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黄瓜直播怎么解绑手机号 西瓜视频手机号码解绑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日讯。   

  

  “西瓜蒂突出是药”、“番茄胶囊肉分离是药”、“黄瓜粗糙致密,其中使用激素”.随着市场上季节性瓜果的大量出现,一些关于如何挑选蔬菜水果的说法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并不都是正确的。对此,来自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杭州)。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专家。   

  

  “催熟的西瓜,瓜蒂突起、籽儿是白的” 说法太绝对   

  

  经济日报-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网上有一些关于西瓜催熟的说法:瓜蒂突起是催熟的,正常的西瓜是扁的或凹的;成熟的西瓜种子是白色的,黑白种子分布太明显。   

  

  对于这些说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杭州)主任王强表示,“瓜地突起”的观点是错误的。西瓜的形状和瓜蒂突起是否属于西瓜品种的特征形态。除了发育过程中受各种条件影响的少数畸形外,正常西瓜都有自己的特征形态。以个别畸形西瓜为普遍现象,通过媒体广泛传播,是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即使使用乙烯利催熟西瓜,能抑制内源生长素的合成,促进果实成熟,也没有改变西瓜形态的报道。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研究室主任徐东辉也表示,西瓜脐部凹陷程度主要反映西瓜的成熟度和品种特性,与是否用药关系不大。   

  

  至于“成熟的西瓜种子是白色的”的说法,王强说,实验证明,用乙烯利催熟西瓜时,如果催熟前果肉还是白色的,催熟后会是红色的,种子还是白色的。如果催熟前果肉中心是红色的,那么催熟后西瓜果肉全部是红色的,中心种子黑色,外围种子白色。   

  

  但这并不意味着“白籽西瓜正在成熟”。根据王强的说法,在自然成熟的西瓜中,未授粉的枯萎种子只有种皮,成熟后是白色的。   

  

  徐东辉还指出,不能根据瓜子的黑白来判断西瓜是否使用膨润剂。采摘过早也是市场上西瓜出现白籽的主要原因之一。   

  

  王强还总结道,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西瓜都是自然成熟的,设施和区域的栽培调控可以实现西瓜的年自然成熟。自然成熟的西瓜是甜的,但是催熟的西瓜是酸的,所以不需要催熟。在“先试后买”的市场背景下,催熟西瓜是瓜农破坏自己市场的做法。   

  

  “西红柿囊肉分离,泛红但较硬就是打药的” 不科学   

  

  王强说,番茄“胶囊与肉分离”“红皮绿肉”的原因是,一些需要长途运输的番茄,通常在未成熟时采摘,以保证一定的保质期,成熟度低,绿色部分较多。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催熟未成熟的绿色番茄,会使其不断着色,在完全进入成熟期前,变成“蒴果-肉分离”和“皮-红-肉-绿”的番茄。这种现象反映了番茄的成熟,不应该是安全问题。   

  

  徐东辉说,番茄蒴果肉分离也可能是光照不足、养分供应不足、施肥不当、外界温度过高、水肥施用不当等原因造成的。   

  

  对于红而硬的番茄,徐东辉表示,这种番茄本身没有问题,是品种改良的结果。如今,大多数番茄品种都是硬果品种。因为它们适合储存和运输,产量高,保质期长,而且商品卖得好,菜农和商贩都愿意种植和销售。软果品种虽然口感好,但不耐贮运,产量低,保质期短,只能就地生产供应。   

  

  “黄瓜尖儿有突起就是打药的;黄瓜刺耳多且密集就是用了激素” 不完全对   

  

  王强说,当黄瓜尖有疙瘩时,确实可以使用2,4-滴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但市场上很多黄瓜不使用这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此外,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杭州)对黄瓜中2,4-滴残留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慢性膳食暴露低于安全参考剂量。因此,涂抹2,4-滴黄瓜是安全的。   

  

  徐东辉说,黄瓜是我国的主要蔬菜作物,栽培范围广,栽培模式多。在每年的生产过程中,病虫害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农药、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中。   

  

  至于“黄瓜刺痒而密,即使用激素”的说法,两位专家都表示,黄瓜刺痒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无关,主要是由品种特性和栽培环境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