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凤蝶直播免费看,哎呀短视频直播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边疆,总国土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东南部和西部与8个省区接壤,北部与蒙古、俄罗斯接壤,边界线长达4200公里。   

  

  内蒙古幅员辽阔,风景优美。著名作家老舍在访问期间,忍住不去欣赏,写了一篇《内蒙风光》,发表于1961年10月13日。   

  

   《人民日报》 (节选)   

  

     

  

  #临海   

  

  这里是大兴安岭。从小在地理课本上看到过这个山名,一直记得,或者是因为“大兴安岭”四个字响亮,有兴国和媾和之意。是的,这个甜美的名字让我感到亲切和舒适。但是“岭”字有问题:一直以为是奇峰怪石,高不可攀。这一次,有机会看到它,走进原始森林,我把脚落在几千年积累的松针上,触摸古树,这真的证明了善良和安慰不是幻想。   

  

  顺便说一下,“陵”字和秦岭的“陵”字有很大的不同。山脊确实有很多,高的、短的、长的、短的、横的、沿的,但没有一条能让人想起“云横秦岭”的危句。多少座山?在飞驰的火车上看他们几个小时,我看不完,也看腻了。每一道山脊都是那么的温柔,虽然从山脚到山脊顶端都被珍贵的树木覆盖着,但是没有一个人从孤独的山峰中脱颖而出,霸气十足。   

  

  你能看到的任何地方都是绿色的。真的很美。山脊起伏是美丽森林的波浪。绿色有多少种:暗、亮、亮、暗、不可名状、不可名状。虽然我说了两句:“高山无垠,低山青翠,幼林秀美,母林幽静”,但总觉得与真实场景相去甚远。恐怕只有画家才能写下这么多绿色。   

  

  兴安山有数千件珍宝,其中落叶松最值得称赞。是的,这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不是有白色的浪花吗?那些是漂亮的白桦树,有银白色的树干。在阳光下,松树的边缘闪烁着白桦树的银裙,不像大海的浪花?   

  

  底部清晰可见的河流经常在两座山之间流动。河岸上有多少野花?我喜欢花,但我不能在这里给它们命名。兴安山如何打扮自己:宋庆制作衬衫、桦木连衣裙和绣花鞋。就连树与树之间的缝隙也不缺颜色:在松影下,有各种各样的小花,吸引着各种各样的小蝴蝶——它们亲切地落在客人身上。还有像珊瑚珠一样藏在花里的小红豆。兴安山酒厂生产的红豆酒就是用这些小野果做的,味道非常好。   

  

  有了上面的一些风景,还是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兴安山脉的亲切和可爱。不尽然:谁能不一进山就立马东张西望,看到那数不清的松柏?这里的木头用了多少个省!从矿山、铁路到桌椅椽,有多少省市与兴安山无关?这样一想,“善良”和“舒服”这两个字就有了根据。所以,兴安山越来越可爱了!是的,当我们在图片中或者地面上看到奇怪的山和奇怪的山脊时,也会产生一种美感。然而,这种美感似乎源于好奇和好奇。兴安山的可爱之处在于它不是空的。其千山青翠,四季常青,恰好与广厦、细料相连。因此,它的美与建筑融为一体,不仅让我们拍手,也让我们的心感到温暖,从而亲切舒适。   

  

  哦,抛出和撞见审美问题是错误的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觉得把美和实用价值联系起来也不一定不好。我爱兴安山,也爱兴安山与我们生活的亲切关系。它的美不是孤立的,而是离不开我们的建设。让千里而来的客人觉得应该关心它,感谢它。   

  

  当你看到林场的时候,这种感觉变得更加深刻。我们用左手和右手伐木种树。我们不仅带宝物,还做科研,让美丽的森林不仅可以常青,还可以综合利用。山林中有许多城镇,为兴安山脉增添了新的风景和愉快的劳动歌曲。人与山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我们怎么能不感到亲切和舒适呢?不知道当初为什么叫它兴安山。今天,它确实具有复兴国家和缔造和平的意义。   

  

     

  

  #草 原   

  

  从小就见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动,羊低”这样的话。这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使人们害怕去北方。这一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日子比其他地方更可爱。空气如此清新,天空如此晴朗,我总是想唱一首歌来表达我的快乐。阳光之下,千里之外,却不无边无际。四面都是小山,平地是绿色的,小山也是绿色的。羊在山上走了一会儿,然后又下来了。无论走到哪里,都像是在一望无际的绿色毯子上绣着白花。那些山丘的线条是如此的柔和,就像无骨的画一样,它们只是用绿色渲染的,而不是用钢笔勾勒的。因此,到处都有对绿色植物的渴望,轻轻地流入云层。这种状态既惊艳又舒服。我愿意站在周围很久,我想坐下来,轻声说一首美妙的诗。在这种境界里,即使是骏马和公牛,有时也会静立不动,仿佛在享受草原的无限乐趣。子赛,子赛,谁说的?这是一个翡翠世界。就连江南也未必有这样的看法!   

  

  我们参观了陈巴尔虎旗的畜牧公社。乘公共汽车150里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英里全是草原。再过150英里,它仍然是一片草原。在草原上开车很洒脱,只要方向好,怎么去?   

