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贾凡。
毕是南村人,对家乡一直有着深厚的感情。2016年7月,从事电商7年的毕应莱芜市东文南村党支部邀请,回到家乡创业。“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带领村子一起发展。”
2009年毕业后,毕在青岛多家企业做营销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商业营销经验。2012年5月,他回到家乡成立了原莱芜英达贸易有限公司,通过电子商务从事工艺品发饰材料的批发零售。当时莱芜的电商业务还没有起步。毕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经验优势和不懈努力,使公司成为一家大型工艺品发饰材料批发单位。
“当时主要在莱芜和青岛跑,事业发展越来越顺利。”这时,一个电话打乱了毕的思绪。
“我想请你回老家,利用你在电商方面的优势,发展我们村的生姜产业。”毕回忆说,当时家乡的村支部书记想邀请他回老家从事生姜产业,通过电商打开生姜产业的销路,重拾家乡生姜产业的辉煌。
2016年回到东文南村成立公司,发展莱芜文南生姜种植合作社,成立文南农场,专注生姜品牌“鲁来文南”。在国内权威生姜专家徐坤教授和农科院专家的大力支持下,他研发出了生姜新品种——蔬菜鲜姜,改变了生姜只能作为调味品的传统,大大增加了生姜的消费量。推出一系列生姜产品,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还有全国第一个地暖高温大棚,让生姜一年可以种两季,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采用轮作技术,每月种植生姜,每月收获生姜,保证新鲜生姜连续供应365天。由于管理规范,管理良好,公司基地被评为莱芜市标准化示范基地和莱芜市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毕利用自己的电商知识,在多个电商平台上开店,打造了蔬菜品牌“美”,打造了自己的APP,建立了姜票配送系统,销售生姜和莱芜土特产。公司种植开发了多种生姜产品,短短几年就成长为济南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毕没有忘记在家乡创业的初衷。几年来,他帮助31户贫困户脱贫,企业被认定为扶贫主体。在创业模式上,我们敢于创新,采用村党支部农科院专家和大学生的新型创业模式,每年将15%的利润交给村集体,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
为了推动电商产业的发展,毕还在高庄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下举办了几次电商培训班,普及了电商知识。“希望通过所学的电商知识,带动大家一起致富。”毕开辟了农民致富的新途径,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在商电供应商扶贫会上被济南市委组织部、扶贫办、商务局聘为电商扶贫讲师。
为了进一步扩大温南姜的知名度,毕正在重塑温南姜的品牌特色,进一步提升温南姜的品牌和知名度。
找记者、报道、求助,各大APPlication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资讯站”,全省600多家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报道他们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