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众所周知,马云Alibaba-―阿里铁军.有一个神秘的团队
它的核心三轴:第一板斧,招聘;第二板斧,培训;第三板斧,绩效。.
阿里铁军的“271”体系是什么?
在“271”体系中,“2”指最好的20%的团队,“7”占大多数团队的70%,“1”是最后1%的团队。
在日常管理中,一个团队只需要关注两端,也就是把握“2”、解决“1”;中间的“7”只是你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管理它。
比如副总裁级别有10个人,要明确:谁是最好的副总裁,最好的20%,最差的10%。
*晋升、奖励、激励都与“2”有关。在阿里,“271”中的“2”应该带走整个激励板块的20%到50%。比如10个人,奖励10万元,第一名和第二名拿走10万奖金中的4-5万。
* 1的奖金肯定没必要谈,也没必要加工资。如果给1发奖金加工资,就相当于给整个公司发出了错误的信号。即使是最差的10%也有奖金,他们必须增加工资。这还叫最后一个地方吗?还叫最差的10%?
*不要把有限的资源放在最后10%上。这10%是下一步,当然是10%转让还是淘汰?还是等两次,10%?阿里有两个内部考核周期,最后10%会被淘汰。
当然,奖励和激励是要有定量的。不能说,271排完了,等奖励的时候,“2”和“7”和“1”却是差不多的,那这样“271”就等于白分。
1、根据岗位评价结果确定工资等级
根据岗位的重要性,将全公司的岗位分为10个等级,简称“一岗十薪”。这是因为阿里巴巴考虑到员工之间业务技能的差异,为了重点激励优秀员工,在岗位不变的情况下,为优秀员工提供加薪的渠道。
2、根据“变岗变薪”原则,员工晋级则增薪,降级则减薪
3、得薪点评价法
根据员工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提成。多工作,多挣钱。
激励是必要的:如何真正实现有效激励?
关于员工激励,阿里巴巴马云有这样几个观念:
1.KPI数据是计算出来的,但必须考虑KPI以外的东西。
2.为结果付出(奖励)并为努力鼓掌(鼓励)。
3.欣赏有价值的失败,奖励努力获得结果。
4、3个人做5个人的工作而拿到4个人的工资。
5.增加工资对你的职位是一个新的更高的要求。
6.那些没有调薪的岗位,首先要提升它的价值和功能。
而传统的薪酬模式为什么激励效果甚微?
#固定薪酬
在对员工来说,,多做和少做是一样的,做和不做是一样的,做得好和做得差是一样的,工资增长的空间很小。
在对企业来说,,固定工资意味着固定成本,即使员工没有创造任何价值,企业也必须支付成本。
#底薪+提成
对员工来说,的加薪方式单一,在休赛期容易产生挫败感和心理落差。表现一般,但其他管理能力突出的员工容易离职。
对企业来说,利润增长方式单一,企业成本和市场口碑与员工无关。为了增加绩效收入,员工会要求企业增加营销费用,招聘新人,而对企业来说,是另一个成本。
激励方案' />中小企业的制度管理没有阿里那么完善,我们在设计激励性的薪酬模式的时候,更不能采用传统的薪酬模式,可以采用更加灵活的KSF薪酬全绩效模式
# 什么是KSF?
> KSF是一套给员工提供加薪机会,又不增加企业成本,以此激发员工拼命工作的薪酬方案。
> 适用于管理层,一线岗位――企业管理者通过增加产值、价值的方式,实现为自己加薪。由于加薪但不增加企业成本,倍受中小企业推崇。即通过对员工创造的结果和价值进行量化,与员工所得的报酬进行深度挂钩,强调以“结果”和“价值”换取报酬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和薪酬全绩效模式。