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迂回的,明如玻璃的一条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公社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马飞过了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我们约请了海拉尔的一位女舞蹈员给我们作翻译。她的名字漂亮――水晶花。她就是陈旗的人,鄂温克族。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我们用不着水晶花同志给做翻译了。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都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公社的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正是:

  

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

  

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儿,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人的生活变了,草原上的一切都也随着变。就拿蒙古包说吧,从前每被呼为毡庐,今天却变了样,是用木条与草秆做成的,为是夏天住着凉爽,到冬天再改装。看那马群吧,既有短小精悍的蒙古马,也有高大的新种三河马。这种大马真体面,一看就令人想起“龙马精神”这类的话儿,并且想骑上它,驰骋万里。牛也改了种,有的重达千斤,乳房像小缸。牛肥草香乳如泉啊!并非浮夸。羊群里既有原来的大尾羊,也添了新种的短尾细毛羊,前者肉美,后者毛好。是的,人畜两旺,就是草原上的新气象之一。

  

  

# 渔 场

  

这些渔场既不在东海,也不在太湖,而是在祖国的最北边,离满洲里不远。我说的是达赉湖。若是有人不信在边疆的最北边还能够打鱼,就请他自己去看看。到了那里,他就会认识到祖国有多么伟大,而内蒙古也并不仅有风沙和骆驼,像前人所说的那样。内蒙古不是什么塞外,而是资源丰富的宝地,建设祖国必不可缺少的宝地!

  

据说:这里的水有多么深,鱼有多么厚。我们吃到湖中的鱼,非常肥美。水好,所以鱼肥。有三条河流入湖中,而三条河都经过草原,所以湖水一碧千顷――草原青未了,又到绿波前。湖上飞翔着许多白鸥。在碧岸、翠湖、青天、白鸥之间游荡着渔船,何等迷人的美景!

  

我们去游湖。开船的是一位广东青年,长得十分英俊,肩阔腰圆,一身都是力气。他热爱这座湖,不怕冬天的严寒,不管什么天南地北,兴高采烈地在这里工作。他喜爱文学,读过不少的文学名著。他不因喜爱文学而藏在温暖的图书馆里,他要碰碰北国冬季的坚冰,打出鱼来,支援各地。是的,内蒙古尽管有无穷的宝藏,若是没有人肯动手采取,便连鱼也会死在水里。可惜,我忘了这位好青年的姓名。我相信他会原谅我,他不会是因求名求利而来到这里的。

  

  

# 风 景 区

  

扎兰屯真无愧是塞上的一颗珍珠。多么幽美呀!它不像苏杭那么明媚,也没有天山万古积雪的气势,可是它独具风格,幽美得迷人。它几乎没有什么人工的雕饰,只是纯系自然的那么一些山川草木。谁也指不出哪里是一“景”,可是谁也不能否认它处处美丽。它没有什么石碑,刻着什么什么烟树,或什么什么奇观。它只是那么纯朴的、大方的、静静的,等待着游人。没有游人呢,也没大关系。它并不有意地装饰起来,向游人索要诗词。它自己便充满了最纯朴的诗情词韵。

  

四面都有小山,既无奇峰,也没有古寺,只是那么静静地在青天下绣成一个翠环。环中间有一条河,河岸上这里多些,那里少些,随便地长着绿柳白杨。几头黄牛,一小群白羊,在有阳光的地方低着头吃草,并看不见牧童。也许有,恐怕是藏在柳荫下钓鱼呢。河岸是绿的。高坡也是绿的。绿色一直接上了远远的青山。这种绿色使人在梦里也忘不了,好像细致地染在心灵里。

  

绿草中有多少花呀。石竹,桔梗,还有许多说不上名儿的,都那么毫不矜持地开着各色的花,吐着各种香味,招来无数的凤蝶,闲散而又忙碌地飞来飞去。既不必找小亭,也不必找石墩,就随便坐在绿地上吧。风儿多么清凉,日光可又那么和暖,使人在凉暖之间,想闭上眼睡去,所谓“陶醉”,也许就是这样吧?

  

夕阳在山,该回去了。路上到处还是那么绿,还有那么多的草木,可是总看不厌。这里有一片荞麦,开着密密的白花;那里有一片高粱,在微风里摇动着红穗。也必须立定看一看,平常的东西放在这里仿佛就与众不同。正是因为有些荞麦与高粱,我们才越觉得全部风景的自自然然,幽美而亲切。看,那间小屋上的金黄的大瓜哟!也得看好大半天,仿佛向来也没有看见过!

  

是不是因为扎兰屯在内蒙古,所以才把五分美说成十分呢?一点也不是!我们不便拿它和苏杭或桂林山水做比较,但是假若非比一比不可的话,最公平的说法便是各有千秋。“天苍苍,野茫茫”在这里就越发显得不恰当了。我并非在这里单纯地宣传美景,我是要指出,并希望矫正以往对内蒙古的那种不正确的看法。知道了一点实际情况,像扎兰屯的美丽,或者就不至于再一听到“口外”“关外”等名词,便想起八月飞雪,万里流沙,望而生畏了。

  

载1961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

  

本文选自《老舍作品集》(散文卷)

  

# 推荐阅读

  

  

《老舍作品集》(散文卷),现代出版社

  

《老舍作品集》(散文卷)收入了老舍的散文近百篇,分为民俗风物、人生人物、谈艺录三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