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购买行为和购买意愿,短视频营销的特点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导读:9月27日,我与通道协会携手,共同探讨在存量经济时代如何用品牌IP打造柔性增长,分享了5个底层认知和3个实践案例。直播结束了。现在,我们将把分享内容整理成文档,与业内朋友进一步探讨。   

  

     

  

  主持人:黄尧(同创市场副总裁)   

  

  嘉宾:周(小知识产权实验室创始人)。   

  

  # 1.品牌IP入门科学。   

  

  ## 1\.一句话介绍小IP实验室及其主营业务。   

  

  肖IP Lab:专注于品牌IP解决方案,深耕儿童与教育13年,提供IP战略、IP创意、IP设计、IP运营等服务,为新东方、保利商业等上市公司及数百家中小企业提供品牌IP相关服务。   

  

     

  

  ## 2\.用一句话介绍雨果自己。   

  

  2008年开始从事品牌IP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将品牌IP应用于特定行业。深耕四大板块:高校师资、少儿内容创作运营、K12教育产品开发运营、百万家长私域建设运营。在这个过程中,我踩了很多坑,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现在还在积极学习和探索。   

  

  ## 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品牌推出自己的品牌IP形象?   

  

  有些企业以前用过,但近年来越来越多。比如儿童在线教育品牌几乎“齐刷刷”推出了自己的品牌IP形象。   

  

  我们熟悉通过投入来实现业绩增长,这是一种很容易量化的刚性增长模式。而品牌IP则是通过提升品牌亲和力、认可度、感知度等因素而形成的一种灵活的增长模式。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商家推出品牌IP?原因是:在增量经济时代,企业无需太多创新就能实现良好增长。但是现在很多领域都进入了存量经济时代,企业需要思考更多的策略,尝试更多的方法来实现增长,品牌IP就是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 4\.为什么以前叫“企业吉祥物”,现在叫“品牌IP”?   

  

  两者都是代表企业或品牌的卡通形象,过去被称为“吉祥物”。2015年IP概念逐渐流行后,越来越多的商家将“吉祥物”称为“品牌IP”。主要原因是市场的变化推动了经营理念的转变。   

  

  “吉祥物”是企业好运的象征,代表着企业的意志和卖家的视角。   

  

  “IP”是消费者认可和信任的象征,代表消费者的意愿,是购买者的视角。   

  

  目前主要是“买方市场”,而“吉祥物”叫“IP”。其本质是商家从“卖方视角”向“买方视角”的转变,在互联网领域也称之为“用户思维”。   

  

  ## 5\.品牌IP的主要价值是什么?   

  

  IP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品牌维度、产品维度和资产维度。   

  

  1)品牌维度:'s品牌提升的四个要素:亲和力、认可度、感知度和延展性在此不做讨论。   

  

  2)产品维度:改善了产品的用户体验。   

  

  在实物产品中,主要体现在产品外观、包装及相关材料上,在软件产品中,主要体现在贯穿整个产品的虚拟人物上,可能是导游、老师、小英雄及其冒险的动物朋友,无论是实物产品还是虚拟产品。品牌IP最重要的价值是赋予故事和情感,从而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   

  

  3)资产维度:品牌知识产权属于企业无形资产。在一定程度上,企业对品牌IP的投资可以理解为“投资”而非“费用”。   

  

     

  

  ## 6\.使用品牌IP时最大的坑是什么?   

  

  说到品牌IP,很容易想出“打造下一个欢腾”、“打造中国的迪士尼”、“打造中国的传奇联盟”这样的创意。根据我的观察,大多数有这些想法的项目都是死的。这也是我掉过的最大的坑,发生在2012年,但至今很多商家都提出了类似的想法。   

  

  IP可以分为两条路线:【文化产业IP】和【产业文化IP】。前者先用优质内容作为文化,成名后逐渐与周边产业结合,如哆啦a梦;后者先有自己的产业,将IP融入产业,逐渐形成文化。有了文化之后,促进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比如你好。   

  

  凯蒂.   

  

  打造品牌IP。   

,首先需要分析清楚,要走哪条路线,是【文化产业IP】还是【产业文化IP】,这一点至关重要。对于产业型企业,从企业基因出发,大部分要走的都是【产业文化IP】路线。

  

PS:你的品牌IP不是要成为“下一个XXX”,而是应该成为“更好的自己”。

  

## 7\. 品牌IP有哪些应用层面?

  

产业型企业打造品牌IP,我的建议是根据实际情况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具体我将品牌IP的应用分为三个层面:视觉层,运营层,及理念层。

  

1)视觉层:

  

顾名思义,将品牌IP应用到整套视觉系统中,也就是在企业的VIS中融入品牌IP的元素,让企业更具亲和力、识别度、感知度及延展性。绝大部分的商家对品牌IP的应用在这个层面做好就足够了,就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了。

  

