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抖音显示同质化带货内容 短视频内容同质化比例

  

  虽然Tik Tok和Aauto faster都是短视频产品,但是他们的产品模式完全不同,这也体现在互动上。   

  

     

  

  Tik Tok和亚图快手是中国短视频领域的两大巨头。我们可以探讨这两个民族产品的交互设计,以及交互模式和产品模式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为什么刷Tik Tok会上瘾?   

  

  “逛淘宝刷Tik Tok”代表了现在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这里的“刷”是指Tik Tok用户可以上下滑动切换视频。   

  

  上下滑动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互动动作。   

  

     

  

  人们常说,你不能停止刷Tik Tok。为什么Tik Tok这么容易上瘾?   

  

  任何上瘾的东西肯定能给我们的大脑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大脑发出指令带动四肢不断重复,以获得更多的满足感。   

  

  Tik Tok和亚图快手的视频内容同质化严重,内容质量没有代际差异。抖音采用的上下滑动切换视频的交互方式,降低获取下一个满足的成本.   

  

  从这个角度来看,刷Tik Tok停不下来和吃瓜子停不下来是同一个意思,两者都是即时满足交互成本低,提示用户不断重复操作的套路。我相信,即使以后核桃的价格和瓜子一样,也不会比吃瓜子更上瘾。   

  

     

  

  “低交互成本”意味着更少的操作步骤、更省力的交互方式。   

  

  最终导致能量输入减少,对能量的追求根植于我们的基因深处。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食物匮乏,工具大多时候效率低下。   

  

     

  

  为了生存,我们需要高热量的食物来提供能量,需要省力的工具来节约能源。   

  

  虽然基因赋予了我们追求高热量食物、高效率工具的本能。已经处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但我们对高热量食物和工具的依赖导致我们越来越容易发胖。   

  

  然而,有机体的变化总是落后于环境的变化,所以我们的生活方式保持不变。如果我们刻意去对抗根植于我们基因中的本能,那必然会失败。   

  

     

  

  之前罗永浩提倡的无限屏交互,在同一个场景中,触摸交互的用户只需要滑动一点手指,但是无限屏交互需要调动整个上半身,运营成本上升。无限屏交互模式因为新奇给用户带来满足感,与增加的交互成本相比不值一提,这也是无限屏交互模式无法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什么我不能更快地画出一个自动?   

  

  虽然“刷”效果很好,但Aauto Quicker没有这个功能。   

  

  当用户滑下视频播放页面时,Aauto Facter将进入评论区。很多用户吐槽Aauto Quicker的互动,“我对评论区不感兴趣,我只想看新视频。”   

  

     

  

  事实上,所有的交互模式本质上都是产品模式的体现。.   

  

  简单来说,快手注重社交,而抖音看中内容的消费效率。说,当你看完一个视频,Aauto Quicker鼓励你评论和互动,而Tik Tok希望你看下一个视频。   

  

  双方的产品型号有差异,所以对于滑翔的高频操作和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另一家在社交领域野心勃勃的网易云音乐,去年也做了一个向下滑动查看评论区的功能。   

  

     

  

  后来,Aauto Quicker做了一个大屏模式。大屏模式下的自动加速与Tik Tok非常相似。用户可以上下滑动切换视频。当然,Aauto Facter并没有放弃社区的引流。   

  

  对于大多数视频产品,轻敲屏幕将暂停正在播放的视频。然而,在带有大屏模式的Aauto Quicker中,当用户点击屏幕时,评论区将会出现。从滑动到敲击,Aauto Quicker刚刚改变。   

一个高频手势来引导用户去评论区。

  

  

我们再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刷」要做成上下滑动呢?

  

这是因为左右滑动容易跟调整视频进度混淆。

  

  

但是在微博首页中,用户切换微博故事视频却是左右滑动,因为这里根本不支持调整视频进度。除此之外,你必须长按才能暂停视频,交互成本明显比轻击要高。用户在观看视频的时候,调整播放进度和暂停都是非常高频的操作。

  

为什么微博故意放弃呢?

