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们谈到资产负债表。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财务报告的下一个重要部分——损益表。
利润表是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部分,也是最能体现公司创造价值能力的部分。它能反映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绩效。
损益表的一般形式。
这是利润表的基本构成,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以及各种费用、利润、投资收益等。
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其中销售费用包括工资福利、广告费、佣金和代理费、业务推广费用等。主要是宣传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股权激励、折旧和摊销、董事会员费、保险费和证券管理费。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收入和支出、汇兑损益和银行费用。
在分析利润表时,要关注公司的历史业绩,看它是一直在增长、下降还是相对稳定。当然,成长阶段的企业价值最高,但有些利润下滑的企业却不能一棍子打死。我们应该从报表或各种公开信息中找出原因,看看它们是否对公司利润产生长期不利影响。当然如果能看到未来最好,因为股价代表了市场对企业未来的展望和预期。但如果看不到未来,历史数据会为你提供非常重要的参考和判断依据。
如果公司规模大,利润稳定,创新力和能力低,或者行业本身的创新空间小,边际效益越来越低,就意味着企业已经到了衰退期。如果是这样的公司,除非有护城河,否则一定要谨慎投资。
还有,你要关注的是营业利润,而不是利润总额,因为营业利润是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可以反映公司的经营情况。如果企业的利润主要来自与子公司业务无关的营业外收入或投资收益,则意味着企业主营业务经营不理想,对股东也不利。由于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不可持续,这并不能反映公司的业务经营能力,只能说明公司主营业务经营不理想。一旦出现这些非营业收入问题,股东可能会遭受损失。
在计算内在价值时,折旧也是一个重要的数据,因为像折旧和摊销这样的项目不是实际费用。可以理解为固定资产或设备成本的摊销,所以在计算所有者利润时,要加上折旧,减去正常的资本支出,这才是企业真实的经营现金流。所以,虽然有时候闲置资产的巨额贬值会拖累公司利润,从而降低股价,但实际上公司的正常经营并没有受到影响,所以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低估,这是由只关注最终账面利润的盲目股市决定的。
但是,资产减值损失确实是一种损失,比如各种应收账款的坏账。但在某些情况下,减值损失并不频繁,而是在特殊年份的特殊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在某一年,净利润会因资产减值而下降。要看原因以及是否对公司利润产生长期不利影响。如果没有,也不用太担心,但要注意一些企业将应计入利润表的长期存货减值损失计入盈余项目,从而夸大净利润的情况。
但是,一些企业会计人员通过筹集大量的预提费用来生成递延所得税资产,以达到减税的目的,这是一种正常的会计处理方法。虽然会减少账面利润,但实际上对股东有利。因此,在分析公司的盈利情况时,要注意利润表中的各个方面,是通过各种会计手段故意夸大利润还是对利润谦虚(实际上是实际利润大于账面利润)。因此,在分析公司价值时应该使用所有者利润,
与利润表相关的几个重要盈利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等。当然,这些指标要关注动态,才能反映企业的成长性和成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