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视频剪辑的思路有哪四个 剪辑思维导图

  

  本文从产品经理的角度,讲述了制作视频号前需要考虑的三个问题: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并总结了他制作视频号后的五条经验,与大家分享!   

  

     

  

  最近有朋友咨询制作视频号的经验。4月11日至今已经一个多月了,我特意整理了自己制作视频号的经验给大家。干货充足,建议选择安静的地方仔细阅读,保证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计划一个产品之前,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有三个问题:为什么,做什么,和做什么?做视频号也要考虑这三点。   

  

  # 1.做视频号前要考虑的三个问题。   

  

  ## 1\.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1)个人IP时代来临,个人影响力才是你的财富   

  

  视频号是5G时代普通人以短视频反击的最佳机会。Tik Tok和Aauto faster已经很成熟了,所以现在做起来会比较困难,而视频号才刚刚起步,所以可能会有更多的机会。   

  

  要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创建自己的个人设置和IP,并不断输出。   

  

  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你想向别人展示哪一面?你还有哪些技能、特长和差异化的内容想展示给别人?   

  

  也许这个机会不会帮你赚钱,但至少会丰富你的业余时间。   

  

  2)微信生态下做冷启动,公域流量与私域流量的叠加,相对容易   

  

  与Tik Tok相比,视频号在微信中可以更好的关闭。现在可以绑定微信官方账号,未来微信还会开放小程序、企业号、微信号、直播等。可以转移形成完整的生命。   

  

  状态闭环。并且生态闭环具有非常强的潜在商业价值,但是Tik Tok和阿托快一点肯定在短期内做不到。   

  

  ## 2\.做什么   

  

  它要么有趣,要么有用,它可以不断地与自身结合产生一些东西。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特长,喜欢什么就玩什么;你擅长的可以持续。   

  

  你能给粉丝提供什么?   

  

  现在粉丝们都在关注你,一定要获得新的知识。   

  

  如何给他们提供有营养的内容?   

  

  首先,装饰你的个人页面:头像、简介、视频风格、话题,等。其次要输出高质量的内容,不断测试观察数据。然后迭代优化。   

  

  ## 3\.如何做   

  

  1)必须原创:无论是哪个平台,作为一个优秀的内容创作者,首要原则一定是“原创”。   

  

  2)要垂直:不要选择过于宽泛的赛道。   

  

  3)持续迭代:固定时间输出,如一天一次或一周三次;分析每期的数据,用数据思维驱动内容的创作。数据关注指标:浏览量、点赞率和评论。   

  

  率、评论点赞率、转发率、播出完成率。   

  

  # 2.个人案例分享。   

  

  *柿子姐画像: 8年产品经理工作经验。曾在北森、搜狐等上市公司工作,喜欢分享。   

  

  *为什么做:积累工作经验,提升个人品牌价值。   

  

  *产品经理领域的做什么:经验分享。   

  

  *如何做:微信官方账号撰文,以每篇文章为素材,坚持每天更新视频号。   

  

  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连续更新30天的感受~   

  

  ## 1\.剧本准备。   

  

  提前准备不是有用就是有趣。不要主观想太多,从用户的角度输出内容。用户花1分钟思考你,试图获得新知识,而不是看着你兴奋。   

  

  如何准备日常材料?   

  

  因为要工作,不能把所有东西都放在视频号素材上。所以要求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善于观察,时刻发现灵感,时刻记录。   

  

  比如会后领导说某个点对了,就马上写下来,可以作为视频号的主题,然后输出一个脚本。有时你也可以插入图片和视频作为素材。   

  

  建议使用“石墨文档”积累素材,支持word、脑图、表格等。   

  

  同时还有PC版和APP版,实时同步,可以写下灵感,下班休息的时候可以填写内容。如果写起来不方便,也要记录下自己的灵感。那时候,我相信我能记住,但当我完成其他事情时,我可能会忘记。你也可以使用手机自带的语音备忘录。如果要转换成文字,也有相应的软件支持。   

  

  总结:周末收集日常记录的灵感,统一记录,保证工作日不会太紧。   

  

  ## 2\.记录。   

  

  1)形象   

  

  如果是真人,形象很重要。无论是职场风格还是小清新风格,都要固定一种风格,最好是固定场景和道具,而不是今天一种风格,明天另一种风格。你是自己的品牌,你要专业。   

  

  2)表达能力   

  

  语言有。   

逻辑性,表情自然,有亲和力。

  

如何用1min表达出你的观点?

