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结婚照抖音标题 抖音唱歌视频标题怎么写

  

     

  

  年轻夫妇“小兰”现在很熟悉制作短视频。   

  

  原标题:   

  

  Tik Tok《小兰》精品录:她记录了深圳农民工的日常生活。   

  

  鲍静2019年6月27日。   

  

  在Tik Tok的“小兰”账号上,一段34秒的视频似乎刚刚上传。视频中,前来采访的记者成为“暗访”对象:抵达、采访、拍摄、交流的过程被“悄悄”记录下来。“第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我有点激动。”“小兰”在这段视频介绍中说。6月6日晚,采访结束5个多小时后,这段短视频被点赞近10万次。用一位“Tik Tok”玩家的话说,近10万点赞,也就是至少有两三百万人看了视频。   

  

  其实没必要大惊小怪。对于小兰来说,在Tik Tok上拥有270多万粉丝和3242万赞,这样的关注只是一种正常的状态。   

  

  一个正餐的视频获得了179万人的点赞。   

  

  被关注的感觉慢慢发生。   

  

  2019年3月,Tik Tok小兰上传了一段视频。“这是我们在深圳的第329天。”视频中,一个年轻女孩晒完头发后走进厨房,扎起马尾辫。煤气炉上,一只黑锅被热油烫得发出咝咝声。女孩把切好的薯片倒进锅里,开始准备当天的晚餐。这时,男孩从工地下班回家,把顺便买的干辣椒递给女孩。女孩把前一天冰箱里剩下的白切鸡拿出来,和干辣椒一起放回锅里,然后把它变成一盘辣子鸡端上桌。   

  

  是位于龙华观澜区的出租屋,建筑面积不到20平方米,月租金600多元。一张双人床、一个衣柜、一张木桌和几个塑料长椅几乎都是带家具的。   

  

  女孩和男孩并排坐在床前,直挺挺的方桌上摆着三顿热腾腾的饭菜。中途,“他说他缺一瓶啤酒,想出去买。”男孩笑着看了女孩一眼,放下筷子跑出了门。当他回来时,他拿着一个红色的塑料袋。“我如愿以偿了。”。镜头前,两人边吃边聊。男孩吃得不够,但女孩给他打包了一碗米饭。晚饭后,夫妻俩带着两个孩子出去倒垃圾。"然后他们去超市,一起买了一袋大米."。昏暗的路灯下,一家四口手牵着手的倒影投射在回家的路上,也记录在这段视频的最后一幕。   

  

  因为这一顿家常饭,这段40秒长的视频在Tik Tok的点赞量达到了179万,评论里的评论也爆炸了——“看似简单,却让那么多人羡慕”“为什么看起来感觉那么幸福,不是那种特别丰富,却特别充实的幸福”“一家四口的影子摸鼻子”.   

  

  这个女孩叫杨雅兰,今年24岁,是Tik Tok账号“小兰”的主人。男孩陈奕君比杨雅兰大两岁,是她的丈夫。   

  

  一开始杨雅兰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关注自己。直到有一次,她和老公去东门玩,去小店买奶茶,老板悄悄告诉她给他们打折。“我付账的时候,老板叫我小兰,我就知道了。他肯定认识我。”杨雅兰羞涩地笑了。   

  

  这种来自陌生人的关注,杨雅兰曾经很难想象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制作视频已经成为这对夫妇生活的一部分。   

  

  他一度叛逆,17岁离开上海打工。   

  

  杨雅兰是重庆人。由于父母常年在深圳工作,她从小就和爷爷奶奶住在山里。那个地区的村子离市区很远,山路不好走。开车去重庆至少要4个小时,所以杨雅兰很少有机会去市里,甚至去县城。与父母的长期隔阂,让这个小女孩“对父母有些陌生”。   

  

  15岁时,杨雅兰辍学,读完初二就回家了。“在当时可能是叛逆的。”杨雅兰坐在床前,搓着手,微微笑了笑。她有点尴尬。“很多学生都不读书了,出去打工的时候都说赚了多少钱,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不读书了。”杨雅兰坦言后悔这个决定,但当她想回学校读书时,并没有得到父母的同意。   

