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9月16日电(记者吴会英、周觅、顾天成)初秋的傍晚,原本闷热的空气已经褪去。微风吹过后,准备了一下午竹条的李念根终于停下了工作。他站起来,去了隔壁的另一个工地。
李念根指着一些直播设备说:“今天的工作还没结束呢!吃完饭,我就是直播平台上的‘竹子老李’,给大家展示我的竹子作品。”
李年根和他的团队成员通过视频直播介绍他们的竹制品(9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周觅摄
62岁的李念根是江西省新余市非遗项目东村竹编第五代传人。凭借50多年的手艺,他“破圈”了,成为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李念根经常说,这原本是一门谋生的手艺,但他没想到能够闯入另一个世界。
失去父亲母亲改嫁时,李念根年轻时日子不好过。不到9岁的时候,就跟着做泥瓦匠的叔叔学手艺,15岁的时候就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过去,有许多石匠。只有当他们努力工作,把事情做好,别人才愿意付出。”李念根说,他带徒弟去过新余市东村乡及周边乡镇的很多村庄,为上百户人家打工。
团队摄影师正在为李念根的作品拍照(9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周觅摄
在与记者聊天时,李念根提到了过去的困难,但他透露出更多的是对石匠职业的自豪。他拍了拍手中的竹简,说:“篮子、簸箕、竹席.以前村民用的东西都是泥瓦匠做的,但我们离不开泥瓦匠!”
这是李年根制作的竹塔篮(9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周觅摄
201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人建议李念根在网上展示竹编技艺,于是他尝试“触网”。令人惊讶的是,李念根的短视频平台账号在拍摄了几段展示竹编技艺的短视频后,吸引了100多万粉丝。
李年根在竹林里拿原料(9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周觅摄
“人们告诉我我着火了,我简直不敢相信。我都60多岁了,怎么才能成为网络名人?”起初,李念根不敢相信竹编这么受欢迎。随着粉丝数量的增加,李念根意识到了互联网的力量。
在短视频平台上,李念根的竹编技艺总是让人惊叹,赢得了很多人的称赞。视频中,有着几十年基本功的李念根,可以将竹条做得薄如丝、软如纸,再编织成竹编画,甚至是色彩丰富、造型精美的竹编工艺品。“我的作品通过互联网销往全国各地,甚至‘粉丝’还专程来找我定制的作品。”李念根说。
30岁的马彪是李念根20多年来的第一个徒弟。马彪在学艺前已经在上海工作了10年。他从未接触过竹编,但在第一次浏览李念根的作品后,他萌生了从学徒时期学习艺术的想法。
今年5月下旬,马彪来到新余,每天和李念根一起学习竹编。师父的那句“你用心,我就教你一辈子手艺”,把他记在心里。“我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但我现在想和师父认真学习这门手艺。”马彪说。
随着夜幕的降临,李念根和马彪终于结束了直播。回家的路上,两个人并肩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