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艺海商务会馆的自助餐,艺海创业国际商务会馆

2020年即将过去。对我来说,今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参加了“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

从河南电视台的初赛,到省内的半决赛,再到北京参加全国大赛,一路走来,有很多风风雨雨的故事,遇到了很多优秀的人。

其中,我们在新闻发布日去周口做巡回演讲,没想到以传奇的方式遇到了今天的主人公。

当时我们参观了新建成的周口野生动物世界,据说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

那天天气很冷,但我们在观光列车上一路看着,笑着,各种鸟兽,鸟语花香,景色美得像是要去春天。

周口野生动物世界

在我恢复之前,我已经跟随大队进入了一个温室,那里正在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一会儿,穿着表演服装的青少年在空中飞翔,一会儿,柔软的女孩在垂丝中跳着梦幻芭蕾.杂技表演不再是过去单一的表演,而是变成了技巧与艺术的结合,场面美不胜收.

从头到尾,我尖叫得最高,但我并不激动,而是彻底心疼了:

但凡家里条件好一点,谁会舍得让自己的孩子学杂技啊?

这时,不远处一个长发、有艺术气质的男生吸引了我的注意。他以热情洋溢的方式接受了采访,他职业的敏感性让我想知道:

他是园区总设计师吗?杂技导演吗?

我忍不住大喊:“你是艺术家吗?”这时候只听到保安笑着说道:

他是老团长的儿子。

“老首长?”1老首长又让我浮想联翩:

>马戏团?走街串巷地演出?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场地?


一种预感让我决定跟着这个长发男生去见一见他的“团长”父亲,我可能触摸到了一段传奇。




01


4岁出门讨生活


12岁学杂技




见到老团长,脸上写满了老杂技人的风雨沧桑,只见他气定神闲端坐在一个根雕茶桌后,借茶静心度春秋。


老团长叫张金贵,曾经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杂技高手。“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见到张老爷子就是这种感觉。


巧姐点名——张金贵


我一口气抛出了很多心头疑问,我们爷儿俩没有任何寒暄就这样漫聊起来:


您为什么要投几个亿创办周口野生动物世界?


您一生干杂技,能有几亿的积蓄吗?


杂技产业在我看来早已没落,有杂技团数年不演出一场,您为何能让自己的团队一年演出1万场?


全国方特的杂技团都是您的团队吗?


只见这位老爷子两眼一眯,嘿嘿一笑:“啊?你说啥啊?”我这才意识到65岁的老爷子听不到我说话。他抿了一口茶淡淡地说:


一只耳朵因为杂技已经听不到了!


眼前的张金贵老爷子,4岁开始跟着父母逃荒讨生活,辗转于湖北潜江、驻马店,小时候吃不饱的滋味如今还记忆犹新。


到12岁时,他看到街头杂耍的民间艺人特别羡慕,有技术就能赚钱养家糊口。那时候他能翻能跳会点毛脚功夫,决定去学杂技。


就这样他白天跟着民间艺人走街串巷杂耍,演得好了,乡亲们给碗面条塞个馒头就很知足,晚上裹着破棉被蜷在乡亲们喂牲口的草料房过夜。


慢慢的,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他把《鞭技》耍得十里八乡有名,成了自己的绝活儿。




02


53年艺海无涯


从杂技演员到创业




别看张金贵半路出道,他对自己有清晰的规划:


进国营团,把自己练成专业杂技演员。


但他面试南京杂技团,被拒,又千里迢迢转战甘肃杂技团,被拒。张金贵此时索性自己在甘肃就地组建了一个民间杂技团,边表演边筹集路费回老家,那年他仅21岁。


年轻时学杂技的张金贵(左下)


我听着老先生讲这些陈年往事,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呈现:


头脑灵活的张金贵,耳听六路,眼观八方,走到白银,他发现矿工们下班没有娱乐活动,于是他买了锣,自己做了道具,趁着矿工一下班就演出,一天能走好几个地方,十几天就撺够了路费。


负责的张金贵后来进入某国营团,当上团长第一件事就出征湖北,风吹日晒一演就是一年多。他这样说:


我不能坐家里啊,给人家当团长不出去挣钱会中?


遇贵人的张金贵在东北给人家当团长,离开的时候,老领导连夜给张金贵做了一套衣服。这时他却鼓起勇气说:


能不能借我2万块钱?


