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过兵,跑过销售,做过生意,当过村长。比如他自己创业,成立了粉条加工和葡萄合作社,建立了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基地。他说人生没有终点,只有奋斗。
他是李秀媛,在军队中地位很高,是就业和创业的标杆。
1976年,21岁的李秀媛参军,成为一名航空军官,负责安保工作。他肯吃苦,懂得付出,表现出色。被授予向雷锋学习“先进个人”,第二次荣获“三等功”,第二次获奖。
退役后,他继续发挥部队的光荣传统,在销售工作中信守承诺,受到周边用户的一致好评。当村主任时,他尽职尽责,积极引导和带领群众打井修路,使兴平市凤仪镇成为第一个安装太阳能路灯的村。
2016年退二线时,他不忘最初的奋斗和党员的职责,肩负起带领群众就业创业的重担。
“当时大家各奔东西,加工粉条技艺精湛,但收入不高,销售渠道狭窄。”李秀媛回忆道。在各方的帮助下,他成立了兴平农坨粉丝加工专业合作社,按照“纯天然无公害食品”的生产标准统一经营,成功申请“金粉时嘉”商标,打造特色粉丝品牌,线上线下销售,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单位。
看着粉丝加工专业合作社的火爆,李秀媛忙得不可开交,打起了葡萄的“主意”,成立了兴平农业推广葡萄专业合作社。
随着市场的变化,他去了四川、河南等地学习和引进新的优良品种和栽培技术。聘请中国葡萄协会名誉会长赵无极教授在基地指导种植,用新品种“阳光玫瑰”代替了原来的沪太8号。葡萄成熟后,示范园里香甜浓郁的葡萄味让人耳目一新。
李秀媛介绍:“我们还将葡萄园与中国传统节日巧妙结合,每年的中国情人节,都会举办葡萄采摘活动,促进销售。活动吸引了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客商前来采购。2019年,该葡萄园荣获“中国最美葡萄园”称号。
当他变得富有时,他没有忘记他的邻居。李秀媛创业成功后,仍然关心周围的人。他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情况,主动向贫困户讲述国家扶贫政策和惠农政策,教他们葡萄种植技术,鼓励他们树立扶贫信心,与近10户贫困户签订劳动合同,优先录用他们到合作社和种植基地工作,切实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帮助他们增收。
2019年3月,兴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作为一名军人,李秀媛也想为军人做贡献,思考和思考。2019年9月,兴平建立全国首个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
“我想把大家组织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创业,好好养老。”在葡萄产业和粉丝加工的基础上,他鼓励退役军人陆续加入就业创业基地,成立特色产业种植基地、养殖厂、辣椒加工厂、冷库和物流企业等。现在,年销售收入可达1000万元,为800多人提供就业机会。
看着150亩的农业科技示范园,李秀媛的心里说不出的满足和幸福。这不仅是他的心血,也是几十位战友、几百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疫情期间,当所有人都闭门不出时,李秀媛和他带领的退伍军人流行病小组在周围的村庄里忙碌着。他们有义务向每个村庄提供防疫物资,逐村喷洒消毒剂,进行防控巡逻,
城镇和乡村缺人,所以李秀媛毫不犹豫地成为了一名志愿者。他挨家挨户劝说想走亲戚的村民,告诉大家不要出门。如果有外地特别是武汉返乡的人,要紧急联系他。他白天从一个村子跑到另一个村子,晚上独立学习防疫知识,让大家做好自我防范,不要惊慌,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他不是政府工作人员,但他每天和乡镇干部一起调查疫情,为村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无私的努力在村里引起了流言蜚语。有人说他想炫耀,有人说他好管闲事,他只笑说人各有志。
李秀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誓言。未来,他仍将保持军人本色,退役时永不褪色,退役时永不丧失雄心壮志,坚守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