  

  辍学后,杨雅兰开始工作。她来到深圳,在一家手表厂帮助父母。“我的工资都给了父母,每个月还给我100元零花钱。”。杨雅兰不喜欢在工厂工作。“每天早上8点上班,加班到晚上10点,太辛苦了。”后来有同学介绍了一份在上海做餐饮的工作。当她听说每天只需要8个小时时,她突然改变了主意。   

  

  那一年,杨雅兰17岁。我父母不同意她去上海,所以她不得不找同样在深圳工作的爷爷帮忙。“爷爷给了我300块钱,我就拿着买票的钱一个人偷偷溜走了。”杨雅兰说,一张票花了200多块钱,买了票后身上没剩多少钱,所以她不敢在公交车上买吃的。   

  

  当我到达上海时,杨雅兰突然联系不上她的同学。“我打不通他们的电话,一个人在那里哭。我的手机没电了,感觉在那里快饿死了。杨雅兰不知所措,伤心欲绝。带着最后一点钱,她走进车站附近的网吧,试图用QQ联系同学。幸运的是,她终于联系上了他们。”那时,我没有钱。我叫了一辆出租车坐在那里,或者他们为我付了钱。”杨雅兰吁了口气。   

  

  20岁结婚,嫁给不懂浪漫的人。   

  

  杨雅兰在上海的一家西餐厅安顿下来,开始制作咖啡、果汁和鸡尾酒。当时,同村的陈奕君负责训练她。用杨雅兰的话说,   

,两人虽然生活在一个村子里,但只是读书时见过,真正“认识”的地方在上海。

  

虽然都是90后,但杨雅兰和陈以军谈起恋爱来却不太浪漫。“我们两口子到现在就看过一次电影。”倚着门框站在杨雅兰身旁的陈以军摸摸后脑勺,鼓着腮帮子笑笑说。回想起那段看电影的经历,杨雅兰情不自禁大笑了起来。

  

那时两人在上海打工,陈以军的姐姐买了电影票因为临时有事去不了,把票让给了他们。第一次走进电影院的两人毫无主意,随便挑了一部《里约大冒险》,“想着是什么惊险片,后来一看竟是动画片”。杨雅兰和陈以军坐在影厅里,身边几乎全是小孩子,电影还没看到一半两人就灰溜溜地跑了出来。

  

没有求婚,没有办酒,恋爱过程“不像电视剧那样浪漫”,杨雅兰在20岁那年还是嫁给了大自己两岁的陈以军。“没有觉得年纪小再等等。”杨雅兰说,从小到大跟着爷爷奶奶生活,那种不被爸妈重视的感觉让她一直想组建起属于自己的家庭。

  

2016年,他们迎来了两个孩子。打那时起,杨雅兰辞去工作当起了全职妈妈。每天一早醒来,陈以军出门为生活奋斗,杨雅兰在家料理一切。因为双方爸妈都在上班,只有住在深圳的爷爷奶奶可以抽出时间帮忙照看孩子。一年过后,无奈的杨雅兰不得不选择与丈夫暂时分开,只身带着两个孩子到深圳投靠爷爷奶奶。

  

  

“小兰”在抖音上已有270多万名粉丝。

  

本为打发时间,一不小心成“网红”

  

2018年是网络视频发展突飞猛进的一年,许多网民加入了视频分享的浪潮。根据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网络视频用户(含短视频)规模达7.25亿,网民使用率为87.5%,网络视频(含短视频)是仅次于即时通讯的中国第二大互联网应用,高于搜索和网络新闻。

  

杨雅兰也开始玩起“快手”和“抖音”。没有学习过拍摄和剪辑,零基础起步的杨雅兰上网摸索。“看哪个视频做得好,我就去看他们的留言,一般都会有人问怎么拍,怎么剪,用什么软件,我就跟着去下载,自己琢磨。其实也不难,挺简单的。”杨雅兰轻松地说,平时带孩子没什么消遣的东西,学习一下也算是打发时间。

