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每个人都有创业的梦想,但演员却寥寥无几。如果你已经开始或即将采取行动,那么你需要知道如何控制和避免创业风险。
抱怨中可能隐藏着良好的创业机会。
在我看来,创业者在找创业的时候,要经常收集投诉,你要看周围哪些人在投诉哪些事情,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业方式。
很多人听到“抱怨”这个词就生气,说这些人是“负能量”,“抱怨的人往往没有前途”,“不要抱怨”等等。众所周知,当你说不允许抱怨时,你可能错过了一笔财富。你应该知道,抱怨很可能包含好的和低风险的创业机会。
图像源网络
培养观察能力。
培养观察能力,洞察用户的生活和灵魂,比自己更了解他们,从而找到创业机会。简单来说,洞察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于创业者来说,洞察市场机会比学习营销更重要。洞察市场就是发现用户的共性,产品来自用户,创业来自洞察。
图像源网络
从用户角度体验产品。
创业者应该站在用户的角度体验产品,忘记创始人的身份,尝试自己的产品。对于绝大多数创业者来说,这是一个尴尬的问题,因为很多人从第一步就误入歧途,无法站在用户的角度看待问题,更不用说使用了。
人们总是习惯于强调自己的感受,过于关注自己,总是本能地想要改变别人现有的观念。几乎每时每刻,我们都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结论,这是我们天生的直觉,也是我们通常的行为。
/>那些能站在别人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都是后天教育的成果。而教育是反人性的,想怎样就怎样不受约束才是人的天性,绝大部分的人没有经过刻意的训练,往往很难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没有“用户视角”,对创业者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缺失。你会发现在很多“自嗨”程度很高的方案里面,“我”这一个字使用的频率是最高的,以至于很多需要借用规律和常识去解决的问题,最后都变成了那些不负责任的“我觉得”。

图片来源网络
击中用户痛点
在客户最痛的点上突破,才能快速获客,降低创业风险。痛点的本质,是用户的刚性需求,是未被满足的刚性需求。
一般投资人都喜欢问创业者“目标用户的痛点是什么?”投资人为什么喜欢问这句话?是因为他们想要创业者想清楚:自己能给用户带来什么价值,能满足用户哪些最强烈的刚性需求。

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某个问题对大家而言可有可无,说明这个问题没那么痛,用户便不愿花钱,多数人都喜欢做自己擅长的事。
一来因为熟悉不容易出错,二来更能让人获得成就感,但只因为更擅长,就更愿意做这件事,而不愿去做不熟悉的事,便陷入了“能力陷阱”。
而“能力陷阱”会束缚创业者的想象力,限制他们的选择权,这使他们可能只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无法从解决社会的角度去思考创业。这样的创业,其抗风险能力就会很差。
此外,创业需要避免“资源陷阱”,即过分注重资源,忽略了运营本质,比如一个创业者开店,直接开在了自己的商铺,却忽略了选址。实际上,它应该开在合适的地段,而不是已有的商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