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影视剧寿命最长、粉丝基数最大的IP是什么?
看,先生, 《盗墓笔记》 有一个座位。
那么,目前中国影视最年轻、最有潜力的领域是什么?
先生说,国漫算一个。
当它们结合在一起时会发生什么?
好好想想。
别说了,真的说了。
趁着五一假期,先生将带您了解第一款产品——。
盗墓笔记秦岭神树
广播前有一个小预告。
当时看的粉丝都很惊讶。
先生并不惊讶。
这个项目以高标准开始。
南派大叔和018年后宣布动画版。
两年磨一剑制作动画的速度并不快。
还有制作公司。
启缘动画,你们应该都熟悉这些产品。最著名的《一人之下》有很多“国漫Peak”的声音。
有诚意,有实力。
唯一让先生担心的是“偷笔”IP的种种恶行的历史。
回想一下,每次跳跃的原因是什么?
3354选角粉丝,特效钓鱼,剧情魔改.
总而言之:盗笔文字留白的想象力,与影视化呈现的现实之间的落差。.
等等。
动画有什么特点?
——为想象力松绑。
01
换书,粉丝首先关心的是还原度。
《盗墓笔记》 被选为最吓人的篇章系列的第一部动画。
脸猴,巨大的致幻青铜树,心灵实体化.
还有,最骇人的人物.
这句话一出来,懂的人都知道——。
“鼓山寺北贾庭溪,老痒他妈的缝纫机”。
先生不确定恢复的程度。毕竟这些都是本书的高潮,剧情还没有到。
就现有内容而言,主席先生可以大胆发言。
103010最基本的优点:
它很老实。
剧情大致如下:
吴邪离开了铁三角另外两个人的避难所,和法肖老痒.一起刷了一份副本
没有乱七八糟的配角和戏份,也没有随意发散,老老实实还原原著。
人物、剧情、细节都还原了。
先看人。
有强有弱。
103010年间,吴邪曾与张起灵、法特兹一起在墓前冒险,具有一定的能力价值。
但头脑还是“幼稚”。
在动画中,吴邪在关键时刻反应迅速而冷静。
只有和朋友在一起,才能挽回孩子的行为。
5' alt='翻拍一次被骂一次,“最长寿的国民IP”,这次终于翻身' />第二主角, 老痒 。
是个什么人物?
原著描写: 三角眼、高鼻梁、架一副眼镜,还戴耳环。
被吴邪古玩店里的伙计评为:“不中不洋不伦不类”、“看着滑头滑脑的,不像是个好东西”。
关键还结巴。
动画里,一个出场就还原全部特征。
甚至还变帅了……
窄巷深处,从阴影中慢步走来,戴一副茶色墨镜。
说话前嘴角一翘,老混混了。
留意一个细节:
镜头中老痒独特打光的 阴阳脸 。
当中的狡黠和神秘,也预示着。
这人不简单。
剧情,也一步一个脚印。
始于吴邪和老痒的一通电话。
后者入狱三年 ,失联三年。
再次联系还是因为绕不过去的古物——
手腕粗细的青铜树杈。
老痒与他的江西老表去倒斗,穿过气根丛生的榕树林,挖到令人兴奋的青铜器。
俩人下蛮力干了半天,只看到青铜树的树尖儿。
老痒保守估计——“起码得有三十米高”。
这……捡到宝了?!
不,这玩意儿邪乎。
老表见了就疯了,胡言乱语把以前做的坏事一五一十交代出来,直接进局子。
古物邪,俩人进山的过程也邪。
这一段,原著所有环境描写,阴森巨物,悉数亮相:
> 哇,那林子,也不知道里面有多少棵 十人无法环抱的榕树,遮天避日 ,榕树根爬满了地面,几乎没空隙可走。
> 用手电一照,原来是一个 长满青苔的石头人 ,看服饰似乎是两汉以前的风格,浮雕着十分精美的图腾图案。
> 巨大的向下凹陷的 倒金字塔形的石坑
> 出现在视野里,足有一个足球场这么大,形状就像一个巨大的斗,扣在森林的中间,坑四边的坡面给修成了阶梯,足有一百来阶,通向坑的底部。
啧啧,盗笔粉看到这一段简直全身都是鸡皮疙瘩啊。
说是“老实”,其实是《秦岭神树》的尊重与赤诚。
因为欣赏,所以不忍魔改。
因为不魔改,它便能更专注地用影像放大原著的魅力。
毕竟主创们曾在直播间里说:
> 我自己也是书粉,所以我不能忍受不还原。
02
还原Sir是放心了。
那动画本身呢?
即使抛开原著,Sir也认为它足够 勾人 。
硬件上,画风稳定。
主角配角的形象都符合人物特点,凶狠的、笑面虎的、寡言的。
什么阴谋阳谋,一个对视,就是心怀鬼胎。
打起来脸也没崩。
肢体、神情,时刻变化。
场景,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有落到地上的实感。
尤其是 墓下 。
写实+国风质感,满屏东方奇幻的韵味。
缠绕的绿藤、残破的古俑,给地下的世界增添神秘。
再仔细看——
洞口的光线和石壁的纹理,没有含糊。
当然,最惊艳还是 动作戏 。
张力足,分镜爽,还兼顾美感。
Sir就挑一场说。
吴邪和老痒游到地下湖,惊现一只巨大食人鱼。
眼前书粉最期待的奇观——
这家伙体积大、耐力强,游动带起的气流形成泡泡缠在周身,瞬间淹没弱小的人类。
吴邪被大鱼在水里顶来顶去,毫无还手之力。
千钧一发。
常年不靠谱的老痒终于靠谱一回,丢下一把三叉戟形状的小刀。
武器趁手,该吴邪反攻。
顺着气流,精准戳刺,一刀、两刀……
大鱼周身的气泡就像缠绕在石像上的绿藤,把吴邪拖入水中。
最后,吴邪和老痒联合,用小刀、用石头。
顺着游动的动势,直击要害。
什么感受?
