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成功的第一要素是坚持,用我的话说就是“一根筋”。坚持不是固执,而是执着的心态,灵活的思维,简单的性格,聪明的大脑。
作为第一代互联网人,我投资20年以来,对互联网、战略投资、并购、创业都有所了解。
作为互联网演进的见证者,唐见证了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变迁。作为从思科到微软、百度等多个行业巨头的投资掌舵人,他用无数的实践经验构建了自己的投资方法论。作为投资过满帮、作业帮、霍拉拉、字节跳动、厕神数据、推理科技、召唤阅读、奴美科技、冠源数据、云讯科技、三头六臂、洛实机器人等明星企业的“企业家捕手”。他也是千千万万创业者中的一员,他们深知创业的艰辛和秘密,对如何在创业中取得成功有着深刻的理解。
他用“从‘四菜’到‘大杂烩’”的生动比喻,简洁地总结了互联网发展史,并表示互联网入口的核心是高频与低频的叠加与融合。互联网的发展是不断进化的,他成功的秘诀永远是牢牢把握对商业本质的理解。结合自己在思科、微软尤其是百度的投资经验,他指出,战略投资并购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不仅要强化核心业务能力,更要提前谋划,着眼未来。他通过多年考察企业家的经验,总结出企业家成功的要素和核心能力。
对互联网行业的了解。
互联网的本质是链接和信息互联。链接会产生很多效应,包括时空变化、协同效应、聚集效应等等。
人类历史经历了三次重大的生产力或工具性技术变革:第一次是冶炼技术的发明;二是以能源、机械、化工为代表的工业革命。第三次是信息革命,它连接了信息的孤岛。每一个跨度都是一种联系,从人-
马-车-互联网,每一个拐点都会涌现出几位核心领袖或成功的代表公司,值得学习和分析。
链接的速度决定了竞争力。2015年,一份美国杂志描述了世界历史上最强大的六个集团军群,成吉思汗的蒙古军就是其中之一,主要是因为他用战马来提高行军速度。
互联网的演变:
从“四菜”到“大杂烩”。
互联网时代有四个菜,第一个是信息,以百度和谷歌为代表,通过链接人和信息;二是交易,以亚马逊、阿里为代表,通过人与物的链接;第三是社交,链接人,以微信和脸书为代表,第四是娱乐,链接人和服务。因此,中国有三座BAT大山,美国最大的是谷歌、脸书和亚马逊。
移动互联网相当于一个“大杂烩”,是人、信息、服务三位一体。我觉得产品形式虽然在变,但内容本质基本没有变。在我看来,未来当地生活仍然有很大的机会。
中国工商企业4200万,百度广告商46万,阿里淘宝平台客户数百万,其中数千万中小企业是餐厅、洗浴、按摩、理发店、美容院、电影院等。这在街上随处可见。这些店铺不会在全国媒体做广告,所以需要当地生活来链接。
互联网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我觉得核心是四个字:大众和高频,这是大多数人经常用的东西。频率必须是高频为入口,低频为叠加,如搜索。每一个具体内容的搜索频率都比较低,但是搜索动作每天都大量出现,整体搜索频率非常高,就像雨滴落下,水滴落下一样。
同时,频率决定品牌定位,低频区域总会去“批发”流量。比如当年的58需要去百度打广告。频率对比赛格局也很重要,高频率可以快速淘汰低频率。比如景区里的餐厅即使不好吃也不会关门,因为对于个人来说,一个景点只会去一两次,但是每天都会来不同的人。但同一家餐厅位于社区附近,经营难度较大。所以整个行业格局非常清晰,所以我们认为最终的判断与频率密切相关。
互联网产品的两个关键词是频率和持续时间。久期是另一个概念,主要分为两种:碎片化和板块化。爱奇艺的看剧是板块时长,主要以会员费为主。碎片时间是Tik Tok和阿托快手刷的短视频。板块的持续时间就像去电影院,而碎片化更像购物,所以碎片化相对更有价值,机会也更多。
通向互联网的尽头有两条路:赢家通吃和可扩展性。这两个核心要素是边际扩张的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发挥它们的作用可以实现赢家通吃。喜欢
b、服务客户分散,规模曲线是典型的浴缸曲线,微信、百度是典型的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
投资M&A:由结果和目的驱动。
