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9只双创基金将正式上市交易。其中,周一(7月5日)有5起,周二(7月6日)有3起,周三(7月7日)有1起。
周一(7月5日),华夏、南方、E基金、招商、嘉实旗下的双创50ETF等5只双创50ETF基金正式上市交易。
周二(7月6日),三只双创50ETF基金上市交易,其中包括郭芙、华宝和国泰旗下的双创50ETF。
周三(7月7日),一只双创50ETF基金上市交易,这是一只银华双创50ETF。
回顾两周前(6月21日),第一批双创基金发行时,市场新基金发行刚刚由冷转暖,投资者认购热情非常高。最终首批9只双创基金认购总额高达334.3亿元,其中3只双创基金超额募集并按比例配售。
双创基金值得投资吗?上市会重现发行时的火爆局面吗?作为同一个产品,如何选择9双创50ETF?
(图:9只双创基金发行情况)
值得买吗?
双创基金跟踪今年5月10日发布的沪深科技创新50指数(以下简称双创指数)。第二季度,创业板和科创板都处于风口浪尖。
其中,创业板指数上涨26.05%,科创50上涨27.23%,两者结合的双创指数上涨29.90%,远超同期上证指数(上涨3.48%)和沪深300指数(上涨4.34%)。
双创指数从科创板、创业板选取50家市值较大的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能够反映代表上述板块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沪深科技创新50指数中有31只创业板股票和19只科技创新板股票。目前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4%,是市场关注度高的“硬科技”龙头。目前成份股包括乐普医疗、亿纬锂能、爱尔眼科、同花顺、金山办公、罗博创、寒武纪、SMIC等众多二级市场关注度高的个股。
从科技创业50指数的历史表现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自指数基准日2019年12月31日以来,双创指数累计涨幅已达124.90%,大幅跑赢同期沪深300(上涨27.99%)、沪深500(上涨29.88%)、创业板指数(上涨94.23%)和
科创50指数(涨58.82%)。国信证券对科创创业50指数进行了回溯,发现科创创业50 指数弹性要显著高于其他主要的市场指数。2020年以来 A股市场主要经历了四轮快速的上升行情,在这四轮上涨行情中,科创创业50指数反弹幅度均显著高于其他主要市场指数。
自5月以来,科创板和科技股的超额收益明显。近期大量机构研究报告纷纷看多科技股。
展望后市,嘉实基金认为,最优质的科技创新企业正在向科创板、创业板汇集,有望成为中国版的“FAANG”,带动指数走向长牛。科创板、创业板先后成为注册制改革试点引领了时代浪潮,两板涵盖了大量涉及新能源、电子、通讯、计算机信息、生物制药和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是未来科技发展的核心领域,成长空间巨大,将会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科创创业50指标的在细分产业链中具有稀缺性,国内独角兽和登陆海外市场的中概股有望加速上市回归,进一步提升双创的投资价值,中国高端制造必将崛起。
目前双创基金是基金公司布局重点之一。据证监会网站资料,第二批产品已经陆续上报,包括博时、景顺长城、泰康资管、兴银、鹏扬等基金管理人的旗下产品。
头部效应?
回顾6月21日,首批9只双创50ETF正式开售时,基金的销售刚刚随着A股市场的回暖而转暖,当时双创基金受到投资人欢迎。
9只双创50ETF募集时间设定为6月21日仅一日,或6月21日-23日(3日);发行上限大多设置为30亿元-35亿元。
最终,3只双创50ETF超募,易方达的双创50ETF确认比例已低至20%,具体来看3只双创基金认购确认比例是:易方达中证科创创业50ETF为19.96%、华夏中证科创创业50ETF为59.79%、南方中证科创创业50ETF为81.29%。
从认购金额来看,首批9只双创50ETF认购总额高达334.30亿元,相当火爆。
具体来看:易方达中证科创创业50ETF达150.52亿元、华夏中证科创创业50ETF达50.17亿元、南方中证科创创业50ETF达36.91亿元、富国中证科创创业50ETF达25.52亿元、招商中证科创创业50ETF达20.11亿元、嘉实中证科创创业50ETF达15.82亿元、华宝中证科创创业50ETF达15.58亿元、银华中证科创创业50ETF达12.36亿元、国泰中证科创创业50ETF达7.3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发行时,首批9只双创基金具有“头部效应”,比如,易方达、华夏、南方等头部基金公司的双创基金的认购额分别达到151亿元、50亿元、37亿元,实行末日比例配售,其中华夏和南方两家的双创ETF"一日售罄"。
不过,发行时也有4只双创基金的认购额较低,认购金额在7亿元至16亿元之间。
业内认为,双创基金上市后,也很可能会出现发行时的“头部效应”。这是由于一般来说,ETF基金受基金经理的影响较小,规模较大的双创ETF的流动性更好,因而更易吸引基金进场交易,被清算的风险也要低一些。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