老领导二话不说把自己家的钱拿来让张金贵用,而这两万块钱使得张金贵在南方创业16年,一飞冲天。


犹记得当年一路坐船南下到杭州,那时候正值气功热,张金贵年轻时基本功够扎实,于是带着团队在西湖青年路上的灯光球场上演了《汽车过身》的杂技,演出一个月场场爆满。


用心的张金贵有次在浙江演出,他看到别人家都有马戏棚,效果很不错。于是他买来白帆布自己设计,嫂子和他爱人分别踩着两台缝纫机,一针一针缝出来。如今在周口野生动物世界看到的马戏棚,就是张金贵以前的创意。




03


41年梦想落地


筹建杂技产业园、野生动物世界




全国从事杂技的人这么多,好多人坚持不下来转行了,张金贵已经走过了一个甲子。当杂技演员,他要做名角,当团长,他要带着大家拿最好的成绩。


张老对杂技的情,剪不断。现在说到周口哪个县哪个乡哪个村哪个班儿,甚至哪个人在玩杂技,门儿清!


张金贵团队在方特梦幻王国演出


尽管他曾经在浙江有自己的动物园,在张家界有自己的剧院,在日本有自己常年演出的团队,和杭州野生动物园有长达18年的合作,合肥非遗园十年来杂技也是他们在演,甚至包括全国方特的演出……


然而这样一年动辄上万场演出却了不掉他内心的一个梦想。


41年前他已经看到同行都有自己的固定场地演出,于是他开始酝酿:


什么时候让跟着自己的兄弟姐妹们有自己的大本营。


杂技界有句老话“北有吴桥,南有周口”,41年后,他拿出上亿元的毕生积蓄,在家乡周口投了一个周口野生动物世界,这不仅是一个动物王国,更是周口杂技文化产业园,他想让家乡周口“中国杂技之乡”的名声更响亮。


然而梦想落地并不是一帆风顺,所有创业人都知道其中的艰辛,拿地、批文、建设、疫情……都说杂技人吃过很多精神和身体上的苦,再大的事儿在他们面前都不算什么了。


张金贵这种经历大风大浪的人,不急不躁,一刻不停排练杂技,精心饲养园区动物,没有欠发过一个员工的工资。开业之后听到有人提玻璃桥收费的意见,老爷子二话不说:


人家提意见了,咱就改。


殊不知眼前这个对别人大气,动辄投几个亿的人,自己舍不得买衣服,甚至饭菜没有吃完,他会特意叮嘱食堂师傅说:“你可别给我扔了啊?热热还能吃。”


开园当天涌进了上万的人潮




杂技界有这样一句话:杂技人是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魔术是你明知道都是假的,看上去却像是真的;杂技则是你明知道都是真的,但又觉得这怎么可能是真的?


目前,国内整体动物园行业稍显不景气,杂技行业也在面临转型期阵痛,人才断档是个问题,我也提出了我的担忧。但又看到张金贵身上朴素的经营观念,踏实地投资、踏实地表演高难度的动作、踏实地引进更多的珍禽异兽,我又稍稍松了一口气。


杂技的艺术就是挑战极限,不只要有金刚铁骨,还要有内在的信念,这就是一种“不妥协”的态度。张金贵不就是这样一次次挑战自己吗?据说开园当天就涌进了上万的人潮。


而更欣慰的是,不想让孩子吃苦,曾经把两个儿子拒之杂技门外的张老,终究拗不过两个孩子对杂技的喜爱,如今成为了他的左膀右臂。


张金贵的大儿子 金贵演艺集团总经理张玉玺


大儿子综合性管理园区,两年前大过年的跑到美国考察学习,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就泡在马戏团、百老汇剧场看了十六场晚会,回国后联合团队打造了一部马戏剧《满韵骑风》,火遍全国。


二儿子负责金贵演艺设备公司,主抓设备生产。大家以爸爸为荣,全家拧成一股劲把父亲的这个梦想做好。


当你坐在优雅的咖啡厅,在高阁楼宇间谈业务谈投资的时候,张金贵的一个个演员们正在空中用心地飞舞,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继续赢得满堂喝彩。


本文由《巧姐点名》原创,欢迎关注,带你认识更多有趣、上进的灵魂。


采写 | 巧姐、mo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