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营销宣传语,短视频营销毕业论文 -广告-推广

  

  编辑导语:随着时代的变迁,每个时代人们所说的语言或多或少都有所不同。00后也是如此,他们的一些语言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圈。而00后的“黑话”背后体现了什么?也许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机会。   

  

     

  

  这些话只有00后才能给出准确答案,甚至即便是00后也很难全部搞懂。但很显然,它们正在变成一种网络仪式,帮助00后获得自我。   

  

  “我说,一个瑶瑶不要再瑶瑶了,能不能别再辣菜帅哥了?Ysms在sj家粉头上找虐?你是nh还是tc还是top?Tj,tb和dyj不要再来fj了,不要给ky发个人博客,做fqjc?……"   

  

  这篇写于2020年3月16日的网络演讲,至今仍萦绕在每个微信群和QQ群,而货代的下一个问题几乎总是:00后你会这样交流吗?你能看懂吗?   

  

  2018年以来,随着第一批学生00后进入大学校园,他们奇怪的话语方式开始引起媒体的关注,一度被称为“黑话”。学者倪的论文《00后网络“黑话”传播机制研究》显示,截至2020年2月,百度已收集相关新闻报道5800余篇,截至2021年5月,百度相关网页122万个。在豆瓣上,有一个专门讨论00后“黑话”的群体,名叫“村通”。com-网络俚语指南”,参与人数已超过14万。   

  

  大多数媒体认为,每一代年轻人都有自己的语言,所以没有必要对00后的“黑话”大惊小怪。毕竟90后也有火星人的著述,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会自行其是。   

  

  然而,经过长期观察,人们发现00后“黑话”的一些特点,是以往不具备的:   

  

  *极难理解和适应大规模传播的需求;   

  

  *广泛使用拼音,歧义太多;   

  

  *与90后相比,比如感知不清、人的难处和拒绝,创造力似乎更弱;   

  

  *咄咄逼人,更多的是“相互干涉”。   

  

  通过这些“黑话”,00后想表达什么?他们是哪一代人?   

  

  #一、00后是缺失的一代?   

  

  “我一直想弄明白00后我在想什么。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想通。”精英说。   

  

  精英是一个网名。作为90后,他做过记者、非虚构作家、编剧、销售、家教等10多种工作,现在是出版人。从去年开始,他开始关注00后,在他看来:   

  

  00后似乎失踪了。   

  

  所谓“缺失”,就是00后是一个异常沉默的群体――没有文化代言人,很少发出自己的声音,不抱怨,不反抗,不说话.……精英惊讶地发现,   

  

  虽然年龄相差不多,自己却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00后精英特意加了一个QQ群。潜水2个月后,他意识到这是一个“扩大群体”,即互相介绍关系、扩大影响的群体。因为可以扩展对方的好友列表,所以简称为“扩展群”。在没有新资源的时候,群友们经常做的就是“互相夸奖”。   

  

  “互赞”的方式也令人惊讶:如果有网友在群里说今天天气真好,其他群友会立刻附和他,异口同声地赞美天气。如果有人在群里发了自己的文章,大家都会点赞转发,但其实真正写东西的人很少。大家都沉浸在“吹牛”的氛围中。   

  

  这种“互赞”似乎成了一种仪式。群主对每个新群成员的唯一要求就是:不要乱登广告。   

  

  在这些群体中,“黑话”成为了00后网民交流的主要工具。起初,Elite以为是一种社会方言(即同一社会群体之间使用的特殊语言),但他很快发现,即使是00后,他也不能完全掌握“黑话”,对同一个词往往有不同的解读:比如yyds,有些被解读为00后的“永恒之神”,有些则被解读为00后的“永远单身”,此外还有“友谊大厦”和“友谊大厦”。   

  

  Elite无数次转发了这篇文章开头的奇怪语言。在网络上,有些人试图“翻译”,但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人能完全理解。   

  

  “这段话来自饭圈,但我不混饭圈。”我们试着把这个问题抛给一年级的男孩Marico。他有两个微信号和四个QQ号。Marico说,以前的“怪文”他只能看三分之一,比如pljjplmm的意思是“漂亮姐姐,漂亮姐姐”,nbcs的意思是“nobadycares”,ky来自日语,大概意思是“没有味道”。   

  

  正如Marico所说,“俚语”确实与饭圈有一定联系。   

  

  众所周知,与传统粉丝不同,饭圈极其团结,集体行动强烈,自上而下充斥着各种层面。或许正因为如此,他们也是创造“黑话”的主要群体,并被认为是网络语言的半壁江山。他们创造的语言充满了排他性:   

  

  要说的话,只想说给懂的人听.   

