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云南昭通异地搬迁补偿,昭通毕业生补贴

2017年12月,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扶贫搬迁的总体要求,将玉萨、静安、苏家园、炎山、田坝等5个乡镇的520户1981人搬迁至昭阳工业园区附近的幸福新居社区。在改善困难群众生活环境的同时,昭阳区委、区政府还努力建立贫困户劳动力队伍。劳务输出、园区企业招聘等。解决了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的就业问题,使贫困劳动力从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真正实现了贫困户“搬得来、留得住、富得起来”的目标。

报名参加工作

据介绍,兴福新户搬迁后,扶贫搬迁办公室牵头对玉萨、静安、苏家园、炎山、田坝等520个乡镇的1981户贫困户的家庭成员结构、年龄、劳动力状况、工作技能和工作状况进行了调查,并进行详细登记备案。随后,我们根据各劳动力的年龄、身体状况、就业意向,对厨师长、电工、环卫保洁等进行了11次技能培训和指导培训,共培训1200余人。

区扶贫搬迁办、昭阳工业园管委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

对有外出务工意愿的贫困劳动力进行劳务输出,将他们输送到江浙、上海等地务工,目前劳务输出已经达到337人。

相关部门还多次组织昭阳区本土企业到幸福馨居小区举办招聘会,让小区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企业情况,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区人社局副局长陆建华说: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帮助搬迁群众实现稳定就业的目标。

把贫困劳动力按年龄结构有计划的梳理出来,年龄结构低的不愿意出去务工的,安排就近就业.

如果能够出去务工,就安排去广东等地就业,这是针对16到45岁之间的贫困劳动力.

45岁以上到60岁,甚至60岁零点的,就吸纳到易地搬迁安置点,招聘做保洁、保安等工作

最大限度地稳定和就业贫困劳动力,达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效果。

1月21日,幸福居社区再次举行公开招聘会。昭通乔治怀特服装有限公司、华建鞋业、博格勒牧业等20多家省内外企业,吸引了新入住社区的贫困劳动者前来了解、洽谈。许多人在这里找到了合适的工作。56岁的陈启福,老家在静安镇碧海村,刚刚签了申请合同。他告诉记者,以前很难找到工作,因为他太老了,没有受过教育。没想到这次申请顺利,而且我成了工人,工资稳定,以后不用担心家庭生活。

华建车间角

华健鞋业有限公司作为昭通市委、市政府引进的战略性扶贫企业,也是。

3" mention-index="0">劳动密集型企业,公司已经招聘了15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其中幸福馨居的居民就有70余名。企业负责人认为,幸福馨居的居民到华坚就近务工,不仅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还能照顾家里,同时也为公司降低了员工交通、食宿等用工成本。


同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昭通乔治白服饰有限公司,也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目前公司已经招聘了50余名幸福馨居的贫困劳动力到厂务工。企业负责人认为尽管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文化水平不高,可他们能吃苦、善于学习,并且相对稳定,对公司持续、稳定发展有很好的帮助。


刚到华坚鞋业公司上班不久的董远仙从没想到能在家门口实现自己的就业梦想,她说自从搬到幸福馨居以后,虽然居住条件比以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也担心离开家乡的土地后,经济来源会成问题,现在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自己也成了一名产业工人,不仅能照顾到家里的大人孩子,务工收入比种地要高得多,相信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技能指导


区委、政府还专题研究成立了昭通市昭阳区易地扶贫搬迁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财产进行管理经营,并解决易地移民搬迁贫困群众45岁以上、65岁以下身体状况良好,又有就业愿望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公司对45岁以上、65岁以下贫困劳动力进行了简单技能培训,让他们能胜任保洁、保安、园林绿化、手工艺品加工等工作岗位,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劳动力人人有班上,个个有收入的就业目标。


编后语:


易地扶贫搬迁是让困难群众“挪穷窝、拔穷根”的一个有力措施,可要让搬迁困难群众真正能脱贫致富,就必须让他们有工作可做,从而拥有一份稳定的务工收入。我们相信,在区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易地扶贫搬迁困难群众一定能够顺利实现“进城入镇、上楼进厂”的总体目标,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


文图|曹剑 代兴梅


审核|夏文炳 邓龙启


编辑|曾巍


投稿邮箱:171811913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