  

杨雅兰上传的视频几乎都与一日三餐有关。那些普通的食材,经过杨雅兰之手后都会变成一桌精致的家常菜,似乎隔着手机屏幕也能感受到饭香扑鼻,不少网友在视频下留言,夸赞她的厨艺。

  

“其实做饭也是跟着网上学的。”杨雅兰笑笑说,自己不太会做饭,刚开始也失败过好几回,做出来的馒头就跟石头似的硬邦邦咬不动,后来慢慢掌握了技巧,面食基本难不倒她。除此之外,她还学习一些新菜式,“比如‘网红仙豆糕’,买一个也挺贵,就自己学着做。”

  

就像写日记一样,杨雅兰每天推送一个新视频。“反正每天都要做饭嘛,所以就简单录一下,就是剪辑花点心思。”杨雅兰说,每天晚上把孩子哄睡后,趁着那段安静的间隙,她才能坐在床上开始当天的视频剪辑工作。

  

与许多短视频类似,杨雅兰会在拍摄过程中有意制造一些有趣的转场镜头,比如旋转牙膏,快速移动手机,或者打个响指。在剪辑时,她把这些转场镜头一一连接,给每个画面美颜之后,再配合背景音乐的节奏灵活跳跃,最后写入几句简短的文字和表情符号,第二天起床后再把完成的作品发到平台上。

  

团圆:“粉丝”帮老公在深圳找到工作

  

初来深圳那半年,杨雅兰常在视频里提起陈以军。她总会面对镜头露出微笑,字里行间都在给每天的生活加油打气。很少人知道,那时刚结婚不久的她就与丈夫分开两地,“一个女生带着孩子在深圳,日子挺难熬”。

  

远在上海打工的陈以军也舍不得,但在找到更好的工作之前,他不敢贸然辞职。夫妻俩分开的时间走到了第7个月,抖音上一封陌生人的私信引起了杨雅兰的注意。“那是一个老乡,说可以帮我老公介绍一份在深圳的工作。”杨雅兰简直不敢相信这番突如其来的好意。抱着“试一试”的心情,见到了这名老乡,一块石头落了地。

  

陈以军马上来到深圳了。“(在工地上)做水电,做完一个工地再到另一个工地,挺累的,但是工资高点。”杨雅兰回头看了一眼坐在身旁的丈夫说,在上海打工时,丈夫每月工资2000多块钱,对于有两个孩子还要租房生活的家庭来说难以为继。而到了深圳后,丈夫每接一次活,一天就能领到300块钱收入。“只要有活干,一个月5000块钱是有的。”杨雅兰咧嘴笑笑,“我就只能帮衬家里了,把家里搞好。”

  

其实,与丈夫重聚才是杨雅兰最欣慰的事。陈以军落脚深圳不久,杨雅兰在抖音上更新了一段视频:这天陈以军下班早,回家的时候女儿帮忙开门。陈以军小心翼翼地刚推开一条门缝,就看到两个杵在门口咿呀学语的孩子抬头望着自己笑。这天晚上换陈以军下厨,掂锅,下料,翻炒,一盘鸡蛋火腿炒粉热气腾腾地上了桌,虽然“味道难以琢磨”,但一家四口吃得乐呵。视频介绍里写有一句话,“他在深圳打工,我便带着两个孩子跟着他,一家人在一起才像个家。”

  

时间久了,这种用短视频记录生活的方式成为杨雅兰的一种习惯。从开设抖音账号至今,杨雅兰制作上传了137个视频作品,共收获3242万多次的点赞,而她在抖音上的粉丝也随着作品的日积月累涨到270多万人。

  

商机来临:“人生中第一次穿上婚纱”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看她的作品?”市民高剑(化名)有些不解。他在抖音上快速浏览了一遍视频,一脸茫然。两年前,高剑大学毕业后辗转几座城市找工作,最后落脚深圳当一名销售员,对视频里的许多画面都十分熟悉,“这就是深圳打工族的日常生活啊”。