  

  # 2.因为孤独,圈地是自萌?   

  

  针对饭圈和很多00后圈子的流行,有不少学者指出,这是00后“圈地发芽”盛行心态下的必然结果。   

  

  00后为什么要“圈地自萌”?张旭东   

等学者在2017年发布的《从“90后”到“00后”: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

  

首先,00后远比90后的功课压力大。

  

在学习日,00后上课外班时间平均为0.8小时,是90后的2倍,休息日上课外班的时间则是90后的3倍;00后每日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的高达57.0%,较90后高6.2%;即使是休息日,也有34.5%的00后睡眠不足9小时,比90后”多1.7%;随着负担加重,出于造福社会、喜欢读书、提高自己而学习的00后比90后减少了4.7%,随着竞争压力加剧,大多数00后的学历期望是硕士生,比90后更高。

  

其次,00后更孤独。

  

00后是所谓“独二代”,他们的父母多是当年的独生子女。从调查看,00后倾向于“为社会做贡献”的比例相对90后下降了14.1%,对“事业成功”的期望值也下降了6.6%,但在“有知心朋友”的选项中,他们竟然比90后高出了7%。

  

Marico上初二时一度想放弃学业,在代课老师帮助下,对学习又产生了兴趣。最吸引Marico的是,这位老师管他叫“M哥”。初三时,代课老师离开了学校,但在打游戏时能碰上,他们常常组团作战,配合不佳时,Marico还会批评老师技术不好。

  

作家郝晓辉表示:成长过程中,同伴教育非常重要,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大哥式人物的关照,并以他的行为方式为榜样。许多独生子女缺失了这一环,“独二代”也存在这一问题。

  

调查显示,75%的00后渴望友谊。正如前面提到的调查表明:与90后相比,00后虽然对勤劳、节约、宽容的“传统价值观”认可度降低,但对“责任感”“公正”“合作”的认可度更高。

  

“00后可能比任何一代人更渴望同伴,只是没有满足的机会,他们只好‘圈地自萌’。”郝晓辉说。

  

# 三、“黑话”让00后找到自己

  

渴望同伴,是00后的集体无意识,推动他们采用各种方式来补偿。

  

Will正上初三,像许多00后一样,他也喜欢用QQ。他说:“我的好友都在QQ上,因为爸妈经常在微信问这问那,每次都感觉是在接受盘问。”Will还提到父母经常给他发送的表情包――自以为很幽默,其实“土嗨”至极。另外让Will、Marico共同烦恼的是,自己的手机随时可能被父母偷看。

  

与父母“隔离”,这也成为00后创造和使用“黑话”的重要目的。

  

00后“黑话”的优点在于,比上一代人用的“火星文”更难懂,比如dbq(对不起)、ssfd(瑟瑟发抖)、bhys(不好意思)、bdjw(不懂就问)等,不只是输入方便,更重要的是,

  

这些词只在相互约定的环境中才有意义。

  

其中最有“黑话”含量的是“买橘子”――来自朱自清散文《背影》,文中记录离别前,父亲坚持要给儿子买橘子。只有学过这一课的人,才知暗含其中“我是你爸爸”的意味。

  

小圈子中通行的“黑话”,给了00后以身份感。倪璐瑶在《00后网络“黑话”传播机制研究》中所指出:陌生人申请入QQ群时,通常要回答一些基本问题,如“国际三禁哪三禁”“语C是什么,列举常用套”等,回答错误者将被拒绝。

  

所谓“国际三禁”,即娘(过于女性化)白(不懂规矩的新人)苏(玛丽苏,即过度自怜,男女均有);“语C”指文字cosplay,“常用套”有古原(古代原创)、现原(现代原创)、古玄(古代玄幻)、西幻(西方玄幻)等。

  

只有00后才能给出准确答案。显然,它们正在变成一种网络仪式,帮助00后获得自我。

  

对于“黑话”,不少媒体担忧其可能会对汉语造成冲击。但学者许晴则认为:“这种略缩语的影响力不会特别大,英文字母略缩语存在先天劣势,和汉语本身的语言文字系统差距太大,很容易产生排异,增加了进入主流文化、被标准汉语吸收的难度。”

  

因此,许晴倾向于把这种文化现象看作现在低龄网民的一种社会方言,并认为会随着他们的年龄增长、兴趣变化而逐渐消失。

  

# 四、“黑话”背后的“蓝海”

  

“00后正在改变传统商业的玩法,只是许多人还没意识到这一点。”北京某文化公司总经理海燕说。海燕在出版业工作多年,从2019年起,面对出版业日渐增加的困难,他试图向网络教育转型。2020年,海燕将一个英语培训视频账号从零粉丝,“养”到了21.6万粉,几个月下来,收入超百万。

  

但让海燕困惑的是,他很难找到00后用户: “似乎人人都在问,00后去哪儿了”。

  

一个偶然机会,海燕被拉进一个00后的微信群,大家得知他是出版界的老人后,不仅热烈欢迎,而且希望他能做个在线系列讲座,并将该讲座包装成商品,群员们来代销。刚开始,海燕没太当真,但很快便发现了其中的商机。

  

生长在数字时代的00后喜欢原地拉群,他们习惯于被分割在一个个小圈子中,或因如此,外界很难看到他们的需求以及消费偏好。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确实代表着某种商机――与90后不同,

  

00后对经验的接受度特别高,特别愿意为此付费。

  

英语培训也好,出版业多年从业经验也好,熟悉人力资工作流程也好……不论在哪个行业,只要经验够,00后都可能买。

  

“甚至咱俩这么聊天,00后都会花钱买,他们不觉得不划算,”除了买,00后只要认为你的经验好、有市场,他们还愿意主动担任分销角色。“原来00后们都躲在这里,这就是未来的希望。”海燕说。

  

作者:唐山;公众号:腾云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SB6gy9Jouo4D0jQxPZ7Dw

  

本文由@腾云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