2)运营层:

  

将品牌IP应用到运营层面,例如:“三只松鼠”的网店客服称呼消费者为“主人”,“小鹅通”官方与客户聊天的过程中大量使用自主IP表情包,“上海1088广场”用自主IP组织系列主题活动将品牌IP应用到业务链条的运营中,提高业务链条的运转效率。

  

  

3)理念层:

  

以上两个应用层面属于同一种生意模式,该模式的核心价值链条围绕“产品/服务”而建立,IP扮演的角色是“营销加速器”,作用是提高核心价值链条各个环节之间的转化。

  

  

相比之下,【理念层】是另一种生意模式,该模式的核心价值链条围绕IP而建立,所有内容输出和商业行为都以塑造IP为基础,例如巧虎、碰碰狐、朵拉等,这类IP基于教育理念及泛教育内容而生,旨在成为亲子家庭的超级符号。教育产品是此类IP的基础周边产品,但此类IP的商业变现不局限于教育品类,可辐射到目标人群的其他需求,例如玩具、童装、儿童洗护等。

  

# 二、品牌IP实操案例

  

## 1\. 线下连锁 X 品牌IP

  

介绍“呀酷机器人”的案例,大部分读者应该没有听过这个名字,它是扎根在三四线城市,深耕STEAM教育的一家教育机构,经营理念和课程体系都很接地气,一开始只有几个校区,近些年来随着STEAM教育的流行,呀酷顺势做拓店和加盟。在执行的过程当中总感觉缺点东西,“呀酷机器人”除了品牌名有特色(闽南话是”很棒“的意思),其他的优势都难以直观体现出来。

  

  

晓IP为“呀酷机器人”做了品牌IP解决方案,首先在视觉层面融入了品牌IP,然后应用在校区环创、招商加盟物料、招生物料、课件、周边礼品等,对外呈现专业的、统一的视觉形象,品牌的差异化一下子突显出来。

  

  

除此以外,拍了一系列STEAM的短视频,每集邀请一位学员,现场讲解和组装STEAM作品,IP人偶在视频中充当小导师…视频在抖音推出,并做区域流量投放,效果不错,大大提高“呀酷机器人”在该区域的品牌知名度。除此以外,IP人偶还经常在校区附近的社区做活动,增加曝光。有了信任基础,校区招生和发展加盟店就更顺利很多了。

  

## 2\. 虚拟产品 X品牌IP

  

介绍”爱学班班“的案例,它是一款教学管理类软件,属于2B类的产品,这个领域早期是“三分产品,七分渠道”,现在是“七分产品,三分渠道”,所以各大”玩家“都在想办法提高产品竞争力。

  

这类产品在“功能模块”和“操作体验”连方面的很难拉开差距,而渠道竞争则越来越激烈。”爱学班班“创始团队决定用品牌IP提高软件的可感知度及用户体验。

  

  

正如前面提到,品牌IP在产品维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提升用户体验,赋予产品故事与情感。在”爱学班班“的项目中,晓IP的做法是:根据学生群体的审美偏好,设计了一些列IP角色,并设定故事背景,然后将这些角色应用到软件的UI和内容中,例如提供了六十种头像,分别是勇士、公主、法师等有趣的角色,孩子可选择喜欢的角色作为头像。

  

另外,晓IP还设计了一百多个课堂互动特效,例如“回答正确”,大屏幕中会显示对应的特效,提高课堂的互动性。还有开发了一系列的实体教具,提高整个软件的感知度,也通过IP赋予了软件情感及故事。

  

## 3\. 私域X品牌IP

  

从2017年开始,我们一直在耕耘一个家长平台,基于微信生态的,目前有两百多万的家长用户,用户集中在珠三角地区。

  

在微信公众号还有红利的时候,我们找到了“升学政策解读”这个刚需点,以这个点延展了许多内容,通过线上和线下联动,裂变增粉,然后再将公众号的用户导一部分到个人微信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从整个新媒体行业来看,公众号的各项数据是不如前两年的,不过我们还能保持较好的粘性和活跃度,公众号互动数据等还有较大上升,主要是我们一直坚持用产品化思维和品牌思维进行运营。

  

产品化思维,就是我们将公众号和小号一起当成一个产品看待,注重功能性,满足家长的升学需求场景,不断强化,并且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例如:用户进入公众号输入某个关键字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信息。

  

品牌化思维,就是从命名,到排版,再到品牌物料等,我们一开始就很注重公众号品牌调性的培养。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一个IP形象,它在推文出现,在短视频出现,也在产品中出现,将家长对我们的信任不断积累到这个IP符号上,这个IP有了信任就有了价值,它向客户推荐商品、图书、营地、课程等,转化率比较高。

  

作者:周佳晓,晓IP实验室创始人,91教育首席增长官,研究IP化+品牌化+游戏化。

  

本文由 @周佳晓Hugo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