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读:在课程体系中,课程建设一般由引流课,信任课和高价课.组成,不同类型的课程有不同的功能,其中高价课是一个相对高价的课程。具体怎么设计?本文作者总结了如何设计一个高价课.
“高价阶级”/
做了4年的课程设计,设计过情感类课程,金融商务类课程,职场类课程。
和老师一起打磨课程;有自己从0-1摸索着完成一门课程的设计。并花了大大小小几千块钱,报名参加专业课程培训。
无论是机构/公司还是知识产权,课程体系/产品体系一般如下。
*引流课:也叫体验班、公开课、低价班。价格区间为0-9.9元的排水课程。
*高价课:也叫普通价班和付费班。价格从几百到几千不等。
*信任课:也叫高级班。价格从几十到几百不等。
第一,从引流课到会员的模式。
里面设置了信任课和高价课,适合需要长期建立信任的IP/团队。
“高价阶级”/
第二,从引流课到会员制模式。
第三,从引流课到高价课.的模式
“高价阶级”/
第二、三种方案应该算是最好的,适合大IP/大公司,或者能力好的团队从低到高。
无论课程体系如何,课程设计能力/课程生产能力都是基本功。所以我会跟大家一一分享,如何打造引流课和高价课,以及会员制。
今天的主题是和大家分享如何在高价课.设计一个预估价超过1000元的课程
高价课可以说是课程体系中最重要、最优先的课程,因为引流课及其成员的设计都依赖于高价课。
本文从知识IP的角度,谈谈如何从0-1做一门线上课程。
前提:知识产权有自己的专业领域,所以没有必要寻找大致的方向。
# 1.研究。
目的:确定课程的方向和主题。
举个例子:上述知识产权想在职场上做软技能课程,但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切入软技能。因此,目的的这次问卷调查只是想确定主题。
调研的种类:它分为竞争性产品研究和用户研究。
关于竞争产品研究,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如何在体验式训练营做竞争产品研究。
有两种常见类型的用户调查:问卷调研和电话调研。.
如何设计一份合格的问卷调研呢?
首先问卷要设置2分钟内可以完成的选择题数量,比如10题左右,不要瞎说,理清每道题背后的逻辑。
其次,这个问题应该分为个人信息类和课程相关信息类.
个人信息类:如性别/年龄/城市/职业/收入等。
为此类信息设置目的。
rong>是为了方便做目标用户的筛选。课程相关信息类 :比如目前在某方面的经验/能力;在某方面遇到的问题是;希望在某方面得到什么,等等。
设置这类型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找出用户的和需求和痛点,以便后续确定主题用。
关于电话调研类型,问题和问卷其实差不多。但是电话调研会让你获得更多的惊喜。有些问题也可以跟着被访谈者的思路延续下去问,灵活访谈的节奏。
# 二、确定课程定位
目的 :如果说调研是0,这个是1,那么后续所有的事情都是1后面的0。课程定位做好了,才可以接下去做课程。
一般我在做课程定位的时候,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你要面对X的用户,做一门X元的X课程,这门课程可以解决他们X的问题,最终这个课程以X形式来交付/呈现。
第一个X :也就是定位你的目标用户是谁,这个定位必须是非常精准的。
比如某运营知识IP,精准的目标用户定位应该是这样的:
22-25岁之间,一二线城市就职于互联网公司,在运营方面0-2年经验的职场新人,月收入在1万以内的。
第二个X :也就是定位课程的价格。
价格定位越高,责任和交付也就更高。
如下是根据不同的定价所确定的不同交付:
* 0-200元以内:一般可以做成亲交付的知识付费类课程;
* 500元以上:一般可以做成重交付的训练营模式。
第三个X :也就是定位课程的主题,你也可以理解为标题。
比如数据分析高薪实战营,这个课程的主题就是教数据分析。
第四个X :也就是定位课程的目标。
当我们在说课程目标的时候,是指上面的目标用户他通过学完这门课,可以提高他们在某个方面的能力/技能的。
第五个X :也就是课程的模式。最终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交付。
这个和前面的定价有密切的关系。
如果价格低,那交付就轻;如果价格高,那交付就重。这是成正比的。
这个环节的坑:
1. 目标用户太泛,导致后续在做课程定位的时候,没法得到一个很好的答案。
2. 课程目标没定位清楚,或者模糊。会导致之后所有的工作没效果。
# 三、内容打磨
目的 :为了实现刚才定的课程目标。
内容打磨这里一般分为 课程大纲的打磨和课程内容的打磨。
