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
2021年夏天的好剧很多,但对于“秒杀”的爆款内容,很难有独特的答案。
从暑假开始的《爱上特种兵》 《千古玦尘》,到中期的《你是我的荣耀》 《玉楼春》,再到后期的《扫黑风暴》 《理想之城》,每一部剧在市场上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还没有达到《延禧攻略》 《都挺好》这样的绝对爆炸程度。
这种情况可能是行业剧质量整体提升的反映。每一部剧都有值得一看的地方,使得市场热度在不同内容上分布更为均匀。虽然没有绝对的爆款,但今年整体暑期档的内容足以满足用户市场。
与此同时,内容质量的提升不仅出现在头部内容端,更是读于君、观小尺度的分账剧,因为偶像剧在类型上的探索和创新,在大剧上实现了突破。是的,我们说的是偶像剧《庆余年》,已经停播了。上线14天,在整个猫眼网络上实时人气排名第一,超过同期播出的很多大制作。
《我的邻居长不大》作为小体积原创剧集的第二部,今夏档的成绩再次让业界看到了分账剧的潜力。而且这部原创剧集已经播出的两部剧的总分账票房已经超过了8000万元,为了突破《我的邻居长不大》的道路,阅娱君也想尝试更仔细地拆解一下。
#热度最高的是堪比电视剧,《长不大》的渗透力进入“看不见的观众”。
分账票房突破5000万元,这是《长不大》年发布的最新数据。在拿出这个数字之前,或许没有多少人注意到这部剧,但是从它相对较小的尺寸来看,《长不大》在数据方面的表现还是比较亮眼的。
播出期间,《长不大》分别在优酷站电视剧热榜、最受喜爱剧场热榜、甜宠剧热榜中登顶,站内热度稳定在9500左右,9700的高热度经常出现在夜间黄金时段,用户互动近3万次;在Tik Tok,话题#我的邻居不会长大#也有20.1亿的播放量。
猫眼数据显示,在一个月的播出期内,剧集的人气相对稳定在8500左右,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7月25日实现实时人气榜榜首、单日人气榜榜首,超越同期播出的强话题剧集,与头部剧《长不大》的人气数据非常相似。
更有意思的是,观众对《千古玦尘》的喜爱也引发了剧集最后部分的关注。据伊恩数据,7月16日和17日,2019年暑期档播出的《长不大》也冲进了播出指数榜前50名。
当然,在这样的数据结果下,我们也想到了另一个问题,《我的邻居睡不着》强大的营销和播出人气为什么没有在社交媒体上形成狂欢?
一方面,剧集中很可能没有流量演员,没有天生的优势;另一方面,这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杜认为《长不大》击中了“隐形观众”。
一般来说,社交媒体上最活跃的群体无疑是年龄较低的群体,他们更强的社交欲望和分享欲望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热情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但与此同时,网络上也有非年轻群体,比如30岁的95前和85岁以上的更早,他们“潜伏”在网络上,更倾向于观看,这让他们被动“被动”,因为他们不喜欢在网络世界里说话。
但不说不代表不存在。《长不大》的高人气恰恰验证了这些更高年龄的隐形受众的存在。他们通过点击默默表达了对这部剧的认可。更何况,电视剧中经常看到“两把刷子”和“三把刷子”的弹幕,可见这部剧给这些观众带来的回味。
猫眼数据显示,《长不大》的实时人气依然排在全网人气榜第六位,收盘后20天也排在全网人气榜前20位。但同期播出的一些话题性较高的剧集早已从榜单中消失,这不仅说明《长不大》具有一定的长尾效应,也说明该剧并非短期的播量和话题性,而是通过内容本身的质量逐渐渗透到更多的隐形受众中。
如今的娱乐圈更倾向于追求人气的爆发,以年轻人为唯一的服务对象,但其实那些看不见的用户也需要被重视和服务,这也是《长不大》最大的市场价值。
#创新探索偶像剧类型,让他们通过点击“投票”。
《长不大》虽然是偶像剧,但其实不像传统的偶像剧。
这可能正是该剧能击中隐形观众的核心原因。在《长不大》的故事中,男女主的姐弟恋是核心,但不是全部。31岁的林漾除了有一个又粘人又霸道的邻居弟弟外,还要处理工作上的难题、公司中的人际关系,她的闺蜜们也都有各自人生的烦恼,丈夫对丁克选择的反悔、单亲妈妈的工作生活压力,整部剧中除了林漾与陆正安的恋情是理想化的、偶像化的,每个人的人设都非常贴近现实生活。
这种在偶像剧中加入现实主义的元素,让其不是没有现实逻辑的恋爱唯上,并且在恋爱的剧情线之外,也有了更多值得细品的地方。
像是第5集,林漾老板华总暗示让她在公司多照顾自己的小姨子,用“她有点你年轻时候的影子”给女主带高帽时,林漾回答先肯定了老板的想法,又用“我会就事论事,向您学习”把帽子带回给老板。这几句台词的水平超过了不少所谓的“职场剧”,有豆瓣网友就表示“我居然get到了林漾的职场情商”。
传统偶像剧几乎是全面理想化的体现,不仅人设上突出机制的对比,灰姑娘与白马王子,傻白甜与腹黑总裁,在故事上也都是用恋爱关系在推进剧情,所有非主角都是围绕主角的恋爱关系设置,但《长不大》推翻了传统偶像剧的大部分设定,把现实融入其中,并且做出了群像的刻画,像是开始狂追陆正安的女配李甜,也安排了一条隐藏的成长线,让她从“恋爱脑”成长为有一定事业能力的成年人,这种在偶像剧类型上的革新探索,也是这部剧能击中隐形观众的核心原因。