# 那么在KSF的薪酬模式下,他的薪资是怎样设计的呢?
1)提升薪酬的弹性创造力,弹性部分占50%以上----越灵活的部分越具有创造性。
2)将员工的价值进行划分和细分,将价值分类定价,创造多少价值获取相应的薪酬回报。真正实现多劳多得、多创造多回报。
# 3)将产值量化与价值量化相结合,一切以结果为导向,深入分析价值模式与产值关系,并建立相互融合的分享和共赢模式。
# KSF追求的首先不是目标,而是利益的平衡与共赢。
总结:相比压力式的重考核轻激励的KPI,KSI是在开启员工源动力,激发员工的创造力,把薪酬和绩效全面融合,充分挖掘员工潜能,让员工共同参与经营,实现利益趋同的,让员工更容易认同和接受的。
KSF模式是最能体现管理者和企业共赢的模式,它一般会给管理者开拓6-8个绩效激励渠道,并在每一个渠道上找到平衡点,超出平衡点即做出分配细节,这个模式分配的不是企业既有的利润,而是一种超价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结果、效果与企业进行价值交易,企业赢得的是高绩效、管理者员工赢得的是高收入。
# KSF薪酬全绩效――一种员工和企业共赢的薪酬分配模式(适用于管理者和一线销售人员)
1)入职3个月以上:业绩平衡点为低值(如10万/月),主要关注过程性指标(如:跟踪量、询盘量、电话量、考核分值等),奖励力度为小值。
2)入职6个月以上:业绩平衡点为中值(如20万/月),主要关注效果性指标(如:毛利额、回款率、培训考核等),奖励力度为中值。
3)入职1年以上:业绩平衡点为常规值(如30万/月),主要关注效果性指标(如:毛利额、回款率、培训考核等),奖励力度为常规值。
4)高级业务员:1年平均业绩达500万以上,次年自动升级为高级业务员,KSF薪酬增长20%-30%,奖励力度为高值。
> KSF增值加薪法,给员工提供了没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员工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好的结果,为自己加薪。
> 对企业来说,员工拿的越多,赚得越多,且不增加成本。
# 执行KSF薪酬全绩效方案前后对比:
> 关于人数:
> 执行前: 门店开到8家,工厂+门店人数达到120人(管理者不断要求公司加人)
> 执行后: 门店开到10家,工厂+门店人数控制到了
> 90-95之间(每个管理者负责相关部门都不愿意加新员工,除非公司说新加的员工为储备人才,可以不算部门绩效,才愿意加人)
> 关于生产成本 :
> 执行前: 生产成本达到 43%
> 执行后: 第二个月降到了 36%-37%之间,下降7个百分点
> 关于损耗:
> 执行前: 最高达到了12%-15%
> 执行后: 所有门店基本下降6个百分点,甚至有部分门店下降到了 2%-3%
# 案例分析:
# 连锁店店长,他的工资该怎么发呢?
李经理是一家餐饮连锁店的店长,底薪5000,加上销售额提成每个月七八千的样子。
自年初开始,门店销售额每况愈下,李经理的工资自然也受到影响。不仅如此,员工努力得不到结果,心态也发生了改变,不少员工已经离职,现有员工大多抱着混日子的想法。即使他本人再拼命,也没法扭转形势,因此有了离职的打算。
老板找到了我们,让我们帮忙设计KSF薪酬方案:
# 在KSF的薪酬模式下,李经理的薪资有了哪些改变呢?
1、加薪方式从单一的销售额变为与门店利益有关的8个指标
除销售额外,门店毛利率、人创销售、客户满意度等等,都成为李经理的加薪方式
2、加薪标准降低
之前要获得加薪,李经理只能提高销售额,但在大环境影响下,李经理能做的是非常有限的。
现在我们在每个指标上选定了一个平衡点,对李经理来说,这个平衡点是不难达到的,只要他做到了,就能获得加薪。
对公司来说,达到平衡点就意味着比过去做的好,因此不会增加成本负担。
3、加薪方案更加具体
* 销售额每增加400元,奖励1.5元,每减少400元,少发1.5元;
* 毛利率每多0.1%,奖励7元,每少0.1%,少发7元;
* 人创销售,每多55,奖励4元,每少55,少发4元;
* ...
# 本文所讲的:激励性KSF、PPV模式实操内容及案例,来自《全优绩效》一书
# 如果你也想拥有拼命努力的员工,请点击购买【全优绩效】一书。给员工加薪不加成本,实现员工拿高薪,企业拿到高绩效的共赢结果!
# 解决:员工流失快,执行力不够,物料成本浪费严重的种种困惑,教你如何一步步盘活人才!
购买此书后,可获得特别礼物:
> 1、朋友圈绩效干货知识分享 ;
> 2、KSF和合伙人学习视频;
> 3、线上辅导1小时。
> 4、免费解答绩效困惑。
实行KSF方案之后,
1、王经理本人更有动力了,在培训员工、节约成本上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2、门店员工流失减少,员工积极性大幅增加。
3、餐厅销售额虽没有大幅改变,但由于成本费用减少,人效提升,餐厅利润反而上升了20%。
KSF增值加薪法,对员工而言,给其提供了没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员工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好的结果,为自己加薪。
对员工来说,
* 我干的多,拿的也多,因此不会产生心里不平衡的问题
* 加薪有了更多的空间,员工也有更大的动力去干活
* 我的薪酬是由我自己决定的,员工是在为自己而干
对企业来说,
* 员工获得高薪的前提,是给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利润,所以老板是希望员工拿高薪的
* 员工都是自愿自发去干活,不需要人去监督
# 总结:只有利益趋同,员工和企业才能真正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