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从跑步起家的体育用品巨头,耐克一直对跑步这个领域情有独钟。另一方面,耐克还有一条产品线,可以覆盖从入门级爱好者到顶级运动员。因此,从体育营销的角度来看,能够吸引大量跑者和专业运动员的马拉松赛事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营销场景。
说起耐克在马拉松领域的营销活动,印象最深刻的是在2016年12月。
突破2计划于5月宣布。今年5月,这一赛事登陆意大利蒙扎,马拉松明星埃鲁德基普乔格和莱利萨参加。
德西萨)和泽森内塔德塞制造了三支箭,他们一起向跑进2小时的目标发起了冲击。
遗憾的是,三人中第一个到达终点线的基普乔格跑了2小时25秒,以微小的劣势错失了这个进球。尽管如此,这一事件还是为耐克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事后,老对手阿迪达斯也在推特上优雅地表达了对这一事件的敬意。
当然,这只是耐克马拉松营销的一个缩影,其在国内外马拉松赛事中推出的营销策略也值得关注。今天我们就以美国和中国的马拉松赛事为背景,来看看耐克交出的营销答卷。
得益于运动习惯的广泛普及和公路跑步行业的发达,美国马拉松项目无论是数量还是运营水平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在马拉松赛场上,世界六大大满贯赛事最为著名,其中有三个来自美国。它们是波士顿马拉松、纽约马拉松和芝加哥马拉松。同样来自美国的耐克不会错过这样的优质资源。2008年4月,耐克与芝加哥马拉松达成赞助协议,成为该赛事的官方赞助商。
芝加哥马拉松创立于1977年,是美国三大世界大满贯赛事中最年轻的一个,但其发展速度不容小觑。从2008年开始,耐克每年都会为赛事推出主题产品,包括马志主题的跑鞋和t恤,成为全球跑者的年度期待。与此同时,耐克还在每年比赛前在芝加哥举办为期17周的马拉松训练营,帮助跑者为芝加哥做好准备。
这个训练营只是耐克推广新产品的绝佳平台。在2008年的训练营中,耐克投放了自己的新产品——耐克运动手环(Nike)。
SportBand),可用于监控跑步者的跑步时间、距离、步幅频率和卡路里消耗。此外,耐克还在当年的训练营推出了耐克。
蔻驰系统,跑步者可以设定5公里、10公里、半程马拉松和全程马拉松的目标,系统会自动为他们设计训练计划。同时,该系统还可以引导跑步者进入耐克的在线跑步社区,为他们提供社交场景。
当然,象征着健康生活方式的马拉松,除了是产品展台之外,也是开展公益营销活动的好去处。2014年,耐克和马志冠名赞助商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美国)与美国艾滋病预防组织(RED)联合发起了一个名为“TURN YOUR MILES”的项目。
(RED)”,而这一次,活动的范围也扩大到了国际水平。
转动你的里程
(RED)是一项为期八周的运动,鼓励世界各地的步行和跑步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为拯救生命和带来重大变化做出贡献。跑步者只需登录耐克官网即可加入(RED)。
锻炼身体,下载Nike Running应用,然后使用该应用记录你的跑步情况,参与活动。每个跑步者都跑每一英里,美国银行。
美国)将捐赠40美分,最高可达100万美元,以支持阻止艾滋病毒母婴传播的计划。
虽然在合作的时候,耐克表示很乐意通过赞助芝加哥马来人来为芝加哥近100万跑步者服务,但这可能不是他们唯一的目的。作为马拉松大满贯赛事之一,马志的影响力并不局限于芝加哥,而是遍布全球的跑步圈,这自然与耐克的全球市场不谋而合。然而,仅仅依靠马志是不够的。开拓海外市场,深入目标市场永远是更好的选择。
我们来看看耐克在中国跑步市场的动作。令人惊讶的是,耐克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也来自马拉松赛事――有资料显示,早在1982年,耐克就赞助了第二届北京马拉松赛事,为赛事提供运动服、袜子和跑鞋。可以说,正是这一举动让耐克在中国消费者眼中声名鹊起,成为后续营销策略的开端。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2007年,耐克和马贝已经成为各自领域在中国市场的佼佼者。这时,双方又一起开始了新的征程。在当年的比赛中,耐克牺牲了自己最好的广告和营销策略,为马贝推出了一系列创意平面海报。这套广告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被各界网友转发,让耐克在比赛中赚足了存在感。虽然这种赞助状态在2010年被阿迪达斯夺走,但耐克的广告营销依然令人印象深刻。
五年后,耐克回到中国总部所在地上海,与上海马拉松展开为期四年的合作。2016年,耐克续约5年。自2012年以来,耐克每年都推出不同的营销活动来激励跑步者。从2012年开始,
2013年的“上海只向前”,2013年的“跑步时你就知道”,2014年的“跑步时你就着迷”,耐克试图从不同角度激励上海市民参与跑步。
到了2015年,耐克的营销活动开始从“精神层面”向“物质层面”拓展。除了平时的线上内容和活动,耐克还。
在当年的上海马拉松赛前夕开启了上海耐克世纪公园跑步体验店,为跑者提供了一个购买马拉松装备的新去处。同时,跑者也可以在此报名参加耐克推出的马拉松训练课程,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备战上马。除此之外,耐克还招募了144名成绩优异的领跑员,以帮助不同水平的跑者完成全程比赛。在此后的两年中,耐克的营销重点逐渐转向了为赛事寻求新突破。2016年,耐克将全新升级的Nike+跑步应用软件融入了赛事当中,协助上马实现数字化国际马拉松的转型;今年,耐克又在参赛者服务上找到了新的突破点,不仅为参赛者推出了定制手环,还在本次装备包中的比赛T恤上加入了特别设计,以鼓励每一位跑者在完赛后,写下自己成功突破挑战后的战绩,强化跑者在参赛过程中的成就感,以及他们与耐克这一品牌之间的情感联系。
这一系列的营销活动,让耐克逐渐锁定了中国国内跑步市场的领先地位。有数据显示,在2015年的中国运动服装领域,Nike拥有零售市场份额的14%,而在这家世界体育用品巨头未来5年500亿美元的销售计划中,跑步类产品的销售额将达到75亿美元。
由此看来,Nike不惜重金投入马拉松营销的做法也就不难理解了。但仍需注意的是,在过去几年的“马拉松热”的淬炼下,国内的跑者的专业度不断提升,因此,他们在选择马拉松装备时也越来越理性甚至挑剔,此时,情感导向的营销活动是否能够继续奏效便成为了一个疑问。那么在这一新趋势下,马拉松营销又该怎么做?耐克需要考虑的事情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