大纲的打磨,主要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策略:
第一种,递进式大纲。
含义:是有个前后顺序,层层递进式学习。必须是先学完前面的,才能接下来后面的学习;也可以理解为流程性。
举个例子,一个投资类IP他的大纲设计:第一模块选行业,第二模块选公司,第三模块看估值,第四模块做交易。
这个大纲就像个金字塔模型,一定要学会选择行业了,才可以开始选公司,最后一步再是做交易。
第二种是并列式大纲。
含义:和上面的递进式大纲完全相反,每个大纲之间没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可以不用按照顺序来学习。
举个例子,一个职场软件类IP他的大纲设计:第一模块用word文档怎么做活动策划;第二模块用word怎么搞制度文档;后续还有图文混排、证书信函等。
大纲的打磨有两个很重要的点。
1)要围绕课程的总目标的设计
还是上面的例子,投资类IP他课程的总目标是带领大家建立一套长期盈利的价值投资体系。所以他的大纲设计就围绕价值投资体系来,分选行业――选公司――看估值这三步,最后带领大家实操做交易。
所以在做大纲的时候,清楚地知道每一个大纲的目标是什么,他和总目标有没有对齐。
2)可以不按照从易到难的大纲设定
这个也是我之前做大纲的时候,自己会很纠结的一个问题。但是在实战中,如果一味地去考虑必须从容易到难这个维度去设计大纲,会给自己制造烦恼。
每个章节都会有难有容易的内容,针对这种,我们可以用辅助的教学服务来搭配,做到用户学习体验的提升。
关于课程内容的打磨:
我甲乙方都做过,所以我从两个角色分别来说说他们的任务。
甲方是老师,甲方的任务是自己出专业内容,且保证是有自己的干货,而不是百度上随手可以查到的。
乙方是课程设计师,乙方的任务是确保内容质量达标。
我一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检查
* √ 内容和大纲是否挂钩;
* √ 是不是目标用户听得懂的语言;
* √ 有没有一些案例配备着讲解;
* √ 整节课是不是有逻辑性展开。
这个环节的坑:
1. 在产出内容的时候,过于理论化,导致用户收获感极低。
2. 大纲和内容没有为最终目标负责
# 四、课程包装
目的 :上线前的准备,为后续售卖加分。
课程包装的主要工作有:提炼亮点,做好相对应的素材图。
常见的素材图就是详情页。以详情页来说,如何做好一个课程的包装。
一般详情页包含的要素分别是:
* 用户痛点 :用户痛点一般是从调研中得来的。
* 课程亮点 :这里面相当于课程介绍,体现课程目标了解决的问题。和上面的痛点形成对比。
* 课程大纲介绍 :最好是把一级目录,二级/三级目录(如有)都展示出来。课程大纲是用户非常想看的部分,要用用户可以看得懂的语言。
* 教学服务介绍 :这里面一般包含学习时间、上课方式(比如有没有社群服务),有没有辅导老师或者其他大咖老师参与。
* 适合对象 :目标用户的界定,一是增加用户对这门课的好感度,一是为了筛选目标用户进入到课程,以便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课程口碑。
* 老师介绍 :这里体现老师的专业度来了,一般包含个人照片和老师的专业介绍。这里的专业介绍,必须是要和课程有强相关性。
* 学员好评 :一般都是微信截图往期学员的好评和反馈,然后用红线重点标出来。
最后,在详情页包装这块,大部分课程是遵循这样一个顺序(做参考,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稍微调整)。
这个环节的坑:
1. 老师介绍的时候,把一些其他和课程无关Titel放上去。比如运营类老师的某个title叫美食评测博主。
2. 适合对象这部分,为了提高销量,不惜虚假销售,声明适用所有人学习。
# 五、内测优化
目的:根据用户反馈再次优化,达到上线标准。
这是一个课程上线前最后的环节,一般先找一批种子用户先体验下课程,根据这批用户的反馈,再接着优化课程。
一般一个课程可以上架售卖,我的check清单是这样:
* √ 总目标是否清晰;
* √ 目标用户是否可以通过这个课程,达到这个目标;
* √ 达到目标的路径-课程大纲和内容,是否易懂且逻辑清晰;
* √ 有没有相对应教学服务来帮助用户达到学习的目标;
* √ 课程的定价和交付是不是匹配的;
* √ 内测环节是否可以达到80%以上的好评度。
如上,就是我在高价课的课程设计环节中,会涉及的几个流程,给大家参考~
作者:JJ,公众号:运营尖子生,专注私域干货分享
本文由 @JJ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