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三大运营商来说,用户是最重要、最基础的资源。虽然运营商对用户总是抱着“霸道”的态度,但他们也在竭尽全力争夺用户。为了把用户绑在自己的“战车”上,运营商的套路可谓层出不穷。在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下,用户总会跳进一个又一个大坑!当你以为知道了运营商的一些套路,运营商就会玩更多的套路,让人防不胜防。
例如,“篡改”手机号码就是运营商最好的招数之一。毫无疑问,手机号码是三大运营商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尤其是作为一个不可多得的手机昵称,因其独特性、特殊性和丰富的“幸运”含义,成为运营商吸引用户的关键资产。
因此,为了突出手机昵称的特殊地位,将高消费用户留在自己的平台上,运营商往往会根据手机昵称的稀缺性进行分类。同时,运营商会根据不同档次附加各种消费需求。比如每个月花XXX元,在网上花XX年。而最坑的,自然是终身保底消费!手机号终身保用套餐签约后,用户如果不想放弃美好的手机号,只能永远使用某个运营商的服务。
更有甚者,用户从此被运营商任意“揉捏”。比如五六年前签的终身保底套餐,如果只有1G流量,每月388元,运营商可能到现在都不会更改套餐内容。
当然,如果用户签订终身保证合同,也不能说运营商违约。但事实上,这对用户完全不公平。经营者的这种行为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属于霸王条款。但是,运营商“虱子多了”,做的“霸王事”多了,似乎不在乎多一两个。
在提速降费、取消语音和流量漫游费后,运营商下一步要深入实施的是“转号入网”。当其他用户可以随意切换网络时,签订终身保证合同的用户将受到限制——运营商不会放过有这么多钱的用户。所以手机号的终身保障其实是未来办理端口号转移的最大障碍。
和终身消费类似,保险行业也有一些套餐,有些也会给用户带来困扰。真的是时候清理这些终身消费了。消除不公平的终身消费,保持合理的终身消费,是人民权益的最大保障。(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