整串动作,Sir几乎是憋着气看完的。
要知道,水下动作戏最难拍。
这一段虽不说有多复杂,但过程刚柔并济,角色打斗和水流压力相互角力。
想象力的落地。
承载着原著文字中的天马行空,怪力乱神;
更体现了创作者对“想象力”本身的信念。
说白了。
这不正是,我们曾经被《盗墓笔记》吸引的原因?
03
最后,Sir想说一种 “特质” 。
如果要用一个字形容《盗墓笔记》的特质,你会选哪个字?
Sir选 “魅” 。
单拆解这个字——一边是 “鬼” ,一边是 “花” (未,意为花香袭人)。
组合起来,字面意思:外貌讨人喜欢的鬼。
这错位的魅力,也是《秦岭神树》努力营造的氛围:
没有神鬼,却哪哪都邪乎,勾你入局。
从片头曲就开始渲染。
曲调哀转凄绝,又瘆人又潇洒。
歌词重在表现情义、人心和蒙蔽的双眼,仔细听还有点江湖味儿。
还添加了 “风水”元素 。
△ 图源:@盗墓笔记秦岭神树动画
迷途音频怪物 - 迷途
据粉丝分析,片头曲一开始的“嗡嗡”声,是还原老痒他妈死在缝纫机上时的苍蝇声。
进入剧情,这种“邪门”的氛围感营造开始发力。
第一次,用听的。
老传统,从听起来就不对劲的传说开始,一一应验。
可以闭合的峭壁“夹子沟”,一群不交流也没任何声响的军队阴沉沉地路过。
然后,“夹子沟”峭壁一闭……
人,消失了!
所谓“阴兵借道”。
第二次,用看的。
《秦岭神树》的临场感做得优秀。
色调、光线、纹理,给观众传递的就是俩字:异常。
榕树的气根盘根错节,还偏偏就是挡在他们行进的道路前。
摔倒的方向那么多,还就是跌在石头人面前,你说邪不邪门。
我们阅读原著时的恐惧,来自 “不能窥全貌” 的未知。
动画里同样贯彻这种手法——
大量主观镜头运用。
一个重要道具:手电筒(或火把)。
照亮的范围有限,偶尔照到一个写实的雕像,都被当成人脸。
第一集,老痒下“倒金字塔形石坑”前往下照,也只能照亮一半的台阶,其他一概被黑暗吞没。
什么叫深不见底?
这就是——
什么叫惊弓之鸟?
这就是——
氛围营造中,还体现动画的另一优势:
恐惧(想象)具象化 。
人在害怕的时候,一丝气流、一点声响,都会以为是“阴兵”的痕迹。
黑暗越深,想象越具体。
第五集,吴邪老痒被李老板一行人绑架,吴邪被迫当小白鼠探路。
下面深不见底,石子扔下去,只响两声就没音儿了。
他们让吴邪拿着哨子,半个小时内到底就吹一声。
不吹,老痒小命就没了。
顺着台阶往下,洞口吹来的气流,甚至脚步发出的声音,都足够用想象填满成一个恐怖的故事。
“每年初秋,地府的阴兵就通过黄泉瀑布进出两界。”
“这被关在山中的北魏军,就是自阴间返回地府的鬼兵。”
“夹子沟,就是阴兵的栈道。”
“……”
当地老人的劝告言犹在耳。
黑暗里的气流、声响已经在想象中具象化成一个个“阴兵”。
慢慢把你包围、吞噬。
这也是原作所表达的一个质问:
当人的恐惧和恶念真的化为实体,人性是否如初?
至此,《秦岭神树》前期已经超出Sir期待。
前六集,一口气刷完——
剧情不拖沓,氛围到位,细节有亮点,尤其各种名场面的展现都在线。
Sir甚至不小心刷完了后面的预告。
全都是期待中的重点场景:
有蚀九阴、黄泉瀑布、人脸猴子、千棺尸阵,以及神树全貌……
不过Sir还是得提醒。
后续还要理智观望,注意避雷:
比如,剧情会不会突然跑偏,会不会突然注水,会不会加入奇奇怪怪的支线……
毕竟,这都是我们当年踩过的坑。
《秦岭神树》诚然算不上多豪华的视觉体验。
但它却做到了许多大制作没做到,或不屑于做的事情。
回归故事本身。
不作妖,不画蛇添足,不急功近利,同时,保有自己的冲劲。
这才是IP改编的本源所在。
在Sir看,这是国漫又一次进步。
它用自己的诚意,争取到跟一个偌大IP平视的机会。
如果说《秦岭神树》掀起的,是一阵年轻的复古浪潮。
Sir希望。
这浪,越高越好。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北野武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