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造就了中国很多行业,也有意想不到的创新。
事实上,一群开始玩房地产的人机智勇敢。
毕竟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人做什么事情都非常谨慎、胆怯、谨慎。
现在,很多人无法理解那个时代的困难。你必须缴纳足够的注册资本才能创业。没有启动资金,根本注册不了。这个坎绊住了无数人,很多人基本放弃了,但还是有一群人想注册一家公司一边做生意一边卖铁锅。
在所有行业中,即使是房地产开发也更加困难,因为获得土地和建造房屋都非常困难。没关系,你根本拿不到地;盖房子没有启动资金,基本不可能。注册资金也许可以筹集,但是盖房子的资金不是一笔小数目。
但是,有一群房地产开发商会折腾有关系。他们可以得到一张纸条并授予土地;拿到一张纸条,去银行,得到一笔无担保贷款。也就是说,就像我们常说的,房地产开发商没有钱,所以他们可以通过关系从银行获得贷款来获得一切。
当初大家都以为这种方式是支持行业发展的不得已政策。但后来发现,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即使赚了很多钱变富了,依然采用这种模式,疯狂圈地、拿地、放贷建房,使得“空手套白狼”越演越烈,看谁跟银行关系硬,谁跟银行关系好。
左手不停安抚土地,右手不停去银行申请贷款;这也是我们经常看到高价地王频繁出现在土地拍卖中的原因,因为房地产开发商根本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土地出让金由银行贷款,高房价让购房者可以提前交房。房地产商会出具营业证明,说我的生意有钱,有资格盖房子,其他什么都不会出具。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随着中国房地产政策的不断增加,房地产开发商牟取暴利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过去,地产大佬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前万科王石、万达王健林、搜房潘石屹、香港富商
word" data-gid="2157282" qid="6537277879267366152" mention-index="0">李嘉诚,都已经退出民众视野了。今年,地产调控政策,特别提出房企拿地只能使用自有资金,不能贷款,也不能借款。比如,到金融机构贷款、发行外债。这些统统不允许,调控当然也是为了降低房地产系统性风险,对地产商来说,就是不能碰地产“红线”,去杠杆成为核心。

银保监会最近明确指出,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均不得直接或变相向房企提供贷款购买土地。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举债买地已经成为过去式,不少房企开始了群殴模式拿地,房企之间联合拿地,以降低拿地成本,很多房地产商有钱,但是比起地皮来说,还是很有压力的。
这个调控政策,算是击中了,地产商的关键点了。这会极大地降低房地产商拿地的积极性,今年以来地产商拿地积极性明显降低,就连恒大都已经有快1年没有抢过一块地。
当然,这个政策会不会松动呢?一般来说,很难松动了,除非特殊情况。对很多民众来说,可能是个好事,那也未必,因为以后真正能拿地建房的房地产商,都是非常有实力的房企,这样会淘汰一大批房地产商,房子可能不便宜,因为建房的人少了。

说白了,房地产商过了“空手套白狼”时代,即将迎来房地产垄断的时代,以后能建房的房企会越来越少,只有真正的巨头,才有存活下来的希望。大量中小房企,没有办法通过“空手套白狼”获取大量资金拿地,就只能让大型有实力的房地产商拿地,剩下的都是资本积累非常雄厚的房企,必然导致房地产商数量大幅降低,形成房地产商的垄断。中国房地产,跨过“空手套白狼”的时代,即将进入“集中垄断”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