了解如何做战略投资M&A的前提是,我们需要弄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做战略投资M&A,这是由结果和目的驱动的。我把它定义为三个方面:强化核心业务、打造生态圈、未来布局。
一是核心业务强化,即通过收购或参股的方式围绕核心业务进行整合。对于百度来说,搜索的核心是算法广告系统和实现,所以都是围绕这个核心来整合的。
二是生态系统建设,生态与核心业务密切相关,有两个核心点:1。生态应该繁荣。生态应该是友好的。
生态繁荣是弥补围绕主业的生态环节缺失的部分。你的需求中,可以考虑孵化缺失的部分,或者对市场上有前景的项目进行战略股权投资,帮助其快速成长,更快产生战略协同效应。所以,生态本身不是自己造的,而是让生态自己繁荣。
生态友好
需要Fragmentation(分散)。当你作为流量入口,大家都仰仗你时,就比较友好;当生态系统分支上的玩家走向高度集中时,就要做战略投资或者收购,将生态系统转换为主营业务。这也是为什么当年我在百度的时候做去哪儿、爱奇艺、安居客、易车网等项目投资并购,因为他们都是百度重要的生态系统分支,即重大垂直领域的内容提供商。要做到百年长青,就要根深叶茂。
一旦没有把握住战略投资并购的时机,生态系统分支上的玩家就可能成熟到可以离开主干,成为独立入口。在我的设想中,百度搜索就应该即搜即读,即搜即玩、即搜即买。
而当生态系统发展得足够大,从生态玩家中发展第二增长曲线就是最好选择。当生态系统集中到两家时,一定要控制一家。当需要发展第二曲线的时候,就可以再考虑整合,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阿里的菜鸟和蚂蚁。
第三是未来布局,需要有前瞻性,即战略投资并购一定要跟核心业务产生聚合效应。
比如当年微软的战投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讲聚合效应,每一笔投资都要由业务部门买单。而百度更多将未来布局作为探测器,考虑项目的独立发展前景。在这过程中,深入行业了解新的创业机会,其中优秀、重要的项目就收购陪跑。如今结合业务性的利益,有利于看得更长远一些。
我建议中大型创业公司在没有到达绝对领头羊地位之前不要进行战投,没有价值。但是公司到了这一阶段也不能不做战投,过于保守就会失去很多机会,甚至是丧失市场地位。
创业:心态上执着,思维上灵活
创业最重要的成功要素是什么?我认为所有创业者成功的第一要素就是执着,用我的话来说就是“一根筋”,执着并不是固执,是心态执着、思维灵活、性格简单、脑子聪明。
创业成功最重要的三种能力:战略判断力、执行力、组织能力。
第一,战略判断力,优秀的创业者需要思路清楚,有对大是大非、战略决策、节奏把握上的能力,同时战略上能够落地。
第二,执行力,即结果导向、数据驱动、快速迭代、越代越美。
第三,组织能力,核心有两点:一是决策,二是用人,抓结果。用人是组建队伍,需要知人善任,把合适的人匹配到合适的位置,早期先是身先士卒、恩威并重。最后是抓结果,不是你去做结果,而是抓结果。
如果一个创业者不具备所有能力,那么可以寻找一位执行力非常强,且双方互相充分信任的搭档。但搭档绝不能是一个打工人,必须是主人。因为是主人,做事时才有主人翁精神。创业者需要了解自己的能力,构建适合自己的队伍。
另外创业者能获得多大的成就,由舞台的大小决定。创业者永远要问自己三个基本问题:市场有多大,做什么,为什么是你。
舞台的大小主要看两点,第一是市场是否足够大,天花板多高的问题。第二是终局是什么,也就是在这个市场上能拿多少份额。行业业务的本质是可扩展性,网络效应或规模效应导致边际扩张。而网络效应需要密度,决定因素第一是分散性,第二是动态匹配,第三是密度,第四是交易成本。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就可以判断终局。比如我早期投资运满满(满帮),就是看中他是强粘度、高壁垒和强网络效应的平台。
投资机构一般会从两个层面看创业公司,一是创造的价值,价值是刚需。二是商业模式。价值行不行决定生存,模式好不好决定发展。我们的投资方法论是以数据做分析,最后终极还是要客户验证,形成这样一个闭环的思考。线上是数据,其根本就是客户的使用习惯、决策流程。
带团队方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沟通:沟通的关键是结构性、简洁化,关键点提前,精准提供、精度回答。不要答非所问,也不要事无巨细地毯式回答。
作者:汤和松 襄禾资本创始合伙人