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瓶颈
1.募集资金途径少,募集资金数额小
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缺乏风险投资。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机制还不完善,很少有创业者能够通过商业贷款、亲友资金支持、政府扶持等方式获得风险投资。资金不足是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调查显示,72%的大创意企业通过创业团队的集资获得资金,其中仅9.74%获得银行贷款,5.19%获得风险投资和创业资金,5.19%获得政府风险投资资金,1.95%获得导师支持。筹资方式少,筹资金额小,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的融资造成了很大的限制。
2.缺乏创业经验
创业者不仅缺乏创业行业的相关知识,还缺乏创业经验。他们缺乏团队建设和管理,缺乏对市场情况的把握等。调查显示,28%的创业者一毕业就自主创业,近34%的大学生创业者从未有过自主创业的经历。
3.缺乏核心技术或优势项目
目前市场竞争激烈,很多行业高度饱和。企业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市场竞争力。调查显示,大创企业注册自主品牌的不到30%,很多大学生企业规模仍然较小,成立多年后利润微薄,缺乏竞争力。
4.缺乏风险意识
很多大学生盲目创业,缺乏必要的创业素质,没有为创业的艰辛做好准备。因此,大型企业的存活率低,破产和停业的数量高,市场淘汰率高。调查中,31.4%的创业者认为心理素质是创业素质中最重要的方面,这也是自身所欠缺的。
5.人才招聘面临困难
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尤其是对于刚刚起步,急需拓展事业的大创意企业。调查显示,许多大型企业由于规模小、成立时间短,在人才招聘方面面临困难。很多大学毕业生倾向于去信誉高的大企业,很少有人考虑创业企业的工作。一些大的创意企业发展很快,经营得很好,需要大量的人才,但是他们在招人方面很吃力。
八大成功模式
1.技术主导
这种模式是指大学生掌握核心技术、专利或其他智力成果,通过创业活动将科技成果商业化。由于其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很容易得到风险投资和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获得资金支持。成功案例:杭州贝利电液技术有限公司R&D团队核心成员由电液控制、电气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博士组成。是一家具有自主研发、自主品牌的典型科技型大学生创业企业。2010年底获得首轮450万元风险投资,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2.网络实体类型
该模式是指大学生充分利用“中国电商之都”杭州的比较优势,依托电商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的商业运营模式开展创业活动的创业组织模式。成功案例:杭州一福堂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销售、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茶叶企业。主要在淘宝、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上设立运营网站,销售自主研发生产的“一福堂”牌茶叶及代茶产品。
3.创新动力
这种模式是指大学生利用个人智慧、创造力、技能和才能,通过知识产权开发获得发展动力,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创业组织模式,重点是
、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等行业。4、团队合作型
该模式主要是大学生通过组建团队,发挥团队的集体智慧来实现共同创业目标而从事创业活动。成功案例:杭州来同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嵌入式多媒体教育娱乐产品及方案研发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型高科技企业。现有团队成员30人,其中有5人为浙江大学毕业的博士,属于典型的“浙江大学博士全职创业团队”。目前,公司拥有10多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设计研发的多款产品与技术方案都已成功进入市场,部分产品已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地区。
5.导师帮带型
该模式是指由创业导师利用自己的经验、技术、资金、专利和社会关系等各种资源直接或者间接参与大学生创业活动。成功案例:杭州懂视掌科技有限公司是“导师带徒”计划项目之一,主要致力于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通过导师的人脉关系和市场运作获得300多万元的项目订单,并计划2012年继续融资千万扩大企业规模。
6、市场拓展型
该模式是指大学生通过分析市场潜力,深入挖掘市场以扩大市场份额为目标的创业组织模式。成功案例:杭州酬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为2万多家企业提供了电子商务外包服务,并与很多企业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目前,现公司已拥有一支150位资深网络从业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能为企业提供从策划、开发、设计、营销、管理等全方位于一体的信息化及网络营销方案。公司预计2011年实现年销售总额达1300余万元。
7、大赛孵化型
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大赛已成为吸引海内外优秀大学生创业团队和项目来杭创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并在全国打响品牌。首届大赛已有28个优秀项目在杭落地转化,成立了30家大学生创业企业。成功案例:首届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赵子龙创业团队的“人人购”项目于2009年3月在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地转化,成立了杭州爬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将销售、营销、推广试用与用户体验结合,获得100万人民币的启动资金。
8、村官创业型
该模式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供帮扶措施,营造良好环境,推进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创业富民。成功案例:富阳市广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由3位大学生村官共同出资成立的,通过“公司+创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行自我经营、自我管理。2010年引种4000余株蓝莓种苗,存活率达到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