人,一家书店才算是完成了它的使命。


#未来发展
徐应鹏:
福大厦工艺作为扎根厦门的美院,您有没有意愿来我们学校开一些读书会什么的?
牟潇红:
虽然看了很多书,经营了多年书店,习惯了书店安静的氛围,朋友来书店里,我更多时间想听听他们的想法和需求。书店现在有公共空间,有茶室和静阅区,给不同的习惯和需求的人们提供舒适空间。我想参加读书会的同学们需求各异,共同点都在于追寻书籍中的力量。那么书店都欢迎同学们。
方媛媛:
如今网络发达,书店也得到很多宣传机会,吸引很多年轻人前来打卡,对此有什么看法?
牟潇红: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互联网也不例外。现在是网络快餐时代,但并不代表读者不需要纸质的书籍带来精神上的饱腹感。我们接下来打算实行会员制。
虽然看起来有别于当下“打卡网红店”的热潮,但潇红书店本就是一家书店而已。书店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真正想读书的人提供一个场所。这个场所能够让读者静下心来,享受读书所带来的美好体验。这也是我们书店选址、门面设计,都很低调的原因。
专业的书籍需要懂它的人来欣赏。我们就是想设立一些门槛,从而吸引到真正想来看书的人。这样一来,书店的顾客会更加精准且优质,顾客黏性也会更高,这也符合了我本人对书店的定位,同时也是对书籍的尊重。
徐应鹏:
现如今是大数据时代,电子书获取轻而易举,想必你们也深谙实体书店在现代化浪潮中难以站稳脚跟,那么请问您是如何权衡利弊关系,让书店也长久且平稳的运营下去?
牟潇红:
很多朋友见到我们书店的时候都会,你们书店靠什么盈利啊?关于这个话题,其实做书的人多少都是对这个行业有一定情怀。始于喜欢,忠于责任。当年网络还没有这么发达,看书的氛围还是很浓厚的。
现在网络发达起来了,我们的客户也在成长,也有了一群高粘性客户朋友,他们会自发的推广书店。而我们的初心和服务目标一直没变。也许就是这样抵挡住了市场的冲击,走过20个春秋吧。
方媛媛:
接下来有什么规划吗?会有想法扩张去在市中心开一家书店分店吗?
牟潇红:
目前没有这个想法。市区人流量也许会大很多,但潇红书店是个专业度比较高,受众指向性很强的书店,也许远离市区,安静的安居一隅会更加的合适。
方媛媛:
现代网络营销手段很多,请问您是怎样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牟潇红:
首先我们没有扩大规模的计划,其次我们就想做好手上的事情,与书为伴,与人为善。朋友喜欢来书店看书,习惯让我们荐书,自然就会吸引到更多有需要的客户。
方媛媛:
请问您对大学生创业有什么想法建议呢?
牟潇红:
大学生创业其实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在大学里遇见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三五好友,几个年轻人在一起可以为梦想而努力拼搏。
但我觉得大学生在创业前,首先要先打好文化基础,做好风险预估。只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在未来创业的道路上才能少走弯路。这也是为什么当代大学生创业热,但创业成功的人却寥寥无几的原因之一。
必要的文化知识,是创业的前提,这是我的观点。如果让我选择一个合适创业的年龄,我建议在三十岁创业,将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现场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