  

“小兰”走红,有人不看好,也有人欣赏。市民贾晓玲(化名)在抖音上关注“小兰”已有一段时间,“这两口子感觉比较实在,抖音上很少有这样的人,主要就是真实”。在贾晓玲看来,“敢于把自己的生活完全展示在大众面前,不顾大家的眼光看法,不伪装自己,这就挺厉害的。”

  

接受晶报记者采访期间,杨雅兰放置在床头的手机不断发出清澈的短讯铃声,但坐在床前的她始终无动于衷,似乎已经习惯了这些突然闯进生活的异样。“每天有很多留言,会看,但看不完。”杨雅兰笑笑说,也有人给她发私信,“比如会问锅在哪里买的”。

  

也有人看到了“小兰”的商机。杨雅兰开设抖音账号半年后,接到了第一单广告生意。那是一个睡衣广告,能赚大约1万块钱的广告费。可以为家里补充一些家用,这让杨雅兰很满足。

  

“最近还接到了一个广告。”杨雅兰突然提高嗓音,“一个免费到云南拍婚纱照的广告,后天就出发去大理。”结婚4年,杨雅兰没有穿过一次婚纱,和丈夫更是没有一张正式的结婚照。夫妻俩商量着索性趁这次机会,把这个遗憾弥补上。

  

6月10日,“小兰”照常发布了一条新视频。视频里,杨雅兰和陈以军一人抱着一个孩子兴致勃勃地走下高铁。他们住进大理的酒店,叫了外卖,吃过饭后马不停蹄地赶到婚纱店。看到一件件雪白的婚纱挂在衣橱间,杨雅兰抑制不住地发出感叹,“人生中第一次穿上婚纱,今天我也当了一回公主”。

  

在大理的日子,杨雅兰和陈以军弥补上许多遗憾:第一次穿上情侣装在街头热恋;第一次西装革履,第一次披上婚纱,拍下第一套婚纱照;第一次手牵手走进结婚礼堂,默默许下“我们一直这样幸福下去”的心愿;还有第一次求婚――在穿着婚纱的杨雅兰面前,陈以军手捧鲜花“砰”的一声双膝跪地,低下了脑袋,尔后才反应过来不对劲,匆忙抬起右膝,重新来了一次正确的求婚姿势。

  

“这就是我们热气腾腾的人生啊”

  

“虽然我们没什么钱,也不是太富裕,但是觉得这样简简单单的也挺好,也是一种平凡的幸福。”坐在10多平米的出租屋里,杨雅兰和陈以军相互对视了一眼,嘴角都露出默契的笑。

  

6月26日,杨雅兰在最新一段视频里感慨“不知不觉已经搬家两个月”。她放下手里的账单,上面记录着房租650元、水电500元。杨雅兰用手机给房东转去了费用,随后带着孩子上街买菜。昏暗的天空下起小雨,杨雅兰和孩子躲在屋檐下,直到雨停再匆忙跑回了家。傍晚,陈以军从工地下班,一进门便凑到桌子前端详杨雅兰炒好的两道下饭的辣菜。只可惜电饭锅突然坏了米没煮熟,最后临时下了一把面条代替。

  

“这是深圳的打工生活。”杨雅兰说,虽然平平淡淡,但是有家的感觉就有幸福。

  

“我们都喜欢深圳,这里确实非常热情,如果一直有活干,我们愿意长期在这里。”陈以军笑笑,眼神不自觉地落在了床头的一本电工基础手册上――最近,他在为考证做复习准备。

  

杨雅兰曾在过去上传的视频里提起,“深圳,是一座承载了千万梦想的城市”。之于他们,这个梦想里有家,有事业,还有对未来的希望。就像这对夫妻在视频里记录的那样,“这就是我们热气腾腾的人生啊!”(记者

  

陈雯莉/文 金羽泽/图)来源: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