  

没有捷径,多录制就会有感觉了。

  

3)脱稿

  

最大的障碍是如何做到不忘词,还买了提词器,以为有了他就万事俱备了。

  

但录了几期发现如果用手机录制,会影响视频质量。并且表情也不自然。若使用相机录制太麻烦,每次录制都这样支设备、调试对我来说还有点难度。最好的设备就是一个自拍杆,一个手机搞定。

  

坚持更新视频号的一个原因是也锻炼表达能力,如果是使用提词器只是照着读,表达能力也不会得到锻炼。当尝试脱稿时,把框架梳理好,剩下的就是自然的去讲内容,这样的状态才是对的。

  

4)横屏还是竖屏

  

人个认为视频号比较适合横屏,因为首页是平铺的样式,竖屏会占用很大空间,进入视频号主页的时候,看着不舒服,开始我是使用竖屏,后来改为横屏,感觉好许多。

  

总结:

  

* 做视频号不是目的,目的是让自己成长。

  

* 因为这是一个持久的事,像吃饭睡觉一样的事,所以就要用最高效的方法,不能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 3\. 剪辑

  

剪辑的软件试过很多,快影、VUE,甚至PR也研究过,后来还是选择了剪映,

  

* 剪影简介 :字节跳动公司的一款视频剪辑功能,最长支持15分钟。

  

* 商业模式 :目前免费,模板都是免费,目前不需要付费。

  

亮点功能

  

* 语音识别:识别视频中的音频作字幕,能够达到80%正确率

  

* 文字样式丰富:花式,气泡等完全满足不同风格需求。

  

* 降噪功能:当录制的声音比较小时,降噪功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用买麦克语音清晰度也达标。但是用这个功能前有两点需要注意的。

  

需要注意的点

  

* 先识别文字,再降噪:如果先降噪,后语音识别文字,识别的不准,完全乱了。这应该是剪映的一个bug,所以在降躁前要先语音转文字。

  

* 分割前就降噪:因为降噪是按照片段的,不支持全部降噪。每一次降噪有几秒钟等待过程,所以为了更高效导入视频后先降噪,再开始剪辑。

  

* 无水印:因为还没有商业化,所以没有水印。只有片尾中有,可以将片尾功能关闭,每次导出的视频就不会担心有水印了。如果是片尾有水印,视频号发表视频的时候会直接提示违规。所以建议大家将片尾的功能关闭,免得每次都需要去掉,万一哪一次忘记去掉了就会视为违规。

  

总结:找一个操作简单,功能使用流畅,合适自己软件就行。

  

## 4\. 发布

  

* 添加公众号文章 :目前不支持选择公众号中的已有文章,而是通过复制链接方式。所以在发表视频之前,去自己的公众号找到文章,将文章链接复制下来,发布视频时,直接会将选择的链接同步,这一点操作还不是很方便,所以希望后续迭代时优化。

  

* 视频号编辑 :当导入视频时,可以做简单的编辑,加滤镜,调整视频比例等;但最好还是在剪辑软件中一次剪好,因为视频号的编辑视频功能还不是很完善,目前也不支持选择封面。

  

* 话题 :根据视频号的内容自己定义话题话题是否有权重,目前还没有验证。话题要简单明了,让用户知道这个视频号的内容。

  

* 推广 :视频号就是你自己的产品,要有好的渠道推广,才会有流量,才能够被大家看见。可以发自己的朋友圈,或者加一些视频号互相赋能的群。因为大家都是做视频号的,在群里转发 视频号不会很尴尬,可以发个红包,让大家多关注指点,找到同频的人一起学习成长。

  

总结:流量池规则是关注的权重大于评论,评论大于点赞。所以想让自己的视频号流量有增长,先引导大家关注,评论,点赞功能权重很小。

  

## 5\. 变现

  

每个人做视频号前可能都会想后面如何变现?

  

如果没有很好的变现闭环,可以不用着急变现。

  

先做起来,在做的过程中也许会清晰。哪怕不变现,对于个人品牌有所提升,在工作中相信也会有正向帮助。

  

为什么这样说呢?

  

虽然给大家看到的是每天发1分钟的视频,但幕后是需要付出1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准备。很锻炼一个人的坚持、耐心。从构思脚本、录制、剪辑、推广,这就是一个MVP,将一件事情每天坚持就很厉害了,更何况每天都在做一个mvp。

  

总结:如果没有想好变现方式,不要着急,先做起来;在做的过程中学习,成长,这本身就是赚的。

  

# 三、小结

  

大概经历了1个月的时间,从不敢面对镜头,多次试错,找到了自己的风格,在内容上也是在持续的迭代。

  

可以一次将一周的录完,每天抽出20分钟剪辑。利用午休,晚睡前剪辑,这样不耽误正常的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做这件事是最好的。

  

短视频的兴起,造就了一个人人皆可创作,树立个人品牌的时代。 如果你还在犹豫要不要做,到底该如何做。建议先做起来,然后逐步确立自己的方向。

  

作为产品经理,你就是自己的产品,如何迭代,如何提升流量,本来就是日常的工作,这是我们的天然优势,所以产品经理更应该做视频号。

  

作者:柿子姐,8年互联网产品经理

  

本文由 @柿子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