  

  

我个人的想法是微博想往作者主页引流,只有我们对这个视频感兴趣才会刻意去暂停和调整播放进度来查看更多的细节。而只有进入用户主页查看视频才可以进行调整进度和暂停等操作。

  

因此微博的意图很明显: 对这个视频感兴趣,不如去这个用户的主页逛逛吧,说不定有更多感兴趣的内容。

  

# 单列&双列之争

  

抖音和快手在交互上另一个比较大的区别就是:抖音是单列布局,而快手是双列布局。

  

双列布局的优势显而易见,可以展示更多的内容;单列布局的优势在于当用户滑动该视频的时候可以直接播放。一个是给用户更多的内容供你选择,一个是不用点击进入就可以直接播放。

  

  

这样的差异体现了双方流量分发逻辑上的区别。

  

抖音和快手视频会被推送给两类用户:

  

1. 根据视频标签推荐给可能喜欢该视频的用户;

  

2. 推荐给关注该作者的粉丝。

  

双方的区别在于,快手的粉丝用户权重更高。也就是说抖音更倾向给你推荐你可能喜欢看的内容,而快手更倾向于给你推荐你关注的内容。

  

* 抖音:我懂你,我推荐的视频你肯定喜欢看;

  

* 快手:我尊重你的选择,选择你自己的喜欢的视频看。

  

既然用户在抖音中放弃了自己的选择权,那么就对抖音的算法逻辑提出了挑战。你必须确保你给用户推荐的视频质量足够的高,用户感兴趣,因此抖音更加推崇“内容至上”的推荐逻辑。

  

在抖音中,如果你的视频足够好,产生了大量的互动反馈,视频完播率高。那么,你的视频就会获得二次流量推荐得到进一步的传播,这也是抖音上视频更容易爆火的原因之一。

  

# 关注在左,推荐在右

  

为什么抖音是关注在左,推荐在右?

  

关于按钮左右位置的讨论一直很多,最典型的就是「确定」和「取消」按钮,哪个在左哪个在右。我从刚入行就看到这个讨论,后来也看到过很多相关的理论,但是大多数的解释都没有让我满意。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 交互模式本质上都是产品模式的体现。

  

那么,抖音的产品模式是怎么让关注在左,推荐在右呢?

  

  

这是因为在推荐栏目中,用户左滑可以进入作者主页;如果推荐在左,那么用户左滑就会切换到关注栏目。

  

那我如果查看关注栏目下的作者主页怎么办?点击头像就行了,点击的交互成本肯定比滑动要高。

  

但是这些作者你既然都喜欢关注,那么说明你可能已经浏览过他的主页了,因此引导你去查看未关注的作者主页更划算。

  

  

另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交互点就是 播放进度条

  

抖音和快手中,都是鼓励用户从头到尾的观看视频的。因此视频时长过短是直接不展示进度条,即使视频时长达到展示进度条的标准,也会刻意增加感知和交互成本。

  

很多抖音用户不知道可以调整视频时长,而且需要滑动才能调整。这比点击要难得多,如果你要从视频中段观看,你需要拖动至视频中段;而点击的话,直接点击进度条中段即可。

  

# 总结

  

说了这么多,我相信大家应该对设计师的价值和职能边界有了一定的了解。

  

设计师为了维护现有的产品模式,对于一些我们不鼓励用户使用的功能,会刻意增加交互成本,因此承受了一些无谓的吐槽。

  

  

微信之前做了一个功能,当你在朋友圈发表的是复制粘贴的内容,会被折叠。而自己手动输入的内容,可以展示的更多。这样的区别对待是为了鼓励大家在朋友圈发表“原创”内容。

  

但是我看了一下评论,持反对意见的更多。大家主要的观点是“复制粘贴的不一定就是别人的内容”。从内容提供者的角度来说带来了不便,但是从一个内容接受者的角度来看,确实可以减少在朋友圈看到广告的概率。

  

因为惰性,我们的认知总是建立在观察之上的概括,而忽视了其背后的原因。习惯于采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但非黑即白的评判模式并不适用于交互设计。很多在我们看来很脑残的交互模式,其实是对产品模式的妥协。

  

在吐槽之前,尝试去分析其背后的合理性,可能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认识。

  

以上是我对产品和交互模式之间关系的一些想法,如果大家有什么不同的观点或者建议和好的生发水产品(小编也想要),欢迎下方留言。

  

## #专栏作家#

  

王M争(微信公众号:王M争),人人都是经理专栏作家,资深互联网人。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