同时,我们也观察到剧中埋入了很多细节,让整个剧去除了悬浮化,更加符合现实生活。比如一开始并没有直接交代闺蜜曹灵是单亲妈妈,而是用一个从包里掉出来的少女发卡进行暗示;再或者在开篇描绘男女主的关系时,二人微信聊天页面中一连串带有小红点的语音,林漾只点开最后一条简单听一下,也体现出一开始林漾对陆正安没那么在乎的状态。
这些并不直接推动剧情发展的细节,在许多偶像剧中是没有的,看起来价值并不大,但却恰好是这些细节才能让观众更加沉浸到《长不大》的故事中,在观众二刷三刷时看到这些细节,也能感受到剧集内容创作上的用心,这也可以理解为是创作方把偶像剧落地化的一种手段。
在此前的媒体采访中,《长不大》的总制片人、编剧胡梦曾表示,创作初衷就包含希望这部剧能覆盖到30+的女性受众。现在来看,对偶像剧类型全方位的革新探索,再加上细节化的铺垫,确实让《长不大》击中了这群隐形的观众。
如前文所言,隐形的观众群在年龄层上更高,但其实她们也是看着港台偶像剧长大的一代,在甜宠大行其道的当下,更加适合年轻人观看的内容不再能满足经历过生活磨砺的她们,而《长不大》中既有一个女主面临工作、恋情双打击时追在身后给她温暖拥抱的男主,又有对30+女性生活工作状态的还原与讨论,很难不抓住30+女性用户的心。
在剧中女主角林漾有这样一段独白:人生果然如戏,我这部沉闷无趣还有点丧的现实主义都市剧,因为有了你,这个男主角,才成了现在的偶像剧,浪漫温暖,有希望。这段独白说的不仅是林漾陆正安的爱情,也像是《长不大》这部剧,让观众在看到残酷的现实生活时也能品到美好恋情带来的甜味,所以才能让那么多观众用点击为它投票吧。
# 两次以小博大,“邻居”背后的更大想象力
在《长不大》中尝试对偶像剧类型化的再探索,大概出自于出品公司狮子鱼对于系列剧开发过程中的自我提升。
2019年暑期档上线的“邻居”系列第一部《我的邻居睡不着》,是纯粹的小体量甜宠剧,在这一类型内容同质化还不严重的当时,《睡不着》有非常亮眼的数据成绩,曾连续数日登顶猫眼全网热度榜首,其亮点也是在细节上颇下功夫,通过细节把恋爱的甜打造到极致。
时隔一年多,系列中的两部剧分账票房共突破8000万,并且在内容创作上并没有停留于原来的老套路,这也让狮子鱼有了被行业关注的价值。
在读娱君与胡梦的交流中,她也对于这个原创系列剧能连续两次“以小博大”,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内容创作层面,团队比较擅长细腻的情感处理,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做内容的要生活在烟火气里,不能只停留在行业内或数据上。因为题材各有所爱,但情感无论时空与性别,总是相通”。
在我们看来,就是狮子鱼生产的内容更加符合人们看剧的最原始需求——看故事。行业把恋爱剧中甜、宠的元素拿出来并放大,其实是对内容的切割,当下人们看甜宠剧为得就是看恋爱的片段,包括在短视频上流行的也是片段化的内容,而狮子鱼在做的是把内容还给故事,是长线的、有起伏有细节的,以内容为导向,让他们的剧集更易让观众代入其中。
在另外的方面,胡梦认为两次都能拥有不错的成绩,也是得到了平台方优酷及营销公司的给力支持。优酷内容开放平台在《睡不着》与《长不大》两部剧都投入了大量的宣传资源,在内容创作上也给予了制作方很大的空间,“我感受到平台对内容的尊重,哪怕在播出后看到一些不太好的反馈也会极力地肯定我们,我知道那其实是一种保护,毕竟创作者大多敏感又脆弱。在后期营销的很多个时刻都让我感受到了所谓的团魂,很感动。”胡梦说道。
而对于“邻居”系列的下一步,狮子鱼也有不少想法。
首先选中“邻居”为切入点就是看到了这种关系背后的多元化故事性,准确来说,“邻居”不止是地理位置上的相邻,更是互帮互助,真诚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以第一部是陌生邻里,第二部是儿时的青梅竹马,目前正在推进中的第三部《我的邻居吃不饱》又是对邻居关系的新阐释,会有再一次创新。
同时,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观众成了“邻居粉”。胡梦表示,在《长不大》播出后,观众逐渐形成了对这个系列剧的概念,开始用私信、评论等方式分享他们对《吃不饱》的构想,甚至有观众开始为“邻居”创作同人内容,这也让他们对于“邻居”系列有了更强的信心。
在这样的信心支撑下,狮子鱼也计划把“邻居”系列进行漫画、小说等形式的IP开发,并且不是把剧集故事照搬到新形式上,而是以剧集人物关系再进行新的创作,从这来看,“邻居”系列确实具备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尤其是对于狮子鱼这样以内容为核心的影视公司来说,手握一个市场有关注度且用户有较高参与热情、忠诚度的原创IP,对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对原创系列剧有着更大规划的狮子鱼,看起来野心十足,但在胡梦的表达中,团队的目标很简单却也很艰巨,一如既往地做出好内容,赢得观众的信任,正如她所说,“我就希望行业或市场对我们的评价是,狮子鱼的戏值得期待一下,看完了多多少少会有收获,肯定不后悔”。
*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