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
7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12.8%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77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8%,比2019年同期增长16.3%,两年平均增长7.8%。分行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0%;第二产业用电量50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第三产业用电量14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6%;城乡居民用电量11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3%。1-7月,全社会用电量470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
本周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将维持在约11亿千瓦
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家电网8月11日表示,本周全国最高用电负荷仍将保持在11亿千瓦左右,用电量较上周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然而,随着天气转凉,电力负荷将变得越来越稳定。据介绍,受经济稳步复苏、高温等因素影响,夏季以来,全国日用电量保持在较高水平,较去年同期增长10%左右。
浙能大唐拟在浙江合作新建2台百万千瓦级机组
近日,浙江省发改委发布《关于乌沙山电厂二期200万千瓦建设容量替换方案的公示》。根据公示,2013年国家能源局发函同意开展浙江大唐乌沙山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前期工作。2016年,该项目暂停审批。为整体优化浙江省电力项目布局,拟将宁波乌沙山电厂二期工程建设能力指标调整为舟山刘恒电厂二期工程。浙江能源集团与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浙江分公司将合作建设两台环保节能技术先进、参数高、容量大的100万千瓦机组。
油气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输气量破百亿立方米
新华社国家管网8月11日消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自2019年12月投产以来,累计输送天然气100多亿立方米。目前,华东-俄罗斯天然气管道日输气量达到2800万立方米,预计今年年底将增至4300万立方米,可有效保障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满足冬奥会能源需求。
天然气淡季不淡,LNG价格比去年涨超1倍
上海证券报报道,近期国内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淡季不淡,但旺季更旺”或成为天然气行业的常态。8月11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中国液化天然气(LNG)出厂价为5478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一倍多。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拥有上游天然气或气田资源的生产企业将明显受益,今年业绩仍可预期。
新能源汽车
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年内首次超三元电池
据新闻报道,8月11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我国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为5.8GWh,年内首次超过三元电池,三元电池装车量为5.5GWh,7月磷酸铁锂电池产量为9.3GWh,三元电池产量为8GWh。据统计,今年1-4月三元电池产量高于磷酸铁锂电池,5-7月被磷酸铁锂电池赶超。
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增164.4%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7月,中国汽车销量为186.4万辆,同比下降11.9%,环比下降7.5%。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27.1万辆,同比增长164.4%,环比增长5.8%。
企业
国内输配电装备制造领域新央企组建实施方案已上报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我国输配电设备制造领域新设中央企业的实施方案已提请审批。该集团将由中国xd集团和许继集团高萍集团提供动力
装备制造企业重组而成,南瑞集团旗下三家制造企业也将剥离纳入重组范围。按照有关部门年初印发的深化电网企业竞争性业务改革实施方案,2021年底,国家电网公司装备制造企业要全部完成剥离。同时,省级电网企业也要退出控股参股的装备制造企业。大唐与中交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大唐集团发布消息,8月11日,大唐集团与中交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彤宙表示,中交集团与大唐集团在能源和基建方面有很大互补性,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在新能源、海外市场等方面的合作。
中石油成立首家废旧油管再制造工厂,预年创收1亿
中国石油网消息,中国石油成立其第一家废旧油管再制造工厂——辽河油田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年油管再制造能力超2万吨,预计年创收1亿元。
海南与中国船舶集团签约,共推清洁能源保障基地建设
海南日报讯,8月11日,海南省政府与中国船舶集团举行云签约活动。双方表示,将在重大科技专项、新型海洋装备、绿色产业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国家深远海科研试验保障基地、海洋装备维修保障基地、海南清洁能源保障基地和海南省深海技术实验室建设,构建海南邮轮游艇产业生态体系。
国际
孟加拉国发现价值超1.48亿美元新气田
能源经济8月11日消息,孟加拉国电力、能源和矿产资源部部长近日表示,国营的孟加拉国石油勘探公司在达卡东北约240公里的锡莱特地区发现了一个新的天然气田。据介绍,新气田天然气储量可能有680亿立方英尺,价值约127.6亿塔卡(约合1.48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