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秋天渐渐爬到银杏叶的顶端时,大川在学校咖啡厅采访了任俊玉。他说,“我认为大学生活的重点是不断探索生活的可能性。”
2017届化工学院二班班长,多次参加科技大赛并取得好成绩,擅长唱歌跳舞,被才艺展示所吸引。疫情期间,他参加了社区抗疫志愿服务,并以优异的成绩学习了学校.在四川大学,任俊玉一直在不断实践自己对大学生活的理解,不断拓展自己,寻求可能。
“这几年在四川大学学习生活后,我发现无论我做什么,大家都为你鼓掌。所以,我敢做我想做的事。现在,我觉得自己虽然平凡,但也充满了自信。”任俊玉说。
01
勇于探索,勤勉致远
——“你认为大学学习最重要的是什么?”
——“不积步,不连千里;不积小流,成不了河。”
“我一开始是大先锋的导师,后来三年是研究生阶段的导师。”总之,它讲述了任俊玉和他的导师姬旭之间的命运。
大二时,经班主任唐思洋推荐,任俊玉邀请了学习过程系统工程的姬旭先生作为导师,指导他所带领的大创项目《全国磷资源产出率核算及分析——基于各省市区域层面》的研究工作。这是任俊玉第一次接触科研,也是他入校后第一次担任组长。他非常紧张和紧张。
纪老师的到来无疑给了一颗定心丸。因此,他带领团队积极学习多学科知识,编写程序,重复核算,遇到问题积极与老师沟通.第一次科研经历逐渐推进。
任俊玉全程参与,尽职尽责,在项目的每一个阶段,从项目立项到项目结束,不断推进项目。这第一次与科研的亲密接触让任俊玉收获颇丰:“这个项目巩固了我的专业技能,锻炼了我的领导力,增强了我的自信心。它所属的过程系统工程领域也成为了我的未来。深造的方向。”
一次偶然的机会,任俊玉鼓起勇气主动申请加入
同专业学姐带领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队伍,“虽然我对商业策划一窍不通,但不尝试就永远没有机会。”身为团队中的技术人员,任俊宇在比赛中不但良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还抓住各种机会拓展自己的边界。他参加负责商务部分的队友们的讨论会议,向队内其他同学请教互联网营销知识,并在复赛前夕就答辩PPT积极建言献策,尽可能地投入比赛。最终,他们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这次比赛让我明白,每一次经历,都是挖掘自己可能性的一次探索。”

任俊宇(左二)第一次参加“互联网+”
一年后,任俊宇也作为队长带队参加了新一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确立项目、组建团队、分配任务、统筹进度……相比第一次的跌跌撞撞,这次,他显得游刃有余。
后来,任俊宇还先后参加了全国“互联网+化学反应工程”课模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互联化工竞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战果颇丰。
三年多的时间里,任俊宇勤恳耕耘,积累了诸多比赛经历,也多次获得奖学金。最忙碌的时候,任俊宇曾同时带队参与三个比赛,每天要到深夜才能休息。“是挺辛苦的,但是也很值得。”任俊宇说。
02
敢于担当,青春无愧

——“你觉得做学生干部最重要的是什么?”
——“让别人信得过吧。”
作为工艺二班的班长,任俊宇曾带领班级获得了“四川大学优秀班级”称号,自己也两次获评优秀学生干部,今年更是被评为优秀毕业生干部。
大四上学期刚开始,考虑到班上有不少同学在准备考研的情况,任俊宇立马行动,组建了一个班级考研加油群,督促大家学习“打卡”,为同学们提供一个相互鼓励、相互交流的平台。

工艺二班班会(一排左一)
今年2月,疫情肆虐,任俊宇了解到所居住社区体温检查工作压力较大、受隔离影响居民们生活也有些许不便,他便联系了几位同学,一起向社区主动提出组建志愿服务队,协助承担疫情防控工作。
“当时也没想那么多,我是党员嘛!”进出人员排查、入户调查、帮居民买菜……任俊宇和他的小伙伴们坚持工作到了线上开学,有效地分担了社区抗疫工作的压力。

任俊宇(左二)参与抗疫志愿服务
在校期间,任俊宇还曾担任化工原理研学社的副社长,悉心引导、耐心答疑,组织举办化工实验大赛,承办化工类讲座论坛,积极分享专业经验,尽可能地帮助同学们学习专业知识。
03
热爱作伴,敢做自己

——“会不会有人说你不像‘工科男’?”
——“会,所以我也想打破一些刻板印象。”
在学习和学生工作之外,任俊宇爱好广泛,旅游、美食、唱歌、跳舞都是他的“心头好”。他享受旅途带来的“逃离”与“未知”,乐于和天南海北的人交流,喜欢了解各地风俗、品尝美食,“即使不出远门,我也常常踏出校门逛逛成都。”
各种爱好中,任俊宇最喜欢是唱跳。长歌相伴,纵舞骋情,任俊宇的心里一直有一个舞台。每周都会进行唱跳练习、以Taylor Swift的一首歌曲的名字为微信昵称、旅游时跟藏族同胞共舞……对唱跳的热忱渗透在任俊宇的生活中。
“大概从我有记忆开始,我就对唱跳表现出了莫大的兴趣。我洗澡的时候会哼歌,跟朋友玩乐时会唱跳,甚至在路边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也会跳起来。”

2019年“凤凰展翅”合唱比赛初赛(三排左八)
今年,《青春有你3》的“选管”注意到任俊宇发布在社交平台的唱跳片段,给他寄来了《青春有你3》的海选报名表。“挺开心的,我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不论是否参加,收到报名表都是对我的一种肯定。”
04
在川大,总有人为你鼓掌

三年前,对成都的喜欢和对综合性大学的向往促使任俊宇跨越1100+公里迢迢入蜀,“学以致用”的想法让他选择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彼时初入川大,任俊宇感觉自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突然发现同样的十八年人生有这么多不同的成长路线。我有些诚惶诚恐、有些迷茫。”

三年来,从综合类院校的最初选择,到学习与竞赛上的不懈探索,再到各种爱好的不断发展,“多向发展、追求更多的可能性”贯穿着任俊宇的大学生活。
任俊宇说:“川大影响了我的性格和品质,在这里,我明白了每个人都独特、闪耀且珍贵。这种海纳百川的氛围,给予了我肆意生长、不断踏出舒适圈的底气。”

——“会如何总结自己这三年?”
——“万千气象,仍有泪光。